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勾 根据明代卫所制度,军士皆另隶军籍,实行世袭。军士死亡后,在亲属(包括同乡)丁壮中抽人替补。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又户绝必清勾,勾军多不乐轻去其乡,中道辄逃匿。(2,46)《客座赘语》卷二:遏有缺伍,朝募而夕补,不若清勾之旷日持久。(2,47)《谷山笔麈》卷十二:又蓟镇新调南兵,未必尽解,或使流入胡中,为患滋大,不若发充三辅卫所,顶补清勾之缺。(12,130)  相似文献   

2.
P.3249背《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3249背《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冯培红藏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编号为P.3249背面的写卷文书,是一份归义军张氏初期的队下军籍名簿。文书正面为河西节度掌书记张敖所撰写的《新集吉凶书仪》,字迹清晰易辨;背面即为军籍名簿,字迹暗淡,首尾皆...  相似文献   

3.
关于契丹汗位的承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史多称辽太祖建国前,契丹可汗是由“八部大人”“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主张这个说法的,有《旧五代史》、《辽史》、苏逢吉《汉高祖实录》、叶隆礼《契丹国志》等。例如: 《旧五代史》卷137:“先是,契丹之先,大贺氏……分为八部,每部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建旗鼓以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及安巴坚 (阿保机)为主,……不受诸族之代,遂自称国主。”《辽史》卷63:“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迭刺部耶律阿保机建鼓旗,自为一部,不肯受代,自号为王……。”这些记载,颇为现代学者所采信。如马家升《辽史证误三种》以为:新旧五代史关于八部相代  相似文献   

4.
现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自光武帝到献帝时期(公元25-220年)的历史。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范晔,“志”的作者是司马彪。范晔(公元399-445年),字蔚宗,东晋、南朝刘宋时人,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家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范晔出身于世族之家,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善为文章。刘裕建宋后,范晔入补兵部员外郎。宋文帝元嘉元年,他被贬为宣城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乃立志修订诸家后汉史书,这是其治《后汉书》的开始。范晔的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百官阶次》一卷,但皆已散佚,惟有《后汉书》传至今。  相似文献   

5.
《明书》又名《罪惟录》,是清初查继佐写的一部编年体明代史书。其《太宗纪》、《科举志》均称永乐七年会试副榜第一名为孔鹗,与《明太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补编》所记不合。考明清碑文、笔记、史册等多种材料,证明《明书》之《太宗纪》、《科举志》上述记载存在疏误,“孔鹗”当改为“孔谔”。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史中的《宋史》、《元史》、《明史》及一些类书、野史、方志,都有西南“八番”的记载。然而,“八番”究竟是怎么回事?与今天哪个民族的关系最密切?其社会发展情况如何?由于记载不一,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提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一“八番”的位置及建置沿革《宋史》等史书所指的西南番,  相似文献   

7.
明代“九边”设于何时 ?史书记载不一。在纷杂的史料中 ,作为明朝官修史书的《明实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比较可靠的线索。以此为基础 ,再结合其它史料 ,基本可以确定“九边”设置的准确时间 :初设于明成祖时期 ,经洪熙、宣德、景泰、天顺、成化各朝 ,到明孝宗弘治年间设置完成  相似文献   

8.
一、刘克庄文章记载福建嵩山少林中国有南北少林寺之说.由来已久.北少林在河南嵩山.无可争议.但南少林湮没已久.则有争议.一是历史上是否存在福建少林寺问题.二是寺址究竟在福建何处?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历史悬案.随着南少林研究的深入.第一个问题已无争议.即福建历史上确有少林寺存在.但福建少林遗址究竟在何处,则有多种说法.有传说在泉州的,有传说在莆田的,因均无可靠证据而令学者怀疑。现学者发现.如按宋淳熙《三山志》、明弘治《八闽通志》、明正德《福州府志》等记载来看,福建少林寺应在福清古新宁里。不过诸部方志均未载福清少林的建置年代,是为一憾。现学者又从南宋刘克庄的文章咋发现宋代福建少林记载.这对印证少林属邑及南少林存在年代都有重要价值。此文就是《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59中一篇题为《诚少林、日九座》的墓志铭。文中不但有“嵩山少林”之记载,而且有南少林僧德诚之行状记述,文章不长。现全录于下:  相似文献   

9.
《戒庵老人漫笔》是明代笔记中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关于典章制度的记载,可补现存史书之失载或可与其他史书相参证;社会风俗类的记载,是研究明代地方社会文化的珍贵史料;文坛掌故类记载,为考察历史知名人物及其文艺作品提供重要的史实依据;对学术问题的辨析,又可纠正史之谬.  相似文献   

