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未来十几年河南省人才需求、生源供给和经济支持能力等因素,本省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应坚持稳妥渐进的原则,而不宜走快速跳跃之路。总体设想为:以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数137863人为基础,每年递增10%,至2008年达29万,以后基本维持此数。18周岁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率由目前百分之十几提高到20%左右,2013年达30%左右。其中,受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率由目前9%提高到2008年的13.5%,到2010年和2013年,又分别提高到18.2%和22.3%左右。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人数,由目前的20余万提高到2013年的90万左右。现有普通高校经逐步扩建和提高可承受90万人的培养任务,毋需建设新校。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产业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高等教育 :可持续快速发展与体制创新1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1996— 1998年期间是“稳步发展” ,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由 1995年的 5 47 7万人增至 1998年的6 2 3 1万人 ,年增长率 4 4% ;1999年后转向“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当年本专科招生增长32 1% ,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增长 42 9% ,在校生由 1998年的 6 2 3 1万人增至 718 9万人 ,增长15 4%。 2 0 0 0年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82 0 8万人 ,1998— 2 0 0 0年期间本专科在校生年增长率估计为 14 8%。整…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普通高校校本部教职工 (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 )共计1 2 7.2万人 ,比 2 0 0 2年增加 1 4 .4万人 ,增长速度为 1 2 .8% ;校本部职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地方所属高校和民办高校 ,分别增加了 1 0万人和 4.1万人 ,中央部委属高校校本部职工仅增长了 0 .3万人 ,其中职工呈负增长 (减少 1 779人 )。2 0 0 3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到 72 .5万人 ,比上一年增加了 1 0 .6万人 ,增长速度为1 7.7% ;教师占校本部教职工的比重由 2 0 0 2年的 54 .9%上升到 57%。1 994年至 1 998年 ,普通高校教师的年增长速度一直低于 2 .2 % ,…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规模明显扩大。1999年全国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为 718.90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15 .38% ;在校研究生 2 3.35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17.4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上移。 1999年全国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达 32 0 .85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2 3.0 2 % ;专科在校生 398.0 6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9.88%。本、专科学生之比由 1998年的 0 .70∶ 1.0 0上升为 1999年的 0 .81∶ 1.0 0。●高校扩招工作顺利完成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5 4.86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42 .90 % ,其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一、现状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布局结构特点 (一)普通高校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层次结构逐步优化 1.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加,高校校均规模明显扩大. 1999年大扩招以来,伴随国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4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44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6.7%;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998年的340.9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1333.5万人,增长了99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5.5%.  相似文献   

6.
蓬勃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蓬勃发展,1980年在校生只有78.01万人,到1984年就发展到112.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数要大大超过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招生数,如全日制普通高校82年到87年由31.5万人只增加到55万人,增长率为53%,而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数在同期内就由29万人增加到110万人,增长2.8倍。  相似文献   

7.
(2 0 0 0年 1 2月 2 4日 )  一、“九五”期间我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回顾   (一 )规模进一步扩大 ,结构明显优化。  到 2 0 0 0年 ,全区各类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本专科在校生达 3 2万人 ,毛入学率达 70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 2 2万人 ,比 1995年增长 10 0 % ,“九五”期间的年均递增率为 15 %。在校研究生 2 0 5 7人 ,“九五”期间年均递增率为 2 3 % ,比1995年增长 175 4%。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全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有明显改善。一是1996年 ,成立了自治区学位委员会 ,今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1992—2003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053所增长到1552所;招生人数从75.42万人增长到382.1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218.1万人增长到1108.6万人;截止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得益于经济社会的繁荣,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高度扶持,以及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呈现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以下新的形势 :1.普通高校扩招。继 199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基础上 ,教育部已明确 2 0 0 0年将继续扩招 2 0万人 ,到 2 0 10年之前 ,我国大学入学率将从目前的 10 .5%提高到 15% ,也就是要将我国适龄学生进入大学的比例达到 15%这一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标准。从长远看 ,普高扩招不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数量。但是 ,从短期看 ,由于政策的滞后性产生的时间差 ,1997年和 1998年入学的高中生受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扩招的影响 ,进入大学的比例增加 ,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 ,…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在高等教育方面所 取得的人口成就 2002年山东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进一步扩大招生。全日制在校生由1997年的17.6万人增加到58.4万人。高考录取率由1998年的34%增加到6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8%提高到接近15%。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学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山东省高等学校办学方式更加灵  相似文献   

