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学段中,主要有以下学习内容: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三年的学习,初步认识了数与运算,并能用浅显的数学知识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学生的思维特点也逐步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概括。因此,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拓展数的概念、数的运算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本学段数与代数的具体目标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及探索规律。一、数的认识本学段…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九册第四单元教学内容是“简易方程”。其中第一小节“用字母表示数”是由算术知识向代数知识过渡的第一步,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做好由算术到代数的“接轨”工作,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基础。一、由具体到抽象,教给新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要从确定的数,如……过渡到用字母表示,这是继抽象数概念之后,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由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更感困难。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出发,通过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接触过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求未知数x,列含有x的等式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而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而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都是为顺利地列方程解应用题服务的.因此,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单元知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且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比和比例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中学时代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铺路架桥.笔者认为,教学中要注意如下几点.一、在体验中构建用字母表示数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教材采用分散难点的方式进行编排,在第八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本册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时也安排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如今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学生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学生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用字母表示数,才会乐于使用,善于使用.教师可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可让学生分组...  相似文献   

4.
曹莉萍 《教育》2014,(9):62
正"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学习的首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转折点,即从算术的学习转向代数的学习,从对"数量"的理解转向对"关系"的探讨。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有利于以后方程、比例以及其它代数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体验数学表达的简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现场分析小学的课标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结合简单的实际情景,  相似文献   

5.
张彬  李庆海 《江西教育》2022,(31):66-68
<正>在小学阶段,“用字母表示数”一课隶属“数与代数”领域,“数量关系”这一主题,作为方程这一单元的“种子课”,为后续学习方程奠定基础,同时为算术思维顺利向代数思维过渡提供保障。浙江省特级教师顾志能在杭州2021年“白马湖之秋”名师新课堂活动中执教了“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这节课顾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以学生“提问、释问”串联课堂,学生在“自问”中激发内驱力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杨刚四、简易方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一、说教材 这是小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启蒙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量关系,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律,本课也是后续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包括以下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求未知数 x,列出含有 x的等式解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在以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便于学生理…  相似文献   

9.
[知识导序 ]代数初步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表示计算公式 求式子的值表示运算定理简易方程 有关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法和步骤[知识导练 ](一 )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能简明地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也能表示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 ,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用字母表示数是列方程的基础 ,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是列方程的前提。议一议用s表示路程 ,v表示速度 ,t表示时间。  关系式 :s=vt用a表示单价 ,x表示数量 ,c表示总价。  关系式 :c=ax只要知道式中任何两个…  相似文献   

10.
<正>“用字母表示数”是后继学习方程的重要基础。学生学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性质和规律,需要突破原有思维惯性,因此,“用字母表示数”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从知识教学的整体性、一致性出发,强化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并将“方程”移入第四学段,这对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复习目标1.通过组织复习活动,使学生对代数初步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使这部分知识更加系统化。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些规则,会用字母表示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将具体数据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它的值。重视并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与数量关系的练习,使学生通过较充分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以及比和比例等内容打下较好的基础。3.通过对实例的回顾,唤起学生对方程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强化等式…  相似文献   

12.
从算术到代数,是学生认识数量关系的一个飞跃。在小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可进一步拓展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许多用算术方法不易解答或无法解答的应用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简易方程》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 (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 (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求未知数 x,列出含有 x的等式解简单应用题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  相似文献   

13.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的内容,它承载着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过渡的重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4.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从基础知识上看,体现了数向式的过渡;从学生的思维上看,体现了直观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对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以及初中代数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做好知识的衔接,抓好知识的深化“用字母表示数”初一学生已在小学初步接触过.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里接触到的是确定的、具体的、特殊的数,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从初中开始他们将要大量接触的是不确定的、抽象的含字母的式,其思维方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以算术知识的学习为主,数量关系也基本用数字符号表示,到小学高年级出现方程,开始尝试用字母符号表示数量关系,这与算术有着本质区别,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化的一个开端.本文试论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如何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一、多角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观念1.从"一元一次方程"所处的知识领域来  相似文献   

16.
一、内容介绍、分析与教学建议1.内容介绍。"式与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式与方程"主要包括用字母表示数(四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五年级下册)和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六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算术的学习转向代数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它们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第八册“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中的“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教材,是由算术向代数知识过渡的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中所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算术知识的理解,如: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学过的计算公式,比原来用文字叙述简明,易于掌握,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加深透,而且为下面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以及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和整式初步打下基础。用字母表示数,是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  相似文献   

18.
"用字母表示数"是初一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从基础知识上看,体现了数向式的过渡;从学生的思维上看,体现了直观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对搞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以及初中代数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做好知识的衔接,抓好知识的深化对"用字母表示数",初一学生已在小学初步接触过,在初一年级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对小学  相似文献   

19.
付钰 《中学数学月刊》2024,(1):50-56+63
代数的“意义”来自数量和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代数推理”在数学中无处不在.让学生学会代数推理,对其未来的代数学习,乃至数学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建立的代数推理测评框架主要包含内容维度(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能力维度(发现模式、表示模式、论证)、情境维度(真实情境、其他情境).通过对646名八年级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进行调查后发现:80%参测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处在400~600分之间,且能进行符号化的学生或能给出一般性论据的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与其他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呈现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提高学生符号化能力,引导学生去尝试给出一般性论据;教学活动中加强代数推理的“推理”环节;从程序性学习转向理解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1.1教学内容整体感知 “用字母表示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代数之名,可以说是由此而来.因此,用字母表示数既是从算术过渡到代数的桥梁,又是整个初中代数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其意义,还要认识到字母可以与数一起参与运算,用数、字母、运算符号组成的代数式可以表示某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关系.可以说,“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之始,是今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