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验介绍:演示实验"电泳现象"是在一个U形管内盛有红褐色的Fe(OH)3胶体,从U形管的两端管口各插入一根电极,然后接通直流电,通过观察阴极和阳极附近颜色的不同变化来说明胶体的带电性质.本实验关键是控制好Fe(OH)3胶体的制备和渗析以及胶体与电解质溶液的加入等的操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控制好以下方面的操作,本实验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课本用FeC1_3水解制得的Fe(OH)_3胶体作电泳实验,由于其中混有大量的H~ 和Cl~-,电泳和电解一起进行,延长了实验时间,影响了实验效果,妨碍了对电泳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教学中,我对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略作处理,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具体做法是将水解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用渗析法适当地除去H~ 和Cl~-至pH值等于3.5,再置于U形管中,然后接通12伏左右的低压直流电,3~5分  相似文献   

3.
用FeCl_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探究制备Fe(OH)_3胶体的最佳条件,找出中学化学教学成功演示Fe(OH)_3胶体丁达尔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电泳现象胶体微粒是带电的,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肢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向电性相反的电极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可供电泳现象这个实验的胶体甚多,如 Fe(OH)_3胶体、As_2S_3胶体、Sb_2S_3肢体等。但有的胶体,如 Fe(OH)_3胶体,实验现象不甚明显,费时甚多;有的胶体,如 As_2S_3胶体、Sb_2S_3胶体,实验效果很好,但一般中学又缺乏药品,难于普及。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医用龙胆紫(盐基青莲)和曙红(即四溴萤光黄,是红墨水的主要成分)是很理想的实验胶体。它们具有如下结构: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胶体微粒的电泳实验操作简便而现象明显?采用磁化水配制溶胶!笔者对AgI溶胶和Fe(OH)_3溶胶都作了试验:14伏直流电,AgI溶胶通电二分钟做成电泳实验,Fe(OH)_3溶胶通电五分钟做成电泳实验。效果相当好。  相似文献   

6.
Fe(O11)_3溶胶以其制备简便,颜色鲜艳,实验现象清晰、显明等特点,常为胶体实验所首选,实验室常规制备Fe(O11)_3胶体的方法是:将FeCl_3浓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并不断加热煮沸至红棕色,使FeCl_3彻底水解的方法制备。这样制备Fe(OH)_3溶胶的缺点是往往因FeCl_3浓度过大或过小,滴加的速度过快,或煮沸时间过短等原因,而使FeCl_3水  相似文献   

7.
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因为该实验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经多次实验验证,成功率达100%。Fe(OH)3胶体电泳一般分为固体凝胶电泳和辅助液电泳。在相同的电压、温度等条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实验4-10],在制备 Fe(OH)_2的过程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历来都存在争议。典型的看法有如下两种:一是认为灰绿色是 Fe(OH)_2的白色与 Fe(OH),的红褐色混合所呈现出的过渡色;二是认为该物质是"Fe(OH)_2·2Fe(OH)_3或 Fe_3(OH)_8或 FeO·Fe_2O_3·4H_2O 的混合型氢氧化物或混  相似文献   

9.
用具支U形管制取氢氧化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实验目的:为使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Fe(OH)_2的白色,特重新设计此实验。 2.实验用品:具支U形管;胶塞2个;短橡胶管两段;止气夹;玻璃导管;注射器;蜡。 3.实验装置:见附图。 4.实验步骤: ①用蜡先将具支U形管下部封闭,使U形管两端溶液互不相通;在两支管处套上橡胶管。  相似文献   

10.
胶体的电泳现象是胶体的重要性质之一,但教材没有安排相应的实验.据说是因该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且费时较长.我们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让同学们能看个究竟,决定依据教材中所配电泳现象的实验插图进行实验探究. 当我们向U形管中加入一定量Fe(OH),胶体,然后再向两端分别加入导电液稀KNO3溶液时,无论怎么小心慢滴图中液体颜色分层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化学第三册〔实验1—2〕,要求观察到的现象是:1、生成白色不溶于水的絮状物Fe(OH)_2,2、Fe(OH)_2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_3。按课本做法,现象不太明显,特别是看不到白色Fe(OH)_2,笔者将强碱NaOH改为氨水,现象较为明显。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胶体电泳的实验,我们采用了下述方法,效果较好,且实验操作简便,一般中学都可以做好。操作方法及步骤: 一、Fe(OH)_3溶胶的制备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ml,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中缓缓滴入饱和FeCl_3溶液6滴左右,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棕色(澄清、透明)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即得到Fe(OH),溶胶。为了增加Fe(OH),溶胶的密度,可在溶胶中加入2克蔗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Fe(OH)3胶体渗析半透膜的制备,主要从半透膜的层数和加入尿素的质量2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尿素的质量为2g,用两层的半透膜进行渗析时得到的Fe(OH)3胶体电泳实验现象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Fe(OH)3胶体的制备方面对Fe(OH)3胶体电泳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化学第二册《铁》这一章有由FeSO_4→Fe(OH)_2→Fe(OH)_3的演示实验,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去做时,存在下列问题: 1.制备Fe(OH)_2时,很难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2.在短时间内也很难看到灰绿色变成红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秸秆活性炭、聚乙烯醇(PVA)和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成功制备了活性炭负载氢氧化铁复合吸附材料(活性炭负载(Fe(OH)_3),以XRD、SEM等表征手段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及低温煅烧,纳米级Fe(OH)_3粒子均匀分散在活性炭表面,而Fe(OH)_3的随负载量是影响复合吸附剂的重要影响因素。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OH)3复合吸附剂对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Fe(OH)_3的最佳负载量为5.6%,其最高吸附量可达5.56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且复合吸附剂对磷元素的吸附为优惠型吸附。  相似文献   

17.
制备胶体溶液的方法很多,许多教学书参考书中都有介绍,但实践中都往往出现异常,以Fe(OH)_3胶体的制备介绍制备条件方法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因为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那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快速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本着实验改进力求简单、快捷、现象明显、安全可靠的原则,笔者反复试验,改进后的实验成功率高。Fe(OH)3胶体电泳实验成败的的关键是:要保证有清晰界面出现。这就要求将电极与胶体分开,避免因电极极化、电解现象影响胶体溶液的平静状态,造成界面模糊不清甚至使胶体发生凝结作用,导致实验失败。该实验将铜丝电极放在电极玻璃管中,用加有KNO3的琼脂凝胶作为导电介质,将电极与胶体分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常用试剂,有FeCl_3参与反应的场合最多。其中的一些事实和现象或多或少地困惑着化学教学。例如,应当用FeCl_3来配制Fe(OH)_3胶体,又可不可以用  相似文献   

20.
Fe(OH)3胶体电泳是高中化学中关于胶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因为该实验不易成功且需要的时间长而成为难点实验,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经多次实验验证,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