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最雄先生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也是我国第一位文物保护科学博士。他编著的《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一书,于2005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介绍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的概况,系统地论述了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地仗、彩塑的制作材料及结构;壁画彩塑颜料的稳定性研究;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分析;壁画的主要病害及病害机理研究;昆虫及微生物对壁画的危害与防治;石窟环境对壁画的影响;壁画塑像的修复、修复材料及工艺;壁画的揭取、搬迁及复原。本书还特别介绍了敦煌研究与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的将莫高窟第85窟壁画的修复作为执行…  相似文献   

2.
由呼和浩特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开展的呼和浩特市博物馆馆藏明代大召经堂壁画科技研究保护修复工作 ,于近期启动。呼和浩特博物馆馆藏明代大召壁画 ,1 984年抢救性揭取于大召经堂东西两壁。揭取时切割为2 0 3块 ,加框固定为 73块 ,另有未固定的 3块 ,总计 76块 ,按内容可组成 68幅较为完整的画面 ,面积约 3 3平方米。 1 985年加固时主要采用了环氧树脂等材料 ,经 1 5年保存后壁画已产生了多种病害 ,主要有颜料层起甲、粉化、地仗层酥碱、脱落、裂隙等 ,尤为严重的是背部环氧树脂加固层强度过大 ,不但使壁画拉伤、扭曲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固原县南郊乡陆续发掘了北周、隋唐墓葬近20座,除出土金、银、铁、陶、瓷等珍贵文物外,还出土壁画百余幅。这些壁画均用科学的方法,迁移揭取、修复、装框入库保护。本期介绍的是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壁画。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7月 3 0日 ,第四期中日合作研究保护莫高窟第 1 94窟、53窟合作协议、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签字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和日本独立行政法人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渡边明义所长分别代表中日双方签字。截至今年 3月 ,中日合作一至三期文物保护与研究的全部内容基本按原定计划完成。第四期合作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完成莫高窟第 53窟的壁画修复 ;完善壁画修复档案管理系统 ,并重点对修复档案进行记录并录入到数据库 ;利用红外线光学方法对壁画颜料进行无损分析研究 ;中日英修复用语辞典的进一步修订。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  相似文献   

5.
北周宇文猛基、北周李贤夫妇墓、北周田弘夫妇墓、隋史射勿墓、唐史索岩夫妇墓、唐梁元珍墓6座墓葬出土了众多壁画,本文主要介绍壁画的揭取和保护以及壁画保存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莫高窟壁画近景摄影测量与图像数字处理陈建明,井晓平,黄宗虎,孙文新(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王宝义,李最雄(敦煌研究院保护所)敦煌莫高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址,其精美的壁画艺术闻名于世。由于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壁画已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尤其是壁画的...  相似文献   

7.
一、制作问题的提出1990年春,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以下简称敦煌研究院)经与北京民族乐器厂协商,欲按敦煌壁画中展示的民族乐器图像仿制一批敦煌乐器。我厂技术厂长丰元凯带领两名技师和一名美工到敦煌实地考察后,认为研制工作可行。随后,敦煌研究院与北京民族乐器厂签订了协议书,将此项研究工作作为双方合作、共同开发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8.
最近,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在莫高窟第275窟进行了一项墙壁移位,成功地将该窟宋代修建的南壁一隅向东移位约两米,南壁被掩盖的十六国时期所绘的壁画得以重见天日。新揭露的壁画与南壁残缺的原壁画连为一体,全壁四组伎乐,据此可以说这是莫高窟最早的音乐题材图像,现对与此有关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学会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全国石窟保护技术座谈会及敦煌文物保护科研规划论证会,1989年9月1日至5日在敦煌莫高窟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家科委、文化部科技办、国家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厅、甘肃省文化厅、  相似文献   

10.
布达拉宫壁画的颜料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研究院专家组日前对西藏布达拉宫壁画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查明了壁画中各种色颜料的成分 ,将为布达拉宫壁画病害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依据。为修复布达拉宫的壁画 ,敦煌研究院专家组对布达拉宫壁画颜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布达拉宫壁画颜料既有传统的矿物颜料朱砂、铅丹、铁红、石青、石绿、白垩、石膏等 ,又有一些现代的合成颜料 ,如白色颜料碳酸镁、氧化锌 ,绿色颜料中有碱式碳酸铜 ,后者是以前未曾发现的。布达拉宫壁画的颜料成分  相似文献   

