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又是一年终了期,又是一年到来时,惯常的辞旧迎新,回顾与展望,对过去一年的盘点,总有些期待。这一回,《出版广角》的盘点方式有所不同,编辑部热情策划,动员、组织、推荐、评选,打出了鲜亮的"新锐排行榜",分别是"新锐出版人""新锐图书""新锐编辑""新锐营销""新锐载体",  相似文献   

2.
《四川档案》2014,(4):12-12
“我们一定要把甘孜州的档案工作做好、做实,力争把甘孜州建设成为档案管理模范州”。这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胡昌升2014年1月7日在州档案馆创国家一级馆授牌仪式上的庄严承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四川有21个市(州),经国家档案局验收的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仅3个,胡昌升经手创建的就有2个,而这两个国家一级档案馆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在四川新一轮档案馆建设中,时任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的他就经历了市档案馆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的全过程。在市级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遂宁市率先投资建成了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的市档案馆新馆,  相似文献   

3.
涨价,涨价……2010年,关键词是涨价。从日用品,到耐用品,再到广告,涨价声一片。2011年度央视广告招标创新高,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这三大卫视招标也异常火爆,参加招标会的广告主似乎一个比一个有钱,不怕花钱多,就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你是否知道,你属于万里挑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科学家们发现的生活在地球上的1500万个物种之一。然而,人类却是极少数数量仍在不断增长的物种之一,而绝大多数动植物正在变得愈加珍稀。我们已知共有17291种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从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说自己迫不及待要长大的标志是“5岁要梳爱丝头,10岁要穿高跟鞋”,等到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烫头发,却是27岁生日都快到了。在做头发的4个小时里我一直想着《玻璃之城》里的舒淇,因为我认为她真正拥有亦舒老师不厌其烦描述的“海藻般的长发”。当然4个小时后我还是来到了现实世界:没有难看到活不下去,但也跟舒淇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6.
汪丁丁 《出版参考》2009,(10):52-52
这本书是这样开篇的:“若干年前,从中国来了一个杰出的学生,跟我从事社会心理学和理性问题的研究。相识不久的某一天,他对我说:‘你知道,我和你的差别在于我把世界想象成圆形而你把它想象成直线。’注意到我脸上出现的困惑和惊讶,他补充说:‘中国人相信事物处于变化当中,而事物总是回到它们的某些初始状态。故而,他们关注更加广阔的事件群组;他们寻找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不理解整体就不可能理解局部。  相似文献   

7.
刚进11月,年末慌乱症就提前爆发。总结会,目标会;完成任务的,没达到指标的;提拔的,换岗的;评奖的,陪练的;晚上看央视的新闻里在播专题“面对危机,重塑信心”,早晨本城的晚报在写“年终奖,不是降与不降的问题”,好像也不都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吧,哪一年不是在喧嚷和躁动中辞旧迎新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探完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经典之作,从风水说到宇宙哲学,从比较语言学到经济史,一道文化上的鸿沟横亘在亚里士多德的子嗣和孔夫子的后代之间。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之间跨文化的理解和协作尤为重要。本书通过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为东西方的人们在文化上的沟通,架设了一座意义非凡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可能,我会希望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如果没有看过书,我去腾冲附近的和顺时只觉得那里像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0.
纸质媒体真的会迅速消亡吗?消亡的除了那一张纸,还有什么?互联网能满足人们那些必须从纸质媒介上获得的需求吗?对于纸媒来说,在信息时代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所谓沉重的人际、社会压力,就是人之野性在道德的框架里惨遭压抑.而道德,不光要为政治上层建筑服务,其自身还是思想上层建筑的一种,因此有其目的性.  相似文献   

12.
陈志金 《大观周刊》2012,(32):101-102
基于衅的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发展、宽带电信业务的无限昔求.对于电信运臂商骨干传输网提出了夏为严峻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Internet信息传精日益高速增长的需求呢?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为光网络传输提供了实现。高速信忠公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很重视"三十而立",因为它标志着成熟,然而成熟并不是结果,它是一个过程,也是走向新的成熟的起点.30年改革开放,经历不寻常.理性地回首往事,汲取营养,总结教训,从而更自觉地在改革的征途上前行,是我们在"三十而立"之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英国作家伍尔芙曾戏言,给人读书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听任何建议。尽管如此,古往今来,读书人总是给人提出各式各样的读书建议。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向人们兜售自己的看法。读书人各有癖好,喜欢读不同的书且有不同的读法,因而就会有不同的阅读建议。这里刊出的三篇书评,布鲁姆迷恋于文学经典而强调阅读的精神体验,凯里专注于自己阅读个性而开导大众阅读,至于费德勒,以通俗文学的赞美者来和读者分享这一文学作品的文之悦。作为读书人,他们均为英美知名高  相似文献   

15.
许玮 《传媒》2005,(8):17
<都市消费报>常务副总编辑朱华祥认为<传媒>杂志报业同城大战的报道非常及时,它能引起我们这些报人的反思--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仲玉维  韩娜 《新闻天地》2011,(10):50-51
9月24日.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7.
地市报在所在地域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天然的贴近性,而地市报头版更是党委机关报的脸面,是党报给读者群众的最直观印象,对吸引读者,扩大市委、市政府在群众中的影  相似文献   

18.
陈凯 《青年记者》2013,(28):18-19
在美国,社区报由于天然地与分众传播理念高度吻合,历经风雨而不倒。看透它,可能会颠覆我们以往固有的对报纸的理解,同时也启示报人如何做"专卖店式"的新闻。社区报在中国的发展热一阵,冷一阵,这把火始终没有烧起来。社区报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接二连三出现,比如免费发行如何到户,与社区政府的关系如何相处等,收益减掉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成本,它的利润也不令人眼热。但如果把眼光投向美国,社区报作  相似文献   

19.
在谈杂志的使命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 人间沧桑,传媒世界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逐渐分门别类.最初是为了求职,日报作为首家媒体主要是新闻报道.后来,世界变得全球化,节奏加快了,这时就需要新的媒体来解释这个世界,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无线广播电台便产生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现代的杂志也问世了,当然,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出现了杂志,但那时候毕竟是属于"日报"分流出来的定期刊物,是一种评论性杂志的范围.由于技术、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都变得非常复杂,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些问题,因此揭示其奥秘就成了杂志的一项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朱军 《中国图书评论》2014,(11):117-121
当代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社会主义与大众文化,陶东风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年代,用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重新绾起文化的碎片是一项艰巨且伟大的任务。雷蒙·威廉斯所作《文化是平常的》,只讲出一个开头,或者说开辟出一条道路。那就是文化研究在回归马克思的道路上,需要重塑价值观。文末他幽怨地说道,当人们都感叹革命力量不再时,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要像他们历来所做的那样,批判禁锢这种能量的枷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