10.
刘政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159-160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文总集。其编纂体例为“以人隶文”、“以文隶代”。《四库全书总目》对它的编纂分类颇有微词,但也就在此处集中体现了张溥的文学思想。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和明代文学思潮及张溥文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史“,也称“正史”,是我国古代24部历史书籍的统称,为一种纪传体史书。这套书卷帙宏大,内容丰富,总共3259卷,约4000万字。它记述的时间,从《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始,至《明史》记叙到明崇债十七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详细记载了我国4000多年各个朝代的人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所以说它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史大事记”。具体地说,“二十四史”指下列史书: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东汉班固及其妹班昭著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等著的《后汉书》,晋陈寿著的《三国志》,唐房玄龄等著的《晋书…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其内容既有和史书相符的部分 ,又有与史实不符而虚构的成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将此概括为“七分事实 ,三分虚构” ,这是就其大概而言 ,并非精确的统计数字。《三国演义》这种虚实错杂交融的写法 ,很容易使读者把史实与“小说家言”混淆一起。为了“核实”《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成分 ,笔者翻读了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所著的史书《三国志》。根据《三国志》的记载 ,将《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几个事件“更正”如下 ,以飨读者。“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演义》中讲述了在赤壁大战时诸葛亮“草船…  相似文献   

13.
明代王宗沐的《续资治通鉴》是元明时期第一部以《通鉴》原典体例来续著宋元史的续通鉴类史书。与其它续通鉴类史书的“明道”主旨不同,它更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这反映了史家对现实政务的强烈关注,体现出续通鉴类史书对《通鉴》原典的重视以及“资治”原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中国自古就注重在各类史书中记载灾害。《明实录》作为明代的正史,亦不例外。明代湖南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且朝着趋烈的态势发展,循着《明实录》修纂的目的,透视《明实录》记载的湖南自然灾害,不仅明代湖南自然灾害的特点清晰可见,其主要的破坏作用也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国榷》是一部记录明代史事的编年体史书,撰于明末清初,共108卷,约500万字。从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到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每年按月编成大事记,材料主要是根据明代的列朝实录和一百多位当代史家的著作,经过精心的编排考订而写成的.明亡之后,有不少“故国遗民”,为了寄托亡国的悲愤于先朝史书的编修,表露其爱国心与民族感情,写出了很多鸿篇巨著和野史稗乘,清初学者全祖望曾赞叹说:“明季野史,不下千家”。而其中深受学者赞誉的就是这部《国榷》,它的著者是爱国历史家谈迁。  相似文献   

16.
《宪章录》是明代薛应旂编纂的一部记载本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史料价值颇高。在体例上,此书恰当汲取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编纂优点,克服编年体之不足,充分保证全书结构的合理、完备;在内容上,作者注重臧否本朝人物、记载官修文献等,尤其是书中的大量“按语”,是研究薛应旂历史思想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一《楚辞章句》十七卷,后汉王逸撰。本书对楚辞作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在诠释词义、阐说作品思想内容等诸方面,都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为后人所称道。它不仅是研究楚辞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训诂学史上一部颇具特色的训诂著作。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省江陵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据范晔《后汉书·文苑传》所载,王逸大致曾于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举上计吏”,后拜校书郎,并参与东观校书事业。《楚辞章句》一书盖即完成于任校书郎期间。《楚辞章句》而外,其他著述《王逸集》二卷、录一卷,《正部论》八卷,并“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俱不传。西汉末年,有“刘向典校经书”,把楚辞整理为十六卷。王逸即本此十六卷《楚辞》,“逸又自为一篇,并叙而注之”,成为今本所传十七卷《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夏商周时期建立起来的较为完备的古礼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即所谓“礼崩乐坏”。但“礼”没有就此消亡,“礼”在治理国家、对外交往、个人生活等方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左传》作为传释《春秋》经而做的一部可信史书,大量记载了当时“礼,,的情况。从《左传》关于“礼”的丰富记载中可以看出其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开原图说》所载《东虏二十二营枝派图考》是研究明代蒙古内哈刺五部世系的珍贵资料。但其认为旧传“舍刺把拜等十三营枝派”是兀把赛之后有误,而将其先世系为察哈尔系魁麻(卑麻),反而错了。日本学和田清曾指出了这一点,但未细考。综合明代各种汉史籍的记载,再以清蒙汉史书相印证,可以确定,“舍刺把拜等十三营枝派”不是魁麻的后裔。而是内哈刺哈虎刺哈赤之子兀把赛的后裔。  相似文献   

20.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而成,因为先前的史书已经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后续又没有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的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