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学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历史。要想使学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掌握好历史知识,必须打好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可见,加强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抓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学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历史。要想使学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掌握好历史知识,必须打好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可见,加强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抓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学生、家长和学校对历史教学不太重视,大多数历史教师都是由非专业的教师来代课,导致历史教学就是画画重点。学生对历史课也不怎么感兴趣,历史课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陈烨 《广东教育》2009,(6):107-107
一、目前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历史教育所面临的现状 第一,中学尤其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先天缺陷,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1.由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了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到了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后,学生更是没有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学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历史.要想使学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掌握好历史知识,必须打好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可见,加强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抓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  相似文献   

6.
李锦云 《成才之路》2012,(25):77-77
正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传授给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们不断研究和分析的重要课题。老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历史课进行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只注重对课本知识内容的完善和补充,而不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于历史课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历史课本中活动课的开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初中历史教学渗入多媒体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历史生动地展现到学生的面前,优化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可以顺利突破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更加喜欢初中历史课,进而提高了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许多初中生通常会将历史课看做是次要的学科门类.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分析教学现状,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的模式和理论当中找到一条适合学生较好学习历史课程的方法,使初中历史教学切实走进学生的学习当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学科由于种种原因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教师、学生都越来越感到历史课无益又无味。历史教学的发展出路何在?有关学习动力心理测验的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缺乏毅力,也并非被学习压力弄得太压抑,而是对学习缺少意义上的认识。这一发现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53):162-163
当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课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而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最大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对历史知识系统讲授,更要注重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养成,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探究和使用,尤其是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因此,笔者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予以分析,提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以便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陈国清 《文教资料》2014,(5):169-171
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形成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分析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嫱 《天津教育》2023,(29):165-167
<正>本文以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为目标导向,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历史课标》)中的课程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要依据,探讨了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将微课技术应用于课前导学、课中助学与课后促学三个维度的策略,旨在通过对初中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切实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人文性、思想性与综合性特点,驱动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一、微课技术于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文杰 《学子》2013,(6):111
高一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历史课程,顺利实现初中历史学习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初高中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这是顺利实现过渡的心理条件;必须解读和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实施历史课程的依据;必须清醒认识在高中历史课程实施中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相脱节的事实,这是探寻高中历史课程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初中历史不属于中考科目,是所谓的“副科”.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课只不过是紧张学习中轻松头脑的小插曲;有的学生认为上历史课就是听故事……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历史课程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笔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希望能够得到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育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历史课中以及历史课下通过自主的学习、讨论与思索去发现历史学习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主能力培养,使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导航者"。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的教师注重知识体系的梳理,给学生完整的历史概念,帮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历史知识;有的教师把着力点放在练习转化上,强调熟能生巧;也有的教师侧重于课堂或课后的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其实我们更应该把重心放在历史课堂上,想方设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71):128-129
初中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组成,历史课堂是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形成正确历史观的主要阵地,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郁的学习探究兴趣,才能转化为求知欲望,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提出了几条建议,以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发挥历史课的优势,充分体现历史传承、文化传承、情感传承。通过各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让历史课真正肩负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任务。文章基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