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发生慢性呼吸衰竭,在临床上仅以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通常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这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合并症,而且由于患者呼吸肌疲劳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从而造成脱机困难。近年来,由于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痛苦少、  相似文献   

2.
格林 - -巴利综合征病例比较少见 ,而并发严重呼吸肌麻痹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成功的病例更是少见。 2 0 0 3年 7月 2 1日ICU收治一例急性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伴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 ,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30d及精心护理已成功脱机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 7岁 ,主因吞咽困难 ,咳嗽无力 ,四肢进行性软弱无力一周 ,加重伴有呼吸困难 2d于 2 0 0 3年7月 2 1日我入ICU ,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模式IPPV ,TV350~ 480ml,PR1 2~ 1 6/min ,一周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 ,呼吸模式改为SIMV ,TV350…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在急危重症脑复苏的救治过程中,人工气道重建与呼吸管理问题。在复苏早期建立人工气道,首先应解除上呼吸道阻塞,强调(1)正确的体位;(2)清理口腔及上呼吸道,进行有效的气管内吸引;(3)防上误吸。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选择应结合临床而定。目前以无创的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有逐渐代替有创的气管切开方式之势。氧疗是纠正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在复苏中应尽快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纠正缺氧,减少呼吸功消耗有肯定的效果。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来选择呼吸模式,并严格掌握拔管指征。进行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判断和处理酸碱失衡,防止盲目补碱。对于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参数,维持动脉正常氧分压,保证重要脏器组织供氧。防治呼吸道感染和细菌性肺炎的发生,强调气道管理,气道湿化和痰液引流,严格遵守无菌吸痰技术,把因吸痰导致病原菌感染的机会降至最低限度。根据检出细菌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5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并对两组结果进行 文献复习。治疗组症状、体征、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明显好于对照组。危重型哮喘患者经传统治疗病情加重或哮喘不能控制时及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诊治分析,明确其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中给予机械携氧正压通气.同时继续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和阿托品;应用抗生素预防并控制感染;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及支持疗法。结果:痊愈20例,死亡4例.其中1例因来院时间过迟,尽管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仍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拒绝应用机械通气死亡,1例高龄患者因未能控制肺部感染死亡。讨论:该综合征发生机制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而出现骨骼肌麻痹,肌无力多在病程中1~3d发生,主要累及颈部、肢体近端、呼吸肌及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在持续解毒治疗的基础上,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控制肺部感染,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静脉营养及支持治疗,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可出现肺实质感染,会发生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和生活质量受影响等可能[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动态监测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气囊上液、下呼吸道分泌物、口腔分泌物及胃液中的细菌成分,分析其相关性,以期引起ICU医护人员对气囊上液引流的重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8~2005·8月入住我院ICU并行气管插管患者164例,分为两组:试验组80例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0~80岁,平均(56·7±15·9)岁。对照组84例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20~80岁,平均(51·8±16·5)岁。除外入选时已诊断为肺炎,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呼吸科病房内,对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道、面罩的最佳更换、消毒时间.方法:对呼吸科病房内45例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道和面罩在使用前和使用后24h,48h,72h及7d做细菌学检查.结果:使用前呼吸机管道、面罩的菌落数为0.使用后,4组时间段的管道、面罩的各自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管道和面罩的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呼吸科病房,普通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时,管道、面罩可以每7d更换消毒1次;条件致病菌感染的重症患者,需要每24h更换消毒1次.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8岁,因车祸2天急诊入院,入院诊断:(1)弥漫性腹膜炎。(2)右侧第2、3、4、8、10肋骨骨折。(3)右股骨干骨折。拟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入室测:BP16/10kPa,HR130次/min,SaO_2:88%,静脉快速诱导下气管插管顺利,术中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维持,保持机械通气、气道压为10cmH_2O_2经过补血补液,患者渐清醒,肌力恢复良好,却表现出屏气、烦躁,SaO_2由99%,降至88%,考虑可能是导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诊断方法,并分析使用无创呼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31例患者诊断的经验,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并统计呼吸机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pH恢复正常,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PO2和PCO2均恢复正常,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存在端坐呼吸、精神萎靡和呼吸困难的比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COPD合并左心衰竭较易漏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减轻呼吸机做功,纠正低氧血症,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及脱机困难。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16岁 ,2 0 0 2年 9月 15日因患急性阑尾炎入院 ,当日在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前 ,误将枸橼酸钠当“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患者即感双下肢剧痛 ,并由下向上扩展 ,随即全身肌肉强烈抽搐 ,患者狂躁不安 ,大汗淋漓 ,口唇发绀 ,呼吸困难 心率 176次 /分 ,心音低锐 ,15分钟后 ,患者昏迷 ,心跳呼吸骤停 ,心电图波纹消失 立即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 ,心脏及人工辅助呼吸 约 3分钟后 ,心跳恢复 ,心率 2 2 5次 /分 ,心电图显示室颤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1 2 %乳酸钠 ,葡萄糖酸钠 ,6 5 4- 2等药 心律由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节律 2 0分钟后 ,呼吸逐渐恢复 ,血压 9 5~ 11/ 8~ 6 5Kpa ,用多巴胺和阿拉明维持 ,10小时后 ,患者神志逐渐恢复 ,2 0小时后完全清醒 ,此时发现患者视力消失 ,请眼科诊治 2 检查与治疗检查 :血压 13 5 / 9 5Kpa ,表情淡漠 ,记忆力及计算能力减退 ,语言回答迟缓 ,四肢无意识地颤抖 ,双眼无光感 ,瞬目反射消失 眼前节及眼底均无异常改变 双侧瞳孔中...  相似文献   

