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是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主要依托.而中国近现代史和外国近现代史之间客观上是相互联结、密不可分的。外国近现代史也是用以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素材。外国近现代史教学还有助于启发当代青年学生增强国情意识.积极自觉地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之.外国近现代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许多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生动而具体的例子。我们应当运用这一事例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医学生而言,要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该课的参与意识,以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在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学生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培养大专院校学生爱国主义的一门很好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专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可培养当代大专院校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定大专院校学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念;把握爱国主义的新内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创新教育、国际教育等方面对大专院校学生有着深刻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正确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通过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罪行和傀儡政权的卖国行径,进行国耻教育;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历史,歌颂爱国志士事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阐述近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爱党教育;通过展现新中国建设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用德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南京市教育委员会南京是六朝古都,在近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一部南京近现代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南京目前留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场(馆、地)288处,利用这些特有的史料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57):14-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该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的情感,激励奋斗热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作品、重视师生互动教学等多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用近现代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何创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这里就如何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用历史来教育青年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重点内容是近现代史尤其是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教育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毛圣泰 《文教资料》2008,(25):219-220
充分发挥近现代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连续性,是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同时,探求近现代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构建起爱国主义教育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平台,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格局也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处理好历史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注意三个结合,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元素。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史中丰富的教育素材,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对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部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纲要”课专题教学相结合,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深刻认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本质,明确“纲要”课专题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功能作用,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纲要”课专题教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是凝聚民族意志,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突出思想理论教育、历史人物教育、地方革命史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合格人才,完善德育过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必修课,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遵循如下的教育路径:通过讲述和分析近现代中国选择、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行指导思想教育:通过讲述和分析近现代中国探索、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通过讲述和分析中国近现代的众多爱国主义史实和改革创新辉煌业绩的事实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通过讲述和分析历史先贤前辈优秀品质、道德风范、人格魅力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纲要"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爱国英雄人物的言行感染学生,用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结论教育学生,也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在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复杂关系,树立一种理性、包容的爱国主义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