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产生困惑,有的甚至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障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毕业生进行心理调适,为其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如焦虑、自卑、自负、依赖等心理,并且针对这些不良心理,提出了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存在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本文针对职校生中普遍出现的学习动机缺乏现象以及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作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克服这些心理困扰提出一些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心理体验。自卑心理的成因比较复杂,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别归纳出四个方面原因加以论述。克服自卑心理,应当端正对待自卑的态度。全面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消除引起自卑感的外部刺激因素;积极进行自我暗示和心理补偿;树立自信,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开展心理咨询,从帮助学生解除自卑困扰等措施入手,加大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厌烦与疲劳、心理焦虑与迷茫以及心理挫败与自卑是目前独立学院辅导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文章较为深入的分析了造成辅导员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也为此提出从辅导员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调适策略来应对心理健康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艳辉 《文教资料》2005,(32):25-27
本文认为不少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矛盾心理、攀比心理、自傲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学校、社会及学生等方面都应该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并克服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张宝燕  吕姝琦  杨冬 《教师》2012,(35):9-9
当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前行的障碍。文章从自卑的表现、影响、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找到帮助大学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小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情感脆弱、抗挫能力差、不善交际、爱好单调等许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其中大多数学生过于自卑或者盲目的自信就是让许多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依仗自己的“一时辉煌”,就在心底里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是“鲜花”,从而盲目自信,表现浮躁,甚至目中无人;有的学生一看自己”技不如人“,  相似文献   

9.
一、自卑心理。有的教师面对报纸杂志上学生的优秀习作,对照本班学生的作文,便自惭形秽。对作文教学往往“情绪低落”,教师“自卑”,学生固然难以自信,教学双方均患起了作文恐惧症,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首先,要求每个教师要以主人公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已有许多文章从正面论述过。本文拟从自信的反面──自卑的角度,阐述如何帮助已有自卑感的幼儿克服自卑,重建自信。自卑是人格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不会长久忍受它而必定寻求建立新的平衡的出路,这通常是通过心理防卫机制完成的。影响人的自信水平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内部因素,即个体自身的实力;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即周围人对个体的评价与态度。与此相应,生活中人克服自卑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努力消除引起自…  相似文献   

11.
从当下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的自卑怯懦与自负攀高、焦虑急躁与功利攀比、嫉妒冷漠与抵触逃避、盲目从众与消极依赖的心理,来分析消极心理问题出现的内部原因即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外部原因即社会过高期望值,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心理问题调适的策略:清醒认识自己,准确定位;积累资本、树立自信;勇于实践、丰富经验;认清就业形势,保持乐观心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结合现实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和自我调适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洁 《西部素质教育》2020,(10):100-102
文章首先从自卑心理、挫折心理、实用心理、应付心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表征,然后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影响因子,最后提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郑晓玲 《考试周刊》2014,(5):110-112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健美操教学中产生羞涩、自卑及胆怯等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针对如何克服和消除学生这些心理障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新生刚入学时常有恋家情结、失宠心理、"自由"思潮、厌学情绪.通过分析,我找到了这些学生心理过渡期存在问题的原因:陌生的师生、同学关系,不适应的多门学科,盲目的自信与自卑,继续沿用小学里形成的思维方式等.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消除了初中新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观察、调查和了解,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厌学、焦虑、失眠或神经衰弱、失落感、交往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经过分析,得出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大学生自身心理意质较差是形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心理学、生理学为依据,提出了运用自我调适、自我诊治、心理咨询、心理疗法是疏导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体育锻炼的调适,实施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综合方法,就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运用体育锻炼进行调适作了系统探析.结果:大学生是心理状态最脆弱、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承受着更多的精神挫折、心理矛盾和众多的特殊问题,如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适应、择业、恋爱等.结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调适学生的身心矛盾,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充分发展个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自卑、网络孤独、网络厌学、网络人格扭曲和网瘾综合症等大量心理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内涵、表现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克服网络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超  江玲 《教育》2013,(11):45-46
人们在失败时都会感到暂时的无助:有的人可能被心理的旋风击倒,觉得悲哀,前途一片黯淡,无法积极地去做好任何事情;而有的人可以立刻从跌倒中再爬起来,所有无助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有的人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还是垂头丧气的。这是暂时丧志和长期沮丧的最重要差别。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问题和就业问题,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自我评价低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最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如何增强学生自信心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那些失去自信心或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应注重情感的投入,通过情感教育,去冲击、溶化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改过的决心和勇气,增强自信。同时要科学合理使用批评和表扬机制,做到既能改变学生灰心丧气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又能防止他们走向极端,导致自卑或自满情绪。最后,结合实际,通过举行演讲、转换环境、体育锻炼等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来改变了他们自卑的心理,以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