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溢洪道常因条件艰制,弯曲段设计成订,半径(r/B≤10)。运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其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工程设计。试验分析了小半径、大底坡弯曲溢洪道的水面线特征、水面横比降、水流流速、水流流态。研究结果表明其水流具有弯道水流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受地形限制,水电站溢洪道需要在狭小范围内完成高水头水流下泄任务,导致水流流速迅猛,冲击力巨大。常用台阶式斜陡槽及其他形式来完成水流能量耗散。为了进一步研究台阶倾角对溢洪道陡槽段水流流态及水利性能影响规律,同时为实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借助重庆磨刀碛水电站溢洪道的资料进行三维建模分析,通过溢洪道陡槽段台阶倾角分别为0°、5°、15°、25°的对比计算工况,经综合对比分析,实例工程选择10°台阶倾角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测量大管径、大流量管道流量时常用的各类流量计精度较低、价格昂贵、安装复杂。差压式流量计应用广泛且造价低,但精度较低,项目旨在研究差压式流量计用于大管径低流速的液体测量时会因差压太小测量精度低这个缺点进行改造。提出利用弯道布置流量计,依据弯道管内水动力学规律,研究弯道内总流量与旁通管内流量关系,通过实验研究率定设备参数。  相似文献   

4.
台阶式消能段可以有效迫使水流发生旋滚,有效消耗水流能量,是水电站溢洪道目前最常用的消能措施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台阶布置形式对水流流态分布影响,提高溢洪道消能效率,同时研究实例工程,即云南澜沧江上游某大型水电站溢洪道的最佳台阶布置形态,本文将三维VOF方法引用至水利工程水流形态计算研究中,分析了四种体型工况在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下的水流特性。结合整体流态、流速、脉动压力分布和消能效率对比,本文最终推荐体型方案三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
舟山螺头水道海域岛屿众多、岸线复杂、水深变化剧烈、水流流态不易掌握,本文利用FVCOM模式对该海域潮汐潮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其水动力特性作了相应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较好的刻画了该海域潮流时空分布特点。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流场、潮位、断面流速分布可知:潮流途径舟山群岛海域各水道时,受多流路潮流潮汐动力不均匀、较大曲率主航道、过水断面面积、科氏力、狭道口开口方向及狭道分流和合流等影响较大,涨潮时,螺头水道北岸潮流场占优,落潮时,螺头水道南岸潮流场占优,且潮流速较大。  相似文献   

6.
坡度和雨强对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坡面流水力学特性,通过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和In HM分布式水文数值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8种坡度5种雨强下坡面流流速、水深、阻力系数沿坡面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雨强和坡度对坡面流流速、水深、阻力系数的影响,以及阻力系数与水流雷诺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坡面上游到下游,流速和水深沿程递增,阻力系数沿程递减;雨强越大,流速和水深越大,阻力系数越小;流速及阻力系数与坡度正相关,水深与坡度负相关;阻力系数与水流雷诺数呈系数为a指数为b的函数关系,b的取值范围为-1.9~-1。  相似文献   

7.
汪孟尧  姚原  宗芯伊 《科技通报》2019,35(4):180-184
为研究不同地表糙度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变坡实验水槽,利用定床阻力冲刷实验研究了坡面流阻力和流速与流量、坡度、粗糙度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速与粗糙度呈负相关;当颗粒粒径小于0.2 mm时,流速与坡度呈正相关。粗糙度越大,阻力系数越大,当颗粒粒径大于0.5 mm时,阻力系数随流量增加而递减,随坡度增加而递增。水流雷诺数与粗糙度呈负相关,粗糙度越大,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相关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测验河段选择、测验河段控制、断面布设、水尺布设、断面流量测定等方面阐述流速仪测流法测验渠道过水断面流量,达到对水量的精确计量;实现水量科学;合理的调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河流的改善成为受关注的热点,新时期城市道治理工程,除了要满足防洪排涝要求,保护河道的自然风貌,美化环境,也要符合生态的科学性原则,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对河道修建挡水建筑物后在3种不同坡度下水流特性变化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坡度对坝前雍水及流速的影响比流量要大,希望能为兼顾生态的城市河道治理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走航式ADCP在感潮河段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卫文 《大众科技》2012,(8):95-96,85
在感潮河段受上游径流、潮汐的影响,水位、流速变化较快,水文现象极为复杂。采用传统的常规测验方法验证代表线,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而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除可以快速测量断面流量外,也可以定点(固定垂线位置)通过WinRiver软件中的命令控制ADCP定时按时长获取垂线(代表线)流速、流向,应用上述方法在北江石角站完成感潮河段的流量连续测验,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为感潮河段流量连续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丁强  杨浩铭 《科技通报》2019,35(9):154-15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城市排水系统中顶部封闭条件下流量对跌水窨井内流态的影响进行了基于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NSYS CFX的初步研究。数值模拟采用k-ε湍流模型,结合进水管管径D_i=100 mm、跌水高度H=1.5 m、跌水窨井管径D_s=150 mm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流量分别为Q_w=4 L/s,9 L/s和15 L/s时的3个典型流态阶段的流态、流速以及压力分布,并利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预测了受试验条件限制难以实现的超大流量Q_w=30 L/s和50 L/s对跌水窨井内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顶部封闭条件下,随着流量的增加,跌水窨井内水流窒塞,水位上升,最终淹没进水管形成满管流,但在形成满管流后水位随流量增加上升不多。  相似文献   