12.
重度吸入性损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度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注意事项和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44例重度吸入性损伤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的护理与观察,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总结出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中护理工作的特点与注意事项。结论呼吸机的使用、呼吸道的管理、机械通气并发症的监护和心理护理等全面的护理对于重度吸入性损伤救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日收治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一例 ,治疗过程中出现“中间综合征” ,现将其诊治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4 5岁 ,口服有机磷杀虫药“对硫磷”30ml,2h后入院 ,在家未经治疗 ,即往身体健康。入院时头痛 ,头晕 ,恶心 ,未呕吐 ,胸闷 ,无力 ,视力模糊 ,大小便失禁。意识清楚 ,流涎 ,流涕 ,大汗淋漓 ,步态蹒跚 ,双侧瞳孔明显缩小 ,双瞳孔直径约 1.5mm ,心率 4 5次 /min ,节律尚规整。肌纤维颤动。急化验全血胆碱酯酶活力 4 0 % ,诊断为中度中毒。急给予清水反复洗胃 ,吸氧 ,阿托品 2mg静推每 15min一次 ,解磷啶 2 .0静推 ,…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导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救治水平。但由于病人入院时,其本身抗感染的能力往往已受到影响,如果再接受某些特种检查或侵入性操作,则可进一步降低其机体防御功能。ICU病人常有许多种插管,例如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的气管内插管、膀胱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吸痰、胃肠减压管,尤其是用于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导管等,使医源性导管感染明显增加。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住院  相似文献   

15.
抢救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针对其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长、易发生堵管、肺部感染、口腔炎等并发症及负性心理强烈的特点。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身心整体护理,采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吸痰程序,有效切断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使病人安全度过呼吸麻痹,有效预防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爱全乐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内二科收治的8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抗炎、平喘、止咳、化痰、吸氧,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爱全乐气雾剂吸入辅助呼吸.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对比住院时间、住院经费.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O2、PCO2、SaO2均有明显变化.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BipAp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爱全乐气雾剂吸入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经费,提高PO2、SaO2,降低PO2,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观察使用肌松剂气管插管控制通气和不使用肌松剂喉罩(laryngeal mask LMA)通气两种方法在小儿舌系带修整手术麻醉中的效果,60例患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n=30)和喉罩组(L组,n=30),T组依次静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ug/kg、维库溴胺0.05mg/kg同时吸入8vol%七氟烷(氧流量6L/min)诱导肌松满意后插入气管导管控制通气;L组静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同时吸入8vol%七氟烷(氧流量6L/min)2min后置入喉罩并保留自主呼吸;两组患儿均吸入七氟维持麻醉;结果两种通气方法都能满足手术,喉罩组操作简单,气道损伤小,术后苏醒快,故喉罩通气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舌系带修整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胸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0-02-2010-05月,41例重症胸外伤病人的的治疗过程.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为2~19d,平均7.6d;全组治愈35例,治愈率85.3%;死亡5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原因,2例死于多气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死于感染所致败血症.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重症胸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静脉麻醉药对罗库溴胺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贲妥钠、依托咪酯以及异丙酚麻醉诱导对罗库溴铵的插管条件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全麻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硫贲妥钠5.0mg.kg-1、依托咪酯0.3mg.kg-1及异丙酚1.5~2.0mg.kg-1静脉诱导,静注罗库溴铵60s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即刻的T1和T4/T1值、插管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根据气管插管评分标准进行插管评分。结果:各组病人气管插管即刻的T1和T4/T1及插管时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在静注罗库溴铵后60s气管插管条件综合评分均为优良(P>0.05),但是依托咪酯比硫贲妥钠和异丙酚气管插管反应略少。结论:依托咪酯伍用罗库溴铵在静注后60s行快速诱导插管略优于硫贲妥钠和异丙酚。如果患者禁忌使用琥珀胆碱可以改用依托咪酯与罗库溴铵来完成快速诱导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0.
氟西汀抗脑卒中后抑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入院后即给予氟西汀0.4mg口服,晚1次,6~10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入院后口服多虑平25mg,每日1次,其余治疗两组均按脑卒中常规处理.在治疗1周、2周、4周、6周后分别以HAMD量表及ESS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周即可显效,而对照组多在2周后显效.两组ESS评分均随HAMD评分下降而下降,两者呈正相关,而治疗组E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西汀抗脑卒中后抑郁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