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融合了技能、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分析等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需要高度统一。在高校即兴伴奏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问题较多,困难重重,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又十分重要,它对学生未来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有利于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做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提高钢琴演奏质量的方法及进行即兴伴奏演奏的技巧,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即兴伴奏技能。教师应将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作为钢琴教学的重点,保证钢琴教学在具体实施环节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难点及培养的实际情况,通过即兴伴奏能力教学方案的设置,使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进而为钢琴教学提供方案支持。  相似文献   

3.
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音乐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免费师范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相似文献   

4.
柳笛 《林区教学》2009,(11):120-121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实用、快捷的演奏技能,钢琴即兴伴奏课已成为全国各师范院校的必修课,是高师教育不可或缺的技能课。高师电子键盘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钢琴即兴弹奏是学唱歌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音乐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实践,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与能力。本文通过对即兴弹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即兴弹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即兴弹奏在钢琴教学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它是培养合格的音乐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课;也是提高音乐人才整体素质的修养课.应该结合即兴伴奏特点和学生特点,针对即兴伴奏内容与方法,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轻视即兴伴奏的现象十分严重,音乐系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参差不齐.文章从根本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观念上摆正钢琴即兴伴奏的位置,并较全面地介绍培养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集和声、声乐和钢琴为一体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为培养学生钢琴演奏艺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钢琴即兴伴奏成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点。全国各地举办的大型音乐专业比赛.将钢琴即兴伴奏之下的自弹自唱作为重要环节,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通过对学生歌曲即兴编排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钢琴教师通过提高即兴伴奏教学效果,改善钢琴伴奏课程的结构,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水平;学生把钢琴  相似文献   

9.
无旋律伴奏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种重要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无旋律伴奏能力是他们真正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关键。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要以有旋律伴奏为基础,耐心指导学生不断努力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好无旋律钢琴即兴伴奏技能。  相似文献   

10.
钢琴即兴伴奏在高等院校、中小学以及艺术团体的课外活动、艺术类实践课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强、且用途广泛的课程。但钢琴伴奏这门课程仅仅在课堂上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从对这门课的教学中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将它与高校的艺术实践以及非专业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们即兴伴奏能力的同时,又能将其应用广泛的作用在实践中发挥出来,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高校教学中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建设以及能够较好的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艺术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但其大学英语学习现状不尽人意.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艺术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索协同学习模式,划分协同学习小组、设计协同学习方法和构建学习共同体,能更好地发挥艺术生的独特个性和艺术才华,培养他们英语应用能力和团.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大学里艺术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对英语畏难情绪重,这与课堂上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有一定关系。交际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他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文章通过对国内大学里艺术生英语水平现状的成因讨论和对交际式教学法的归纳研究,探讨交际式教学法在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课和读写课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美术专业本科新生英语教与学情况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专业的本科生相比,艺体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因此对他们的英语教学成了一个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本校美术专业本科新生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就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以帮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相应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对人们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该如何教学,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的文科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文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类课程中为什么会感到力不从心?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对大学文科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从河南省数所高职院校随机选取1 000余名学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省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SCL-90各因子均数都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非常显著;除敌对因子外,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及阳性项目的均数都高于男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各因子及阳性项目的均数都高于文科大学生;新生期和毕业期的大学生在绝大多数因子上的均值都高于过渡期的大学生;尽管没有显著差异,但对口生、本科生、五年制学生各因子以及阳性项目的均数都高于专科生。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专业特点、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大学生自身特点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视人才,重视本科教育,特别是近三年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关举措,这对大学生培养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然而,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专业思想问题.在对2021级动物科学专业新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学生对高考录取及对本科阶段的思考,发现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以纠正他们对专业存在的错误认识.然后从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对5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创造性倾向的所有维度(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上,性别的主效应都不显著,而性别角色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大学生中,本科生与专科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创造性倾向的各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艺术和政治同属上层建筑,都属于意识形态,都为经济基础服务。但政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这就要求艺术要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服务,从而要求作为特殊群体的艺术类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从总体上说恰恰是较为薄弱的。正确对待这一状况,引导、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政治索质,是教育实践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在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论的理论视野下,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针对美术院校和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而开展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d change in Chines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college and how this change is accounted for by intra- and inter-individual variables. The sample included 633 (328 female) college freshmen.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tivation decreased over years in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d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peer relatednes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change patterns over time, but each variable positively predicted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tivation.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showed a more rapid decline in motivation than liberal arts students. Students studying a major of their own choice showed a higher initial level of motivation than students who were studying a major not of their own choice, but no group difference in the declining trend of motivation was observ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tudents' perceived institutional support on motivation were limited to the freshmen 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