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节教学除使学生掌握各类无机物相互反应的基本规律外,还要培养他们运用基本规律分析各类物质性质和掌握制取鉴别(定)物质的可能方法的能力。一、各类物质的主要化性: 运用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或性质),推导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铜、氯化铁、硝酸盐、碳酸钠、二氧化碳、氧化钙等。  相似文献   

2.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通过分类能更好的掌握、推断一类物质的性质.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而物质的分类能帮助我们科学地将形形色色的物质从类别上加以区分,以便使我们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化学是通过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及一些物质的性质、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一些物质的提取制备。  相似文献   

4.
特别提示 氧、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通过高考试题分析,明确考试要求,掌握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及化学定量分析等,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质性质的探究”的教学中,教学要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物质研究方法的掌握,只有具备正确的研究途径,才能够对于物质的性质有更为清晰而全面的认识.本文将主要以金属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为例,来谈谈“物质性质的探究”中对学生化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93):139-140
多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顺序,掌握物质的性质,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鉴别就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它要求学生既要全面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注意各物质的特殊性质,又要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化学表述能力。所以,鉴别题是考查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各种能力的重要题型,为高考的考试热点...  相似文献   

8.
物质制备题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动手、创新能力的综合类题目,它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还要了解物质制备的可能途径,然后综合选优。物质制备有两种情况:①依据各类物质的相关性质,根据所给材料,设计制备某物质的可能途径;②依据各类物质的相关性质,根据所给材料,设计制备某物质的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9.
明矾的风采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表现不同的性质.命题者常常抓住这一特征。从不同角度考查化合物的性质,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角度认识物质,掌握物质的本质性质.下面我们来认识明矾.  相似文献   

10.
无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象有机物那样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可循,但颜色是它的一个重要性质。掌握了无机物的颜色变化规律就能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内部结构从而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为《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因此本文就对无机物颜色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颜色的产生与物质对光的吸收有关,物质显色的原因在于它吸收并散射可见光。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电子在分子中两个不同能级的跃迁会发生光的吸收和散射。物质在吸收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而自然界存在和人工制造的物质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因此,确切地掌握物质的分类,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初中化学中所学到的物质的类别及分类依据给予整理和归纳,供同学们参考。一、物质的分类及依据根据物质组成及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将物质分类如下:1)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与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的物质;而混合物则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其组…  相似文献   

12.
鉴别就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它要求学生既要全面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注意各物质的特殊性质,又要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化学表述能力.所以,鉴别题是考查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各种能力的重要题型,为高考的考试热点之一,现在,我就鉴别题的解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高考中考查的内容和题型相对固定,但是却具有多样化的考查方向.对此,文章就近几年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进行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试题的材料,对其中某些物质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核外电子排布式、粒子的空间构型、晶体的结构性质、电离能与电负性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是系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初中化学绪言课是启蒙学习的第一课。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在了解化学学科的性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后,重点放在认真观察实验l-4的现象,仔细分析这些现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和辨析三对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并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下面就三对概念作简要分析、比较:l.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若没有变成别种物质,只是物质形态改变,并…  相似文献   

15.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 (3)素质目标:略。 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本节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来推断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等的一门基础科学。要学好化学,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就必须从学生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注意结合课程内容有计划、有  相似文献   

17.
<正>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实验中,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和性质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探讨。1.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根据物质性质(主要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往往也是重要线索),使被检验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作用,转化为某种已知物质,若产生某种特殊现象,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常见  相似文献   

18.
元素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学生利用物质结构的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该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所占分值较高.学生需要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掌握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黄健 《当代电大》2001,(5):88-89
1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分子包括糖、脂类、蛋白质、酶、核酸与维生素等。同学们要重点掌握其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氨基酸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都是&ordf;氨基酸,除感氨酸外,19种天然氨基酸的&ordf;-C原子都是不对称碳原子,它们都是L-型氨基酸。氨基酸具有解离、等电点性质。肽键概念,肽链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维持蛋白质结构的各种化学键。蛋白质除具有氨基酸的两性游离、等电点性质外,还具有高分子性质,如胶体溶液性质。蛋白质的沉淀和变性。 糖类物质是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掌握单糖(如葡萄糖)的结构性质,由于不对称碳原子而形成的立体异构体现象。然后进一步理解有关理化性质。 脂类物质不以结构定义,其共同特征是: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掌握脂的分类及其结构特征。脂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生物体的贮能物质,以及作为组成生物膜的组分。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