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的表情功能最为出色。教学时,教师巧妙地运用眼神,能使师生的心灵达到默契,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运用眼神组织教学呢? 一、运用眼神表达感情。眼神能敏捷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教师组织教学时,常常要铺情设境,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闫安 《成才之路》2012,(23):18-19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是心灵的语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老师的眼神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是语言的重要助手和补充,运用得当,可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组织调控功能上课开始,教师走入课堂,用庄重亲切的目光扫视全班学生,会立即把学生的心收拢,使喧闹的教室马上安静下来。在教学中,教师专注的目光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学习情绪,对疑难问题的理解情况,教师都能通过环视学生的目光观察到,进而对教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正>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更需要不同的肢体语言去配合,在体育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更为广泛,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眼神"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交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眼神,使师生的心灵相互契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该如何运用眼神组织教学,让眼神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眼神与教学     
眼睛,历来有“心灵之窗”的美誉。这是因为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往往会从眼神中表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眼神同样能够反映他们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它为教学工作服务。 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使它成为教学语言的辅助手段。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自己的眼神,就会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走  相似文献   

5.
卢健 《湖南教育》2004,(22):19-19
眼睛是心灵之窗,是人体会“说话”的器官,人内心的喜馨哀乐等微妙的情感变化都可以通过眼神来表达。正因为眼睛能传神,能表达细腻的情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来调控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例如,上课伊始.教师以亲切、热情的眼神跟每个学生“问好”,使  相似文献   

6.
一声尖锐的口哨声打破了教室的沉静和祥和。我立刻回过头来,怒视着大家:“刚才的口哨声,是谁发出的?”我急促而大声的询问并没有得到任何回答,我看到的是五十几双各样的眼神:有的同学似乎在用眼神请求老师,您别生气了,快上课吧;有的同学环视着四周在寻找吹口哨的同学……我依然  相似文献   

7.
<正>1.主动问候学生。"站在教室门口欢迎学生,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权威关系最好的办法。"英国初中戏曲教师凯瑟琳认为,每次上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外排队,并在他们进入教室时,跟他们一一打招呼。其间,教师应该跟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并辅助以积极的肢体语言。如,在问候的时候保持微笑。这能够使班级在上课前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哪些学生不  相似文献   

8.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具有很大的表现力,教师的眼神会影响学生的情感,调控学生的行为,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某些眼神,避免使用一些消极眼神,就会对教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皝 《宁夏教育》2007,(10):51-5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幽默诙谐,妙语迭出,使学生敬佩叹服;有的教师上课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能带领学生神游知识的大观园;还有的教师上课时善于把知识融贯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有的人擅长演讲,不一定能做学问;有的人做学问是名家高手,但走上讲台就未必是里手行家。名家上课,有的引人入胜,有的催人入眠;有的令人倾倒,有的令人生厌,林林总总,形形色色。这些趣闻仔细琢磨对人都是有启发的。 辜鸿铭清末国学大师。他在上课之前先和学生约法三章:(一)他一进教室,学生必须起立致礼;下课后,他先离去,学生再走。(二)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上课检查若背不出,不许坐,要一直  相似文献   

11.
一些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形:上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跑回教室,如此极易发生相撞、摔倒等情况;上课铃响过有一段时间了,个别教师才慢慢进入教室上课。如果能提前两分钟响预备铃,不但能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还能使老师上课时间得到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讲授,运用的教学艺术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为什么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致盎然;有的教师上课则气氛沉闷,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呢?实际上就是教学艺术的作用。课堂教学艺术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劳动,它不是刻板的公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序,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材,灵活掌握和运用。 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师的语言往往支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种艺术。有的人擅长演讲 ,不一定能做学问 ;有的人做学问是名家高手 ,但走上讲台却未必是里手行家。名家上课 ,有的引人入胜 ,有的催人入眠 ;有的令人倾倒 ,有的令人生厌 ,林林总总 ,形形色色。这些趣闻仔细琢磨对人都是有启发的。辜鸿铭清末国学大师。他在上课之前先和学生约法三章 :(一)他一进教室 ,学生必须起立致礼 ,下课后 ,他先离去 ,学生再走 ;(二)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 ,上课检查若背不出 ,不许坐 ,要一直站到下课 ;(三)能受得住约束的听课 ,受不了的可趁早退堂。他要求虽严 ,但讲课诙谐幽默 ,古文烂熟于…  相似文献   

14.
眼神是无声的体态语言,它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意思,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效果。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以心理深处微妙影响为背景的。授课中,教师的眼神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这样:上课铃声响过,和悦沉稳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边,片刻无言。抬起头眼神在教室环视一遍,亲切、期待的目光几乎与每一个同学目光相遇。这短暂的环视不仅起到集中  相似文献   

15.
眼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韩文波,夏正洪,夏成兵(江苏射阳县陈洋小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具有信号交际的功能,它使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易于为别人感知和理解。眼神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吸引刀和感染力。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眼神和讲解、示范等方面的基本功一样,对增...  相似文献   

16.
孙达 《考试周刊》2014,(29):182-18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舞蹈演员的眼睛更是情感传递的桥梁,没有眼神的传递,就没有与观众的交流,就无法感染观众、获取观众的认可,就失去舞蹈传情的内涵,更失去感染人和教育人的意义。出色的舞蹈艺术家能通过对眼神较好的运用,把握自己的内质和艺术情节的展现,用生命中代表情感的眼神流泻出火一样炽烈的激情,完成艺术形象与个性的结合,产生震撼人心的、美丽大雅的天姿与神韵。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在此艺术中,教师精练准确的讲述确实是使学生认知、明理和增才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无声语言”的巧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所谓“无声语言”就是指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和语调等。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无声语言”,能使所教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下列几个方面。一、面带微笑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保持面带微笑,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学生看到教师愉悦的面容在心理上就与教师接近了许多,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更近了。学…  相似文献   

18.
从容候课     
时而看到一些教师,总是在上课铃声响起时才冲进教室,匆忙上课。在这之前,他们在干什么呢?有的在上网,上课铃响了,依依难舍;有的和同事聊天,家长里短说个没完;有的在为自家的什么事而郁闷发呆;有的拿着早点,狼吞虎咽;有的赶着调试课件。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看到教师办公室门旁都竖立着一面大镜子,学校要求教师在镜前整理衣冠,方能进教室上课。 由此我想到教师的形象。既然为人师表,那么时时、处处、事事应当大方。庄重,给人以持重,亲切之感。如若着装过于随便,甚至奇装异服,又化妆,又戴金银珠宝首饰,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呢? 夏季,有的教师不修边幅,打着赤脚,拖着拖鞋,出入教室,实在有失大雅;冬季,有的教师端着保温杯,坐在讲台上,边抽烟,边品茶,也使人感到十分别扭。按教学常规45分钟一节课,是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同一个人,在有些人笔下总显得那么丰满、鲜活、充满生机;而在有的人笔下却显得那么干瘪、呆板、没有活力。什么原因?什么叫写得具体?就是把事件的情景写详细,把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写细致。怎样才能写得具体?请先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例1:刘老师走进教室,上课了。例2:上课铃响了,刘老师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他用那和善的目光把整个教室扫视了一遍,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刘老师健步走进教室,把教材和讲义夹放在讲台上,端庄站立,在问候“同学们好”之后,从容地打开教材,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课题,接着精神抖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