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马龙  刘逍然 《传媒观察》2023,(1):102-110
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顺势而为,蜕变呈现出相互交织的态势。本文从理论、实践探索、案例分析三个层面,基于“洋葱模型”理论,对转文化传播视角下的非虚构内容作品进行观察与分析,面对全新的传播挑战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策略:内容创新、叙事策略改变、激活潜在受众群体等。《文化相对论》作为2022年最新推出的跨文化交流节目,从节目形式、内容设置以及传播路径上都进行了“转文化”实践,提供了塑造相融相通性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4.
四全媒体背景下,河北广播电视台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在内容及形态上有很多创新。全程媒体,实现了从片段刻画到全程拷贝的变化:多样式报道——尝试更多报道体裁,以“新闻陆战队”方式作战;多维度报道——站位不同思维角度,输出立体感官体验;多元化互动——双屏合一,打造全网报道模式。全息媒体,从离身视听到切身体验:科技助力,让观众拥有“沉浸式体验”;变换录制方式,构图适应新媒体要求。全员媒体,从传播者主导到全员冬奥:电视节目作为传播的“航空母舰”;新媒体平台变身传播全员冬奥的“尖兵”;线下活动成为全民冬奥“助燃剂”。全效媒体,从忽略效果到多效兼顾:故事赋能,效果炸裂;与北京冬奥组委深度合作,扩大节目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卫视不断推出以节日、节气为主题的“奇妙游”系列文化类节目,在全网收获了上亿次浏览量,被外交部转发至外网,节目频频“出圈”。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利用新技术构建虚拟场景与线下场景,积极与受众进行情感连接,激发受众的共情心理,并通过创新叙事方式打破不同文化圈层壁垒,唤醒人们主动参与到节目内容传播之中,构建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节目创新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而随着融媒体环境到来,如何利用媒体融合手段创新传播旅游文化也变得更加迫切.河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992乐行天下》节目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文化"创新传播路径.该节目体现出明显优势:节目定位明确,主打旅游资讯互动;从听众需求出发,互动内容选取全面;融媒体综合传播,节目知名度提升.然而节目也存在某些不足:节目信息交叉多,互动内容时有重复;景点推荐同质化,推荐信息有偏颇;账号维护不到位,互动不够及时.建议节目提前整理信息,设立前期提要;景点推荐多样化,信息传达力求全面;加强账号维护力度,及时回应听众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旅游文化的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为研究个案,结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传播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析了该节目成功背后在内容、形式、传播、营销等环节上体现出的创新之处,提出了全媒体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岩 《传媒》2016,(10):51-52
目前,我国电视汉语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语言文化传播类节目的制作能力有限,节目形式和内容都有待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需要更加深入。本文以《快乐汉语》教学节目为例,从节目观念、节目形式、节目内容和文化诉求等方面,探讨《快乐汉语》的成功经验,希望可以为中华语言文化跨文化电视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原创传统文化节目来说,传播力既包含了其作为传播媒体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为其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所具备的能力与影响力,同时,还反映出中国媒体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实施过程中所具备的实力。提升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传播能力与传播影响力,需要把握专业性、持续创新,提升节目的原创力;开发出有价值的内容,实现传统经典的当代呈现与传统文化的增值效应;以差异化定位实现品牌化发展和提升人员传统文化素养等综合实力的提高;同时,还应重视受众的传统文化需求与参与创造,通过整合传播渠道与内容,提升节目的整合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巴亦君 《传媒》2019,(13):59-60
借助设计师的创意、智慧和高科技等元素,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自身的创造和再造,是近年来历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上新了·故宫》就是其中的代表节目。该节目由北京卫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每期围绕不同的主题,寻找故宫历史文化元素,以文化产品“上新”为制作内容,赋予故宫历史文化以时代新意。由此,故宫不只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成为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许建华 《新闻前哨》2011,(12):95-96
电视科教节目,在传播内容上,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才有助于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何明  廖卫民 《今传媒》2016,(9):11-13
新媒体环境下,儿童电视视觉传播与节目创新具有重要的关系。基于视觉传播机制 ACTS 模式,分析可见2016年央视六一晚会运用了大量视觉设计和虚拟技术,在“吸引注意”“引向内容”两个层次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展现主题”和“符号积淀”层次上,运用话语引导,实现了教育与文化传承。儿童电视节目创新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的视觉传播设计成为节目创新的重要路径;多方位融合新媒体成为增强互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的电视节目没有很好的进行创新发展,本文力图从五个方面研究电视节目的创新:一是传播手段的创新;二是制度领域的放开;三是改变经济环境;四是社会文化兼容性;五是电视媒体的鼓励制度。我国的电视节目鲜有创新发展,不管是节目形式,还是节目内容。首先在节目形式上,现在我国电视节目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周媛 《新闻传播》2024,(3):58-60
在全媒体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综艺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为节目创造更大的影响力、累积更多的忠实受众,就需要不断对节目进行创新,拓展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播出形式和渠道,对节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实现节目的长久发展,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对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视节目制作人一定的参考,制作出更加优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5.
李波 《新闻战线》2022,(4):92-95
河南广播电视台相时而动、顺势而为,在传承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打造了文化国际传播的样本,促进河南文旅产业融合,提升了河南、河南人的形象,品牌价值获得相应提升。系列节目破壁出圈的秘诀是坚持内容为王、青春表达、触达传播、改革破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加强节目研发和创新来提高节目品质,是改善广播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效果、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在节目创新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阐述了节目创新在机制、运作和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节目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打造优秀电视节目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不仅兼具严谨历史考究与专业知识支撑,还将历史故事、非遗文化与新型影视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丰富了节目的传播内容与表达样式,通过仪式化节目构建,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纲要,结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探索我国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斌 《东南传播》2015,(6):118-120
作为社教类节目的代表,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在形式、内容和价值导向上都具有极大参考价值。但不能忽视的是,在泛娱乐化思维和消费文化主导下,类似节目由于缺乏体系创新和传播平台往往遭遇瓶颈。介于此,笔者以《变形计》节目为论述对象,以期呼吁提供给社教类节目更广的平台,重建青少年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弘扬传统文化是媒体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如何深入文化内涵、创新节目形式是当前文化类综艺发展的首要课题。《登场了》系列综艺以多样的形式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赋予了人文综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使历史文化成为生动可感知的具体表达。本文以爱奇艺制作综艺《登场了》系列综艺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探讨节目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创新,最后提出了网络人文综艺节目的提升路径,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初,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迅速走红网络,获得业界、学界和网友们的广泛赞誉,随后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也在各大卫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思想层面的文化觉醒,内容选材的经典传承、艺术形式的潮流演绎以及移动互联网背景的融通传播,尝试探索传统文化的时代转译,对当前中国文化节目的创新传播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