12.
流速新论     
流速新论是对流速规律研究,并总结出了流速的最简单计算方法与可以量纲的和谐关系式。本文介绍了形状流速,还深入对流速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了小断面增加流速的办法以及大断面应采取减少流速的一些措施和方法,流速新论全篇理论性强,对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向东  杨军  厉凯 《今日科苑》2013,(12):126-126
沙纹的形成与水流有密切的关系。明渠水流宏观的流速、微观的脉动特征被众多研究者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沙纹与水流相互至今关系至今仍无确定的结论。本文采用单点测量设备ADV(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ry)在试验水槽中对固化沙纹床面下水流特性进行细致研究。研究因素包括了沙纹床面下水流流动与泥沙输移的四角象限分析、涡粘性、紊流动能的产生项等紊流特性。其结论对研究沙纹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阁山水库工程坝址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诺敏河上,距绥棱县城约36公里。为开展阁山水库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保护可行性论证工作,采用Tennant法、湿周法和生态水力学法等生态流量分析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阁山水库枢纽处下泄生态基流量,并对不同计算方法取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确定,9月至翌年3月(非供水期)阁山水库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2立方米/秒,若入库流量小于2立方米/秒,则按入库流量下泄;5月至7月为鱼类集中产卵期,水库坝址及坝下各取水口断面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该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30%;4月和8月水库坝址及坝下各取水口断面下泄生态流量不低于该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20%;同时在5月结合灌溉供水开展1次为期7至10天的生态调度,水库以保障坝下各取水断面下泄流量不低于该断面天然来流量进行泄流。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就西江金鱼沙开发利用工程对水流、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后金鱼沙河段水流平缓,各级流量下水面比降及流速均较小.工程虽导致金鱼沙左汊分流比有所增加,但主航道水流条件、水深与工程前没有明显差别.同时由于工程挖槽区域位于淤积区,五年末平均回淤厚度为0.47m,工程建成后需通过疏浚才能保持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Argonaut-SL流量计在思贤滘岗根站进行流量监测,通过与走航式ADCP同步测流进行比测,率定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结果表明能满足测验精度的要求,适宜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受潮汐要素影响的站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家坝大桥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跨越巴河,研究其对河床走势及防洪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近年来实测河道资料进行河流演变分析,应用平面二维有限单元水流数学模型,通过相关计算分析,确定大桥建立前后断面水位、流速变化,壅水及回水影响等,结果表明本大桥建设后对河段行洪、两岸防洪环境满足防洪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普多旺 《西藏科技》2010,(10):27-31
主要分析了纳木错湖三维动力循环系统数学模型在四个观测站点处流速变化和不同实验阶段的能量变化数值模拟结果。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科氏力与湖水分层结合,其影响非常明显,动能的持续增长进一步证实科氏力对河水在水平方向上沿岸聚集和垂直方向上楔型分布起到的主要作用。湖水分层在没有科氏力的作用时,仍然对水流的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河水流入分层的湖泊时,垂直速度剪切力增长,这种力与浮力对抗促成较剧烈的混合。科氏力在没有湖水分层的作用时,其单独的作用对水流运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旋风分离器内沿高度下降流量的分布规律及如何增加断面上的下降流量。  相似文献   

20.
姜兵  王文野 《科技风》2011,(20):131-132
运用水工模型,对蒙城枢纽工程分洪闸进行了水力学试验研究。试验测量了该分洪闸的泄流能力、水面线特性、时均压力分布、断面流速分布以及齿坎辅助消能工的消能率,并估算了海漫后土质河床的冲刷深度。仔细研究了斜坡上设辅助齿坎消能工这种消能方式的消能效果,经过对四种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