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不断改革,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总结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确立"心灵上有感触、思想上有提高、行动上有表现"的教学理念。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决定思想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灌输"与"灌输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在层次上,还是在目的和结果上,都相差极大。厘清两个概念的差异,对于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思想政治课因内容比较抽象,缺乏趣味性,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自我陶醉地讲解,下面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许多政治教师自己也感叹思想政治课乏味、枯燥,教学效率低,有时甚至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突破"乏味关"呢?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握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现状,分析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的特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实效性.要注重提高对思想政治线上课堂掌控能力,保证学生始终"在线";提高线上课堂语言...  相似文献   

5.
邵丽媛 《考试周刊》2013,(26):134-134
<正>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增强吸引力的根据(一)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针对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有较强的指导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和活动方案,努力使农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思想意识上、专业学习中、职业规划里都有服务"三农"意识,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哲理性很强的学科,不容否认,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的明理、启智、导行功能不能很好发挥,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教师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真正彰显政治课的青春魅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不仅明确提出了知识还存在一种默会状态,而且突显了认识者的主体地位。而知识观决定和制约着教学观,教学中存在着的很多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对知识的理解。知识观的转变也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观的改变。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重视默会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默会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移情理解"法、"自我心象塑造"法、"意义解读"法、"师徒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按理说,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和无法取代的,然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难尽人意的地方。学生不重视,没兴趣,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心存疑虑,无所适从。怎么办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旨在重新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力,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大政治课"教学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效。下面就这一思路的提出和运用情况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大政治课"教学思路的提出  "大政治课"教学思路的提出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启发。 (一 )一项学情调查的启示。《山东教育》 2000…  相似文献   

10.
我在政治课教学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新的研究,我也有了不少新的发现. 一、"开放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系统论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本身就是系统性问题,客观上要求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在大学,都普遍存在着学生对政治课学习不感兴趣,政治课难上的问题,高校"概论"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同样问题。所以比较和分析大学"概论"课和中学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的有效衔接,很有必要。具体对策是高校"概论"课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创新性和实践性上下功夫,把握学术前沿,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与中学政治教师的交流,了解中学政治课教学动态。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大力提倡减时增效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激活"政治课: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角色,上"活"政治课,体现政治课的独特优势与魅力,让学生喜欢政治课。  相似文献   

13.
赵光成 《考试周刊》2008,(50):163-164
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学过程有"五要素说"结构论,认为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与心理状态密  相似文献   

14.
陈小军 《考试周刊》2014,(99):135-135
<正>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困境1.教材的困惑——"无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求新、求变是其内在的要求。现行高中所有课程教材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变换次数是最多的。尽管如此,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到学生和教师手中时都已由"当前态"转变成"过去时"。教材总是走不出"味同嚼蜡"的尴尬。2.教师的困惑——"难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成为可能。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形成了"课下知识学习、课上知识内化"的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重新交还给师生,给了师生更大的自主性。将"翻转课堂"的应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将会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教学不得法,学生就会对政治课的学习感到乏味。如何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政治,喜欢上政治课、让学生"乐"在政治课中是每一个政治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对教学组织者和参与者带来认识、理解和实践等方面的困惑。从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共性问题出发,回答思想政治课"翻转"的必要性和"翻转"带来的担忧,着重论述思想政治课有效"翻转"必须坚持的"四个统一",探究思想政治课有效"翻转"的良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描述"应景"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结合"应景"教学中较好的教学片断来分析"应景"教学的效果,如可以使政治课堂更接地气,使教学更加灵活,使教学主旨得到更好的升华,从而呼吁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应景"、本真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因此,政治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过去满堂灌式的注入式教学法,已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要使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上活思想政治课,那么,如何上"活"初中思想政治课呢?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政治课讲的是大道理,是一种说教课,因此它必然天生是"更灌"的命。政治课教学中,填鸭式的满堂灌成了一种当怪不怪的正常现象,甚至成了政治课教学的常用教学法。殊不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苦不堪言,在学生的头脑中,政治课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那么我们的政治课该如何去上?下面我就新课程下如何运用恰当的教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