11.
新疆库车库木吐拉石窟壁画揭取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库车县库木吐拉石窟 ,70年代修建水库后 ,因大坝溶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致使下层洞窟湿度急剧增大 ,引起壁画大面积酥碱、起甲、脱落和发霉 ,这种情况下 ,壁画受到严重损坏 ,现场无法保存、保护 ,决定将下层洞窟壁画做局部揭取搬迁。本文主要介绍砂砾石窟壁画揭取、搬迁的主要工艺 :一、现场调查 ;二、壁画揭取 ,包括画面清理、加固、暂时加固、分块开缝、装壁板和揭取 ;三、壁画清理、加固 ,包括地仗清理、加固和揭取纱布 ;四、修复画面。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如何保护数字敦煌壁画知识产权,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小波算法的数字水印技术的实现,研究了敦煌数字壁画数字水印版权保护技术实现方法,以期此项技术在敦煌数字壁画版权信息保护应用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古遗址———第二届石窟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4年 6月 2 8日至 7月 3日在敦煌莫高窟隆重举行。今年正值敦煌研究院成立 60周年 ,总结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十多年合作中在石窟保护方面所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 ,是本次会议目的之一。会议得到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甘肃省副省长李鹰、盖蒂基金会副总裁潘美拉·强森、盖蒂保护研究所所长蒂姆·伟伦等出席了会议。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敦煌南湖店洞窟搬迁、复原为例 ,介绍石窟壁画、塑像揭取、搬迁复原的工艺技术 ,为今后搬迁、复原石窟文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关于莫高窟的保护合作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双方进行了很多保护与管理项目,如莫高窟崖体的稳定性研究、壁画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壁画保护研究、莫高窟管理全面规划、国际会议、游客承载量研究以及最近在洛杉矶盖蒂中心举办的敦煌艺术展。合作得以蒸蒸日上是有很多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共同的目的,明确协定的目标和责任,信任和根据双方资源的同等贡献等。这为面临语言、文化与距离障碍的合作树立了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16.
薄荷醇是一种天然产物,在食品、日化和药物产业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薄荷醇在室温下能够自然挥发的特性,本文提出将其作为新型的墓葬壁画揭取材料用于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墓葬壁画抢救性保护。在实验室对利用薄荷醇揭取壁画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薄荷醇能够满足壁画揭取的需求,在高于其熔点20—40℃的温度下施工具有最好的揭取效果,多次涂刷能够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使用薄荷醇对西安市一处唐墓壁画进行了现场壁画揭取试验,结果显示薄荷醇是一种有效的墓葬壁画揭取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国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所长滨田隆为团长的日本文化厅访问敦煌代表团于1990年4月12日至16日访问了敦煌研究院。经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批准,自1988年3月起,敦煌研究院与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在敦煌莫高窟开展了小规模的敦煌石窟合作保护研究工作。最近,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指示,可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与日方正式签订合作研究保护敦煌石窟的协议。为此,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樊锦诗率团于1990年2月28日至3月13日访问了日本,就签订协议事宜,与日方有关部门初步进行了谈判。这次滨田隆团长等访问敦煌,旨在进一步协商有关协议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存了西夏时期重要的佛教遗存。2018年7月,为配合抢救性壁画保护修复的工作,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进行了清理,基本弄清了佛台的形制和结构,出土了一些塑像残块、壁画残片及其他遗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窟遗址保护的里程碑──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特点樊锦诗,李实(¥敦煌研究院)【编者按】由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会议”于1993年10月3~8日在莫高窟召开。共有1...  相似文献   

20.
1990年8月19日至9月11日,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与其助手宁强应“第33届亚洲与北非研究国际会议”组委会的邀请,前往加拿大多仑多大学参加学术讨论会,段文杰院长论文为《从敦煌早期壁画的风格看中西文化交流》,宁强论文为《从印度到中国——某些本生故事构图形式的比较》。会后,段文杰院长赴渥太华,与加拿大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格鲁奇先生商谈合作保护敦煌石窟的计划,初步达成意向性协议。8月29日,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