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的技术措施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詹映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03,24(5):138-144
技术措施在当今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介绍了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中出现的技术措施,如终止子技术、T—GURTs技术,着重对其社会影响、技术措施保护与法律保护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技术措施对于保护转基因作物的知识产权是有效和必要的,但不应当妨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农民的正当权益,也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文章最后对我国的相关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转移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为了加强高校在技术转移中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和防止四技服务合同中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现象,对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应依照法律进行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正确选择技术成果保护的方式和时机。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是知识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阐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在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必要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技术转移工作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工作,针对研究所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思考,希望为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河发  穆荣平  曲婉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26-1834
 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外延,建立了知识产权的当量关系,提出了知识产权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并以我国某国立科研机构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国立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能力增长较快,但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增长较慢。为提升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能力,需要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科技投入要面向知识产权产权运用,要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要引导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为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要支持科研机构设立内部技术转移办公室并管理知识产权,发展技术标准下的专利池和专利组合技术转移模式,强化科研机构发明披露,企业委托研究项目要掌握知识产权所有权,要允许职务发明人占有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权益。还要大力支持科研机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的运作模式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强 《学会》2006,(7):52-54
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美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为恢复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重大举措。对内,通过实施《联邦技术转移法》、《技术转让商业化法》、《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等法案,重新界定国家投资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政策,推进政府部门、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建立知识产权许可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是知识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阐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在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必要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技术转移工作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和推动高校技术转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述我国加入WTO后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对策略;围绕实施技术转移开展研究,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技术转移的官产学研结合与实践模式,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产学研结合实践情况,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实施技术转移的体制与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途径主要包括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机制、生物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但其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尽快制定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门立法、完善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并建立传统医药知识数据库,以防止药材资源流失和传统医药知识的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管理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知识产权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应当通过认清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将有助于确立和贯彻知识产权战略。文章同时探讨了应采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际技术转移的制约条件:一个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熊红轶 《软科学》2007,21(1):22-25
基于跨国公司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FDI、出口贸易和技术特许三种策略的模型,分析了国际技术转移的制约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东道国而言,提供适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通过FDI向其子公司进行技术转移。加大R&D投入,健全国家创新体制以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吸引FDI技术转移、缩小同发展达国家技术差距的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12.
论创新背景下我国产学官联盟与知识产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产学官联盟在我国自主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当从创新的层面看待产学官联盟,构建起合理的产学官联盟知识产权转移创新平台。针对目前产学官联盟与知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应当从政府、大学、产业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发行了科技创新券,并规定了创新券适用的服务范围,主要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领域,先期仅在检验检测服务领域中试行。随着甘肃省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创新券应用于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尤其是应用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变得越来越迫切。对创新券应用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中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总结甘肃省实施创新券专利申请代理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为甘肃省创新券在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促进企业为主体、创新为目标的新时期技术转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技术转移环境的变化,针对多年来我国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新时期技术转移的措施建议:加强政府对环境的创造;加强公益技术的转移与应用,支持企业技术联盟的发展;强调企业在技术转移机制中的核心位置;鼓励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际合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明确利益共享机制;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关系,表明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必然会提高知识产权垄断性和滥用的可能性,较大的自我研发投入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对应于高的较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三资企业内部化转移技术对应于较低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高或低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下自主创新能力均能达到最优,即使无自我研究开发投入,也存在较优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出我国必须加大自我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建设,同时注意发挥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恭路 《情报科学》2001,19(9):904-905
本文探讨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任务、构成环节、核心功能,并重点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中应当充分重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对智力活动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智力活动规则不能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分析、对智力活动规则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弊端、应当对智力活动规则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智力活动规则保护立法的探讨五个方面,以正在我国兴起的桌面游戏行业为着眼点,探讨了智力活动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产权管理为新兴技术的扩散与产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共性技术进行社会转移的桥梁。利用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提升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尝试将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引入知识产权管理应用场景,通过对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与区块链运作机制的耦合分析,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应用系统与技术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跨国合资企业稳定性预期与技术转移策略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跨国合资企业(IJV)稳定性的三个判断要素:现实贡献率、依赖度和合作满意度;构建了技术转移方的IJV稳定性预期与技术转移决策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技术提供方的技术转移决策主要受IJV稳定性预期、I-JV和合资伙伴的技术转移受益系数因素影响;分析技术提供方技术黑箱化、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更新三种策略,研究技术需求方的合作能力与吸收能力;并对实际案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东盟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转移为研究视角,探讨当前中国-东盟农业产业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知识产权管理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为促进中国-东盟农业产业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