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篮球》2004,(6)
江苏省丹阳市,是全国有名的“篮球之乡”,早在60年代,许世友将军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还亲自为将军队与丹阳农民队比赛开球,2000年底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篮球城市”。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丹阳的篮球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赋予这座老牌篮球城新的内涵,丹阳市体育局局长张玉芳的回答是:搞出“丹阳特色”。丹阳市有89万人口,其中69万在乡村,因此,他们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乡镇。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过去篮球运动的中心——打谷场,逐渐被分散到各户,致使全市的篮球场年减少。原来的“文化站”也逐渐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农民开展篮球活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丹阳县,是沪宁线上一个古老的县城。全县30个乡镇,760万人口。农民篮球运动,是在解放后兴起的。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遍及城乡,扎根工农的体育传统项目,被誉为江苏的“农民篮球之乡”。  相似文献   

3.
《篮球》2007,(11)
江苏省丹阳市江南明珠关于江苏省丹阳市,有两件事儿让它闻名全国:一是电影《天仙配》男主人公董永的一句唱词——"我家住丹阳",使这座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和这部古装电影一起嵌入人们的记忆中;二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丹阳农民篮球队与许世友为队长的将军篮球队的篮球比赛,又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丹阳。从那时起,丹阳"篮球之乡"的美誉传遍神州。在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全国首批篮球城市之后,丹阳把篮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篮球活动搞得多姿多彩,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使这座江南古城更加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进行课余篮球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全面锻炼身体,学习篮球基本技术和技能。为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和向上级输送人材,打下扎实的基础,自一九七二年以来,我便开始抓小学生(十二周岁以下)的课余篮球训练,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县中学生篮球队和许多单位球队输送过一些队员,下面介绍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文涛 《篮球》2001,(14)
2000年岁末,江苏省丹阳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篮球城市,得知此消息后,记者专程赴江苏丹阳采访,丹阳市政府代市长杨根林向记者介绍了丹阳市开展篮球活动的情况。 记:杨市长,您能否介绍一下丹阳开展篮球运动的情况? 杨:丹阳篮球的蓬勃发展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原清华大学教授夏翔先生  相似文献   

6.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已有四年,篮球作为农村主要健身项目,其推广度关系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程度。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组织领导重视不够;开展篮球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农民参加篮球活动的时间有限;缺少必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专门的组织管理者;篮球活动器材设施不足。  相似文献   

7.
<正>在江苏省苏北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中,我有幸担任了两届培训班的班主任,培训期间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的接触和了解中得知,有不少的体育教师抱怨学校的体育器械太少,无法开展体育教学。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于是新学期开展了用最少的器械上最好的体育课的一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了四个篮球,上了一周体育课。学生上课活动得很好,课堂效果也很好,只是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备课。在此就把其中三节课介绍给广大的一线教师,希望能给与指导。一、教学分析活动目的在于研究用尽可能少的器械,通过教学设计,完成较好的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全体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完中,规模很小,体育场地和设施都有限,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体育基础较差。这也给我们高中开设体育选项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学校的体育课选项教学是进行的班内选项。在我们的班内选项女生学习篮球时,我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可没想到大部分女生由于怕脏怕苦怕累而根本对篮球不感兴趣。但我发现她们还是很爱观赏男生打篮球的,这使我有了逐步推进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郭红卫 《灌篮》2021,(2):16-16
篮球是幼儿园经常组织的一种体育活动,多样化的幼儿篮球教学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很有帮助。幼师们可以将多样化的活动和篮球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幼儿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有趣的篮球教学中逐渐积累丰富的篮球技能与运动知识。幼师可以将游戏活动、艺术活动、集体活动、音乐活动等多样化活动融入幼儿篮球教学当中,进一步培养幼儿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0.
篮球是中学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笔者在新郑市农村中学带队实习中了解到农村中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通过本研究,建议在新郑市农村中学体育中的篮球教学中,改革与优化教学模式等,从多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农村中学篮球教学的效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经之一。篮球作为学校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通过对学校开展篮球活动的实践分析,为学校开展篮球活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莫康栋  李美成 《精武》2011,(5):67-68
课外篮球活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研究学校课外篮球现状,为推动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学校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指出了影响学校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学校课外篮球活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人的需要出发来探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体育学习的理论结构。主体性体育学习是大学生主体通过对象性体育活动习得体育的经验的过程。篮球教学中的主体性体育学习系统由多种要素组成。从主体性规定出发,主体性体育学习促进了大学生的篮球主体意识。大学生的主体性体育学习是完整建构篮球经验的过程,是要经过主体参与、主体创造、主体发展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一所县城小学,有12个班级,近七百名师生,其中体育教师三人。学校自一九七二年确定以小篮球为重点运动项目以来,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长年坚持小篮球训练,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十年来,先后141名儿童参加训练,为县、地、省三级业余体校共输送39人,在近三年的省基层小学篮球比赛中也均取得了好成绩。在较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尝试。就此在对高校篮球俱乐部进行较为合理的界定之后,探讨了在我省高校成立篮球俱乐部的相关条件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析新篮球观下的高校篮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校篮球文化进行理性思考研究。研究表明高校篮球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篮球运动理念,崇尚篮球文化精神,借以丰富篮球活动的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多样的精彩的篮球文化活动吸引在校师生,鼓舞师生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学存在着体育器械短缺,种类少的现状。一般的学校只有篮球、铅球等一些简单的器械。这种现状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如何利用现有器械创造性地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是摆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巧用篮球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用篮球充当“保龄球”用矿泉水瓶装沙子,十瓶为一组做保  相似文献   

18.
农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是影响农村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运用问卷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北所有61个革命老区县的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革命老区农民对体育的各种功能认识层次较浅,但乐于参加有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各种简单、易于开展的常规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农村受到革命老区农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对部分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师范大学公体篮球课,采用篮球熟球基本功练习方法,组织准备活动或专门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又提高了教学与训练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诸暨市位于浙江中部,是越国故都,西施故里。全市辖有34个镇乡,1302个行政村,总人口107万。1992年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93元。诸暨的体育事业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是1990年命名的浙江省惟一“篮球之乡”。1994、1998年连续两届被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1996年荣获第五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称号。 篮球运动在诸暨源远流长,是诸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