11.
文摘卡片     
六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成效显著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教育事业在“六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85年普通高校招生达60万人以上,在校生可达168万人,全国招收研究生达4万4千人,这几项指标都已超额完成计划。中等教育结构得到初步调整:中专和农业、职业中学学生同普通中学生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3.1∶100提高到1884年的6.7∶100,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变。初等教育普及工作取得进展:全国7~11岁学龄儿童率已由1980年的63%提高到1984年的95.3%。成人教育比较活跃:1984年,成人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69万3千人。1985年高校干部专修科招生预计可达6万2千人,大大超过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我区决定今年取消普通本、专科计划调节权 ,控制本科院校高职招生规模 ,从明年开始要逐年减少本科院校招高职的比例。这是在日前召开的 2 0 0 1年全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布置会议上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车芳仁宣布的。近年来 ,我区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到 2 0 0 0年 ,全区高等教育在校生达 32万人 ,毛入学率达7%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 2 2万人 ,“九五”期间的年平均递增率为 14 .9%。高等教育扩招的成效是突出的。一是大大提高了录取率 ,缓解了高中毕业生升学的压力 ,为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贡献及未来发展空间预测。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为丰富多元培养模式、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 ,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实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到 2 0 2 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以我国高等教育现在的培养能力测算 ,必须保持年均4 .9%的发展速度。由此可以推测出成人高等教育在全国实现“高水平大众化”目标中的发展空间 ,即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到 2 0 1 0年达到 1 2 94万人左右 ,2 0 2 0年达到 1 1 91万人左右 ;成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 0 1 0年达到 1 1 .4 % ,2 0 2 0年达到 1 4 .4 %。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是中国教育改革重要的一年 ,我国高等教育从这一年起开始大规模扩招。真是一年一个台阶 ,教育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趋势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实际招生 15 9.2万人 ,与 1998年招生 10 8万人相比增长了 4 7.4 % ;2 0 0 0年实际招生 2 2 0万人 ,比 1999年又增长了 38.2 % ;2 0 0 1年招生2 5 0万人 ,比 2 0 0 0年增长了 13.6 %。2 0 0 2年招生 2 75万 ,2 0 0 3年2 90万———高校在校生规模已然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 ,高师学生的道德教育比扩招前更加复杂 ,已暴露出诸多问题。而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教育支柱之一 ,可以利用它得天独…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 1 981年试点以来 ,已有 2 0年的历史了。 2 0年来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 2 90多万人 ,中专毕业生 40多万人 ,其中 2 0 0 0年毕业 45万多人。累计报考 1亿多人次 ,目前在籍考生 1 680万人 ,高等教育自考专业从试点的少数几个专业发展到今天已覆盖 1 1个一级学科门类 ,2 39种专业。目前全国平均每万人中就有 56人参加自考 ,北京万人报考率达到 1 66人 ,在全国高等教育 1 1 %的毛入学率中 ,自学考试贡献了 2 .5百分点。自学考试的迅猛发展 ,要求对自考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一、自学考试档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E1]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其中,全国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合同金额65.92亿元,审批贷款人数67.39万人,发放贷款金额65.96亿元,占2008年资助总金额的22.46%,发放贷款人数125.9万人,覆盖率6.2%;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金额8.6亿元,仅占高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的2.9%,发放人数17.42万人。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宁波市提出了以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教兴市"一号工程".5年来,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2年的27.5%.目前,在甬普通高校有12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9所,2002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万人,高职高专在校生4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66%,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0-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一)高等教育总规模持续快速扩大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其中普通高校由上年的1225所增至1396所。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招生563万人,比2000年增长49.4%。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扩大到1600多万人(含普通高校举办的网络学院学生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15%,提前三年完成了原定2005年规划目标。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903.4万人、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生559.2万人,研究生在学人数50.1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62.4%、58.1%和66.3%(参见表1)。2002年,全国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115人,比2000年增加了43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提前三…  相似文献   

19.
与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样,“十五”期间,上海市遵循国家“积极鼓励、大力发展、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6年,上海共有民办普通高校21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14所,独立学院5所,占全市普通高校数的32.3%。民办高校拥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8.65万人,占全市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扩招始于1 999年,当年招生1 5 9万,增长46% ;2 0 0 0年招生2 2 0万,增长3 8% ;2 0 0 1年招生1 60万,增长1 8% ;2 0 0 2年招生2 75万,增长1 0 % ;2 0 0 3年招生3 82万,增长1 9% ;今年计划招生40 0万。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院校63 9所,高职高专学校81 2所,共计1 45 1所,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1 60 0万,持续扩招至2 0 1 0年,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在校生预计将达到2 70 0万!高校持续扩招意味着在几年后毕业生的持续递增,全国高校毕业生2 0 0 2年1 45万,净增2 7.2 6万,增长2 3 .1 % ;2 0 0 3年2 1 2万,净增67万,增长46.2 % ;2 0 0 4年2 80万,净增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