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矿山土地复垦的涵义与意义,针对对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开采,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矿山土地问题,提出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总结了我国目前在矿山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山土地复垦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今后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矿产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极为明显的,而且我国的矿山土地复垦率极为低下。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关系到国土整治、环境治理,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人口众多,尖锐的人地矛盾突出,诸多弊端严重制约着矿山土地复垦的进程,复垦工作难以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健全矿山土地复垦法律和监督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把复垦工作与其他学科紧密联合起来,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矿山土地复垦之路。  相似文献   

3.
矿区土地复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矿产资源持续的大规模开采中所造成的一系列矿区严重的土地问题,提出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实施战略,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以使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为了缓解矿产开采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其进行土地复垦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土地复垦的技术,指出了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地复垦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广东某水泥用石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开展了研究。其开采可能面临边坡失稳、地面塌陷、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和环境及水污染等灾害。针对各个环境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保持坡面的平整、采场边坡防水、建立排泄系统、矿山复绿和土地复垦等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雷  姜燕  王云凤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68+70-68,70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建设用地与农业土地资源增减挂钩,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废弃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闲置、荒芜而成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形成过程、复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以《土地复垦条件》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解决好在复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复垦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问题,大规模的开采挖损、塌陷、压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在矿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土地复垦,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可以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约2亿亩土地,其中80%以上没有得到恢复利用。由于大量土地被破坏后不能及时复垦利用,给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地区产生了严重后果,一些群众陷入了“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无岗可上、无水可用”的困境。通过矿山复垦,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国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复垦矿区废弃土地能够有效增加土地供给面积,缓解我国用地需求压力;有偿出让或转让矿区废弃土地使用权利,有利于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土地供求关系;复垦矿区废弃土地收益大于成本,因地制宜复垦矿区废弃土地,能够最大程度盘活利用矿区废弃土地,改善土地整体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矿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0.
浅析双鸭山煤矿沉陷区治理机制的效益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煤炭几乎占到了我国已探明资源总储量的87.4%,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已成为我国唯一可以依赖的基础能源。本文就煤城双鸭山市矿区沉陷与土地复垦的基本情况和进展情况做出介绍,并针对双鸭山市矿区土地的破坏状况和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机制,探讨了我国部分矿区土地复垦的措施,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土地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土地复垦方案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主要有定性法和定量法两大类。作者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结合辽东地区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辽东地区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极限条件法,为土地复垦方案确定复垦方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辽东地区土地复垦适应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3.
浅谈土地复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因地制宜的恢复和发展土地利用价值的活动,也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土地复垦概况、土地复垦标准及内蒙古的土地复垦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某盐矿矿山为例,对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进行分析,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土地复垦学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国内外土地复垦的基本情况和新进展,提出国内外重点研究的领域和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薄弱环节,展望土地复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9)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广阔的土地中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提供了更为充分坚实的保障。但是,伴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出现了资源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故此,为了改善此类问题,避免矿产资源枯竭,应该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在发展经济同时做好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本文主要就矿山恢复治理进行分析,实现环境资源节约保护,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较深入地分析了土地复垦遥感监测技术,针对土地复垦监测的意义,遥感技术在土地复垦监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较深入地探讨,对于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复垦监测中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9,(8):2-3
近期,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兼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胡振琪教授荣获美国采矿与复垦学会(ASMR)2009年度“土地复垦科技贡献奖”,这是ASMR首次把奖项颁给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也是我国土地复垦学者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大奖。  相似文献   

19.
以CNKI数据库中的资源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与CNKI可视化工具对土地复垦效益领域的国内研究历史与前沿进行了梳理和展望。结论表明:土地复垦仍是研究热点的中心词;评价方法的创新会成为热点也是难点;环境生态是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特色课,对学生今后就业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通过梳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体系现状,并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教材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科学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