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22,(1):55-56
<正>中华美食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美食之一(另外两个是法国美食和意大利美食)。与其他国家的美食相比,中华美食有不少独具特色的优点。中国人的生活总是围绕着饮食展开。本书围绕着"餐桌"这个意象,从食物变迁、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餐饮方式、餐桌礼仪、中西餐饮文化差异等角度,梳理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让读者通过中华饮食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图文并茂,是一本趣味性强、可读性强的饮食文化史读本。  相似文献   

2.
李琳 《新闻世界》2013,(9):166-16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但它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它是以美食作为媒介,从而对美食背后的中华饮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但火的不仅仅是这部纪录片,其片中介绍的一些美食、人物、城镇等,同样也火了。也就是说,这些介绍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凭借着平民化的视角、故事性叙事方式、诗意化的语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2012年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该片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固有的传统饮食文化以及蕴含在美食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尽管是以吃为主题,但该片的视角并不仅仅停留在对食材的烹饪技巧上,而是在呈现美食、发掘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从人文角度去解读普通中国百姓的人生百味,引导观众认识理解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变化.该片所彰显的美学魅力和价值,给观众带了极高的审美享受,同样也引发了纪录片美学特征新一轮研究.  相似文献   

4.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地展示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其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并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从而使广大受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该节目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这一侧面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热爱美食的众多饕客,为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美食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美食节目才真正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又如何在众多同质化竞争中保持独特的节目特色,立有一席之地,非常值得探讨。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大探索》节目就以其独特的节目魅力在哈尔滨本埠获得了良好的收视和观众的认可,自2011年推出之后,四年来,节目以美食为线索,展示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哈尔滨人多元的饮食文化,展示哈尔滨人的生活智慧,以美食为载体,彰显地方特色,成为一档独具魅力的大型美食文化资讯节目。  相似文献   

6.
黄懿焘 《东南传播》2022,(6):109-111
随着社交视频网站的兴起,美食短视频迅速成为传播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哔哩哔哩美食短视频为例,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饮食文化视频传播的特点。研究发现,互动传播是美食视频传播的重要特征。在虚拟身体共在、构建屏障排斥局外人、共同关注和情感共享基础上形成集体兴奋,获得情感能量,从而促进饮食文化传播,是视频平台饮食文化互动传播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7.
李强 《新闻战线》2012,(6):64-65
毫无疑问,《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火到什么程度?每晚10:30,微博上各种围绕美食、乡愁的刷屏一片又没有单纯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次的表现,更不同于当下以消费引导为主流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弘扬饮食文化的同时,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劳作的艰辛、勤俭的美德、烹饪的智慧、家庭的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是句世人皆知的老话,它形象地表明了“吃”在我国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具魅力的瑰宝,在世界饮食文化中一直享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名多年报道餐饮美食的专栏记者,如何把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更直接、更完美地展示给广大读者,丰富千家万户的物质文化生活,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散落在民间的美味食物,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之一,具有7000多年的历史,其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之渊源,保留了楚文化的余韵,而且深受海派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民间的传统美食,随着近年来旧城改造和新农村、新社区"两新"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条件与方式的改变,正逐渐面临失传的困境。及时留存这些民间美食文化记忆是档案  相似文献   

10.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2,(7):80-80
本人比较嘴馋,我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几千年来是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中国美食的精髓在哪里,中国美食当中的智慧如何体现?带着如此多的疑问,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会找到理想的答案。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饮食文化很发达的 “烹饪王国”,如孙中山所说:“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而广州堪称“烹饪王国中的王国”。由高旭正、龚伯洪合著的《广州美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地介绍、论述广州饮食文化的著作。全书从远古一直写到90年代,以具体生动的材料、雅俗共赏的笔调,从广州饮食的内容特征、地理影响、社会历史和人文文化等方面展示和分析了“食在广州”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品位。笔者在这里侧重于从书中有关广州美食的影响、成因和特征三方面来窥探该书的主要内容: 1.广州美食香飘海内外的奇迹 这是该…  相似文献   

12.
肇燮 《新闻世界》2011,(5):77-78
本文拟从国内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谈起,介绍美食类节目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主持人在美食类节目中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核心作用。主持人负责掌握美食节目的进程,调控节目的氛围,主持人的表现关系到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对节目的接受效果。本文将对美食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媒介多样性的催化作用下,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美食博主成为短视频领域“现象级”的存在,自2014年由韩国传入中国以来,受众需求的助推和官方的纠偏使得铺张浪费、暴饮暴食的不良风气扭转,美食类视频整体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并以其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添砖加瓦。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受众、营销的角度切入,分析短视频平台部分高认知度美食短视频内容的特征,进而反思短视频平台美食板块的现实构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播出,引起了大众对于地方美食的兴趣.这一具有浓厚的中国地方特色的美食纪录片,不仅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还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带到了一种古老的文化情境中.依托这些古老的饮食文化,人们再一次唤醒了对不同地域的古老文化的回忆.本文将就《舌尖上的中国》对地方美食需求的拉升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烤肉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如今韩式烤肉、巴西烤肉、土耳其烤肉等餐厅在京城火爆非常、门庭若市.在北京饮食文化中,京味传统烤肉久负盛名,与北京烤鸭、涮羊肉并称为北京三大风味名菜.  相似文献   

16.
新型美食节目的营销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宁 《视听界》2008,(4):70-72
近几年,美食节目正以不同的形态不断出现在荧屏上,以美食为载体,以服务为主要表现形式,将饮食文化、实用信息、生活情趣、健康安全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走俏收视市场。种种新变化、新形式,让电视美食节目逐步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节目类型,一些有影响力的美食节目的播出时间从原来的非黄金时段调整到了晚间的黄金强档,收视率、影响力节节攀升,从全国范围来看,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1,(12):20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当中餐誉满全球,香飘世界的时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另辟蹊径,以关注海外大厨的角度撰写推出了饮食文化新作——《中国大厨在海外》,该书一经面世,便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中餐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美食之一,多年来一直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常吃中餐、会用筷子"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改革开放后,中餐与世界的交流迅猛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起,首都的"北京饭店""全聚德""丰泽园"等  相似文献   

18.
话说关中 面     
《陕西档案》2009,(6):56-57
我不是陕西人,但在西安生活已整十年,现在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古城,尤其对陕西传统的风味美食喜爱有加,但对它们承载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民俗文化却知之甚少。偶尔在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关中 面的短文,使我对这一道美食有了一些了解,在此拿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9.
我不是陕西人,但在西安生活已整十年,现在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古城,尤其对陕西传统的风味美食喜爱有加,但对它们承载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民俗文化却知之甚少.偶尔在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关中(逵逵)面的短文,使我对这一道美食有了一些了解,在此拿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0.
美食类电视节目构成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杰 《东南传播》2013,(4):80-82
燧人氏五万年前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此人类开始了烹饪,随着时代的进步,饮食文化慢慢丰富起了她的内涵。人们已经从果腹的基本需求,到饕餮的物质享受,再到养生的健康追求,人们对美食的态度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样我们的美食电视节目也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迅速地丰富了起来,它既迎合了人们的饮食需求,又弘扬着中华美食文化。本文将深入分析美食类电视节目的各种构成元素,结合多档美食类电视节目探讨其如何进行选择以满足受众需求,并能发挥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