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美国主流传播研究具有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实用主义研究目的和多元主义社会观等特征。从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生成看,美国主流传播研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是美国经验主义文化霸权的渗透,美国利益集团的因势利导,以及美国传播研究奠基者们对实证研究和工具理性的迷信等共同形塑的结果,是美国社会统治力量选择和培养的产物。美国主流传播研究是一种带有强烈意识形态性的知识生产方式,其研究成果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关注了美国本土传播批判研究状况,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观点之于美国传播研究的地位与差异,分析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种路径下美国传播批判研究存在的张力原因。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播批判研究存在的张力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了美国本土传播批判研究状况,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观点之于美国传播研究的地位与差异,分析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种路径下美国传播批判研究存在的张力原因。  相似文献   

5.
庞琴 《新闻爱好者》2007,(12):27-28
简介 尽管中国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一直是中美两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中国整体形象和美国媒体对某些具体事件的报道。对美国新闻媒体中的中国各不同社会群体的形象(包括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研究美国新闻媒体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美国图书馆资源委员会是美国图书情报界具有基金会性质的半官方研究机构。它除了不定期为全美国图书情报事业建设提供特别资助之外,还负责研究美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战略计划。它是美国图书情报事业向前发展的保障。它不为单个的图书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借助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美国广播“凤凰涅椠”,美国广播研究亦随之再次起飞,成果频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比上个世纪有较大拓展。本文基于受众的角度来探索美国广播的价值与历史,初步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美国广播研究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8.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学术专著,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绘就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经纬地图,成为美国图书馆史研究的标志性著作,为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颜维君 《今传媒》2020,28(1):87-88
掌握海外民众获取中国信息的数量与分布,是开展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的关键一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期直观了解美国大学生获取中国信息的真实情况,为之后文化影响研究进行铺垫。结果表明,美国大学生获取中国信息意愿较高,但深受美国媒体影响;消费类信息未被美国大学生广泛接受,中国并未给美国大学生留下竞争对手印象。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期 ,也是美国积极准备对外扩张建立世界强国的重要时期。体现美国理想主义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门户开放主义 ,极大地加快了美国向远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扩张的动机。中国在远东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中国对美国制定有利的对华政策很有必要。所以 ,进入 2 0世纪后 ,美国的汉学研究逐渐成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汉学研究机构的纷纷建立二十世纪初 ,美国对中国的认识仅限于书本 ,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是欧洲启蒙运动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中国 ,另一种是 19世纪所接触的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究方法、研究焦点、研究媒介类型以及学科交叉四个方面对101篇美国新闻学博士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在与美国新闻传播期刊论文同类结论相比较的基础上,作者发现研究对象中的美国新闻学博士论文在研究方法、研究焦点上呈现多样性;在研究媒介类型以及学科交叉方面则体现了集中化。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凯瑞与美国传播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姆斯·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为美国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他本人也成为美国70年代和80年代媒介理论研究复兴的一个主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美国关于广播电视播音的研究至少有6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国内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以国内所能见到的美国播音研究的重要成果为主,结合美国政府和一些大学及图书馆官方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就美国播音研究的历史源流、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试图描绘出美国播音研究的大致状况,并与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的比较.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美国的广播电视播音研究历史较长、内容丰富,具有理论视野宽广、实践指导性强等特点,可以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界似乎对传播研究特别是传媒研究失去了兴趣",社会学门出身的美国传播学人卡茨(E.Katz)曾在《社会学为何抛弃传播》一文中慨叹传媒研究在19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界的境遇。但检视这段时期《美国社会学评论》(ASR)和《美国社会学杂志》(AJS)这两种美国社会学权威期刊中涉及传媒的论文后可发现,被美国主流社会学界抛弃的传媒研究仅限于那些"向传媒自身提问"的传媒研究而已。这段时期美国主流社会学界的视线并未远离传媒,不过多数时候传媒只是他们解剖社会运动、追踪社会问题和舆论风向的材料来源之一。"向传媒自身提问"的传媒研究在1970年代初期的这两本期刊上曾昙花一现,之后便渐渐绝迹。这既与美国主流社会学界更重视家庭等恒久话题等研究旨趣有关,更与从社会学视角切入的传媒研究难以深挖田野材料、成本高昂等现实困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2011年《健康传播》所发表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及变化。本研究发现当前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主题紧跟美国健康实际情况,强调定量研究,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同时关注人际传播与新媒体,但是理论创新不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安全与国际事务领域核心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的“美国国家技术战略”系列报告认为美国必须实施一项国家整体性技术战略,以维护美国的全球技术领导地位与影响力、在中美高技术竞争中获胜。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收集相关资料,重点对“美国国家技术战略”进行内容分析和解读,梳理提出了美国国家技术战略四大支柱行动及战略实施三阶段路线图,剖析了以该智库为代表的美国科技智库为美国决策层提供战略决策建议的方法论。中美之间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全面对抗与竞争的战略政策研究已成为新美国安全中心等众多美国智库的主要研究内容,“美国国家技术战略”报告对我国科技智库与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主动前瞻开展相关研究、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决策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东亚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孙静(以下简称Q):学者于子乔等人曾在其文章《2000年美国东亚研究现状》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在美国社会科学学士学位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亚洲研究却增长了300%。(《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也愿意选择赴美学习东亚研究专业。那么美国的亚洲研究及东亚研究从什么时候开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研究对象及研究兴趣有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3):90-96
起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借由传播学这一学科载体进入美国学术场域,并最终获得合法的学科身份。在这一学术资源的跨语境挪用和重构过程中,美国独特的学术体制环境促使美国文化研究不得不通过高度学科化和去政治化来实现自身的合法化。这种建制化过程构成了美国文化研究繁荣发展的体制保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批判的方向。这引发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评,从而引发了美国文化研究新的学术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舆论管理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管理在美国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美国学者对舆论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美国民众打消对政府控制舆论的疑虑.而且造成了媒体服务于权力的潜规则被外界误认为是一种舆论自由。  相似文献   

20.
陈璟贝 《出版参考》2009,(10):11-11
在2009年年初由美国学者发布的“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报告中,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8家中国研究机构人选“亚洲25强”,但按照项目研究者制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中国智库只有74家。那么,在美国学者眼中,又是如何比较中美两国智库呢?“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根认为:美国智库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庞大的数量:现在美国共有1777家智库;其次在于它的规模:美国智库有强大的员工队伍,保证了美国能够进行多项大量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