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静 《江西教育》2007,(9):45-45
我教的四年级5班是个异常活跃的班。男生整日里金戈铁马,放荡不羁,女生也不含糊,大有“巾帼英雄”之势,课间操站队就是一个难题,无论站队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出教室门就全乱套;有躺在地上匍匐前进的,有抱在一起打架的,有窜来窜去挑衅的……热闹非凡。事后严厉批评,当事人喜喜哈哈不当一回事,冷不丁还来一句:“老师,没事了吧?没事我要去玩‘抓人’啦!”没等你反应过来,人已没有踪影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有一个体会:“师道尊严”要不得,不彻底批臭“师道尊严”,就不能把班主任工作搞好.过去,我对学生上课吵闹、排队说话、打架、损坏公物等破坏纪律的现象,心里感到很恼火,总认为非“整一整”不可.有一次我上课,突然一个女同学哭着“告状”,说某某同学弄坏了她的作业本.当时我就立即把那个捣乱的学生拉到讲台上,当众训了他一顿,并吓唬说:“以后如不改,就把你留堂到十二点.”我以为这一吓他不敢再闹了,其他的同学也会受到教育.谁料他好不了两天,又打人了.什么原因呢?我想,对学生的工作我做得不少.可是,为什么有些学生老是不改?后来,我  相似文献   

3.
我算是一个老师眼中标准的好学生,每天穿校服、准时交作业、不早恋、不逃课、不打架……成绩也很好。可最近,我开始羡慕那些“坏”学生。  相似文献   

4.
汤敏飞 《湖北教育》2002,(10):33-33
在我当班主任的经历中,曾经有一位学生,名叫戴小冰。有一次,他在一个小摊上趁摊主不注意,偷了两袋扬梅,结果被捉住了。摊主脸色阴冷地揪着他的衣领,把他带到学校交给我处理。我那时正年轻气盛,一听说他偷东西就来了气,再联想到他平时作业写得“鸡飞狗跳”、和同学打架等行为,更是火上浇油。我狠狠地训斥,让他吃了一顿“熏面”,然后严厉要求他两天后在班上作检讨。没想到,他竟对我怒目而视,出言顶撞,接着连书包也没拿就跑出了学校。更没想到,此后一连三天他都没来上课。还真给“杠”上了。  相似文献   

5.
从教十余载,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学生,也见过不同类型的家长。总的说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老师充满信任和期待。当然也不乏难相处的家长,我的做法是“避其锋芒”,委婉地对他说“不”。前不久,我和几位老师正专心致志地备课,一家长领着他旷课三天没有到校的儿子闯进了办公室,直接对他儿子的班主任王老师说(没有称呼):“我儿子的手机又丢了,你当班主任的管不管?”王老师是位四十好几的老教师,性情温和、内敛、不善言辞,王老师一时没有应对,那家长就又说开了:“他和同学打架的事,你怎么能那么处理呢?”让王老师不知先回答哪个问题好。…  相似文献   

6.
复习改病句时,语文教师总会依据考纲,从病句的六大类型来把握,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无可非议,但学生在复习以后面对病句时仍很茫然,找不出句子的问题所在,当然更谈不上修改了。笔者以近几年高考病句为例,用“两语”“五词”探寻病句的“敏感部位”,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能快速抓...  相似文献   

7.
为了教师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价,科学性进行判断,并对其错误或不足进行修正,在“改”解学生学习、训练的效果,学生能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改”和“批”结合起来。学生也得以认识、评价自己,教师要对作业的完整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学习状态作出的评估、评价,以便了只“改”不“批”则浅,只“批”不“改”则空,因此,必须把“改”和“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法庭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解决纠纷,为原告、被告提供辩护、申诉、进行裁决的场所。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尝试成立了“班级法庭”的管理模式:在班干部和团干中挑选三人组成“审判官”进行开庭、审理、裁决同学间的矛盾和纠纷。结果,令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凸现了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安排我担任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班上有几个非常调皮的同学,经常相骂打架,难于驾驭。有一次自习课,全班同学都在做作业,坐在张强后面的王辉同学向张强借涂改液,张强在调头时不小心碰了一下同桌李刚的手。李刚平时就喜欢打架,这下更觉…  相似文献   

9.
乐乐姐姐: 自从我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以后,只要我一犯点错,爸爸就抓住我的“小辫子”不放。乐乐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河北邢台刘学思割掉你的“小辫子”,看他抓什么! 乐乐姐姐  相似文献   

10.
张小伟 《考试周刊》2011,(90):215-216
新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任四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9月9日的上午第一节数学课后,我班两位小班长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说:“老师,班里有同学打架了!”我正在批改作业,立刻抬头问:“谁打架了?怎么回事?”班长李梦娇说:“张希和汤浩打架了.张希都哭了!”我急忙赶到教室里..只见两位同学面面相觑,张希正在抹眼泪,旁边有一圈的同学在围观。我说:“来办公室吧。”他们随我来到办公室里。如果是以前,  相似文献   

