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体教融合为出发点,总结体育运动提升学习效益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探索我国儿童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学习效益提高和身心健康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立足于脑科学研究,综述体育运动在优化大脑生理机制(细胞和分子层面、脑结构和功能层面)和认知功能(记忆、感知-运动协调、动作预期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在体育运动的剂量方面,为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大脑功能效益,儿童青少年需每天累积至少60 min、每次持续20~30 min,每周≥3 d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但关于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与运动剂量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体育与教育结合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和学习效益提升的有效手段,体教融合应立足于理论机理,基于运动效益剂量关系的原则开展体育教育,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3.6亿儿童,占世界儿童总数的18.5%。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青少年、儿童教育方面,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尤其在体育方面,严重影响当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在教育方面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贫困地区,连上学都很难普及完全,更不用说专职的体育老师了,在有些偏远地区,学生都不知道足球为何物,长得是什么样子,唯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就是早晚上学或放学回家,在路上要走半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目前中国贫困地区青少年、儿童中,我们发现营养状况较全国平均水平差很多,体育运动教育几乎没有,所以发育迟缓(身高不足),从生理角度影响到儿童今后各方面素质的关键因素。体育运动教育对贫困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这就充分显示出体育运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健康(该词汇的广义理解)状况令人对整个民族的未来担忧与社会性问题(保健水平经济和生态问题、生活条件等等一样),专家将家庭和学龄前教育机构中儿童体育教育体制的无效性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反映在实践中:缺乏预防保健工作的高水平专家,对儿童全面有益的体育教育,幼儿园的物质和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的不适合;负责儿童健康、教育和体能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了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和时间及运动频次对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提出了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能增加骨密度,提高峰值骨量;青春期前期是增加机体骨密度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期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对人体骨健康将产生深远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毕节市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剖析制约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以及有关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为促进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体育运动的剂量效应与儿童注意功能的关系,体育运动与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注意功能的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了体育运动与儿童注意功能的研究成果,以对以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史仍飞 《网球》2010,(6):96-97
十岁以下的儿童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持续发育并逐渐成熟,在这个年龄段,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此时,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更要帮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可以为其一生的健康膳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玉叶 《体育教学》2023,(S1):126-127+137
持续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对于国家未来建设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明确运动行为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次论述中,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行为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然后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教育指导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追求“健康”已是众人的目标。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被许多人列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学阶段体育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已被写入到教学大纲中。然而人们通常对“健康”的理解往往等同于身体功能的正常,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说明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运动,既促进了中学生肌体的生理健康,又增进了其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中的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健康,是体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健康就是美,即平时我们常提到的“健美”。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改革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美’是生活重要的命题……。”这里所说的“生活”对青少年及儿童来讲,“生活”就包含着体育运动和锻炼。其结果是使青年男女学生都具有健康的体魄,个个发育匀称,面色红润,健壮如铁。就普通人讲这旺盛健康的生活即健康的体魄就是“美”的表现,而且是体育带来成果,这是天经地义不可非议的。另外在体育运动中  相似文献   

11.
试论现代体育与健康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运动与健康”已成为社会学研究中被广泛注意的论域,本文从现代社会的 发展角度论证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指出“健康”是人对自身体质状况所设定的 文化目的和文化评价标准,并且进一步从社会整体发展论述了:一切文化追求都能追 寻到经济动因。从国、内外的资料论证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 经济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体育运动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对体育运动从社会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它是一个新兴学科,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体育运动社会学的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的社会方面,即:社会的现实或者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是对作为社会现象的体育运动进行研究。体育运动社会学是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科学,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从社会角度研究的同时,还要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体育运动本身的内容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可分为三个领域:1.关于大众体育运动的研究,主要研究学校体育和余暇体育,具体内容包括影响参加体育运动的社会因素,研究体育运动的集团和组织,研究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体育运动大众化的经济问题;大规模的宣传问题;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关系问题;闲暇和体育运动的关系问题;青少年问题和体育运动的关系;劳动和体育运”动的关系等问题。2.关于竞技体育运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竞技组织问题、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背景、大规模的宣传和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政治和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和竞技体育运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问题。3.关于职业体育运动问题的研究。职业体育运动社会学中需?  相似文献   

13.
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得健康的保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现代自然体育运动进行了阐释;通过对国内外自然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的归纳总结,认为现代自然体育运动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已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共产主义教育问题的论述中说:“这种教育对一切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增进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唯一的生产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体育运动的指示中阐明:“体育是培养人民勇敢、坚毅、集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之于人的健康的现代意义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健康观与生存质量的视角分析入手,探讨了体育运动之于人的健康的现代意义。提出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体育运动的保健作用是现代社会步入老龄化后必不可少的社会保障措施之一,最后提出体育运动是人类有意识地优化体质的行为,为此,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23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方针,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简称“阳光体育”。  相似文献   

17.
中央7号文件颁布至今已两年有余,从2008年5月在张家港市召开的“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到2009年5月在重庆举行的“阳光体育现场展示活动”,彰显丁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及健康的实实在在的重视,导向引领作用突出,既带动了各级各类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展示,更使“阳光体育运动”家喻户晓,唤起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广泛关注,为赢得社会力量更加广泛地支持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已历经六年,面对当前高校体育工作面临的新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及问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矛盾,促进学校阳关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玩具选择任务研究范式,对81名来自小学和业余体校的儿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受到儿童的性别、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参加该运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2)参加跆拳道和体操训练都会强化男孩的男性化性别角色,弱化女孩的女性化性别角色。参加跆拳道训练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影响较参加体操训练更明显。(3)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越长,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0.
健康减肥原则Ⅱ--坚持体育运动 在关于如何对肆虐的肥胖做出反应的争论上,所有各方都赞同一点:体育运动是关键.它是健康和体重控制的关键所在,是消耗体内多余脂肪的最佳途径,同时能提升你的基础代谢率,造就不容易发胖的体质.因此,想要拥有结实健美苗条的身材,就必须坚持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