11.
我接任初一级班主任时,有一股热情,决心把工作搞好.谁知一上课,课堂乱哄哄.班里有个全校有名的绰号叫“管不了”的学生,上课时做怪动作,带头起哄.他还和几个同学议论我,说我没有“料”,是“妹子”.我很恼火,很想抓他的“辫子”,整他一顿,杀一警百,看你是“管得了”还是“管不了”.一次他上课打架,我可抓到“辫子”了,新老帐一齐算,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却和我顶起牛来.一次他又用石头把一个同学的额头打破,我硬把他拉到办公室当众训斥,并吓唬说:“你是一个附读生,再不改,叫你回家.”谁知不到一个星期,他又和同学打起架来.事实证明,靠压服,不仅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使自己陷于被动.我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的教导.我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怎能这样简单粗暴对待学生呢?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必须以无产阶级感情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无产阶级的红色后代.于是我在班里主动地检查了自己的缺点,和学生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四人邦”煽动无政府主义、破坏师生关系的罪行,划清了“师道尊严”与“严格管理”的界限,使学生了解“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  相似文献   

12.
后进学生的思想进步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反复性大。他们的这个特点,就为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对此,我们一要承认反复,二要允许反复,三要正确对待反复。只要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思考一下“反复”的实际情况,就会清楚地看到,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恢复原状,它有着深刻的变化.学生中有很多问题、很多现象都是如此。我班的小付是个有名的“打架王”,老师们对他伤透了脑筋。这个学生自己也认为,反正这辈子摘不掉“打架王”的“桂冠”了。果不其然,我教  相似文献   

13.
·案例·嘶马小学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领导层例会,负责教导的李主任正在向大家汇报上周工作:“上周三我在查阅中高年级任课教师的备课笔记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时,发现阳老师近来工作不负责任,教案都是简案,作业批改很马虎,尤其是作文批改,一篇作文中竟有八九个错别字改不出来,病句不改,眉批总批全无,完全把大作当小作改”。李主任提高了嗓门,似乎更加激动地说:“更可恶的是,上周业务学习时,我在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他不负责任的行为后,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作文的“不改境界”,即老师基本上不批改学生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改,直至接近习作要求,不断提高鉴赏作文、修改作文、写好作文的能力。下面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对老师来说,世上最难做到的一件事,莫过于“走下神坛”———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错了。70年代初,我刚踏上教师岗位,由于缺少语文教师,领导见我平时常常拿本“唐诗三百首”什么的,便要我改教语文。少年气盛,以不能为耻,当即承诺了。教语文便少不了改作文,而且越是稚嫩越想老辣。于是,有了我的第一次尴尬。记得批改一篇记叙文,文采不比我差。得意中我在文后写上了“文章情节维妙,读来情趣横生”这么两句。两周后,这作文本重返手下,发现大红“维”字被画上一圈,旁边躲了个不够大方的“微”字。我顿时羞潮涌来———糟糕,写错…  相似文献   

16.
开学一段时间了,有许多学校出现了较好的风气──紧“抓”、狠“抓”。不论哪一方面,学习成绩、礼仪服装、配戴首饰、书包带过长… 从头到脚,什么都“抓 检查官──男老师是检查这些事情不可少的人物。为什么是男老师呢?也许因为男老师比较大公无私吧!可是,有些男老师在检查时仿佛成了“看谁不顺眼”就“抓”谁。 一天,学生们陆续走进学校,门外、门里一个个男老师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进出的学生。 “站住!过来!” “怎么啦? “你的衣服怎么啦?你不知道要拉上拉链吗?” “知道,可是我的拉链早就坏了。” “老师没让修吗?” “没…  相似文献   

17.
“预谋”赞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瑞丑  董琨 《山东教育》2004,(31):14-14
带着校领导的无限信任,我又当上了“乱班”——五年级(2)班的班主任。班中的学生大多很聪明,可是他们的班风和习惯不太好。小望是最令老师头疼的一个,他调皮贪玩、学习落后、经常打架……在一般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差生”,甚至一无是处。但我却不这样看,并从没有放弃对这个学生的关注和爱护,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语)。可小望身上的优点实在太  相似文献   

18.
一说起学校教育中的暴力,我们就会联想到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打手心、扯耳朵、揍屁股、刮脸皮、抄课文、罚站。其实在教育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体罚”,这就是“心灵施暴”。“心灵施暴”一词比起“体罚”来,人们可能陌生得多,不过对“心灵施暴”的现象却不陌生。在校园里,我们会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某位老师对某个学生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有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有的老师在评价某个学生的时候会…  相似文献   

19.
徐静 《山东教育》2011,(9):20-21
下午下班后,我在路上“巧遇”班里学生小毂的家长。她着急地告诉我:“听说你们班的两名学生成立了两家‘打架公司’.专门雇用同学帮人打架,每打一次公司给20元钱,  相似文献   

20.
张奎 《山东教育》2008,(6):16-16
下午第一节课刚上课,学生们就纷纷来告状,说小鑫和同位因为打架被叫到了德育处。果然,不一会儿,两个学生脸红脖子粗地带着打架的余火回到了教室。学生们一下子静了下来,等着我来“发落”这两个犯了错误的同学。我站在讲台上,沉思片刻,对他们说:“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你们愿意接受惩罚吗?”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低着头怯生生地说:“愿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