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等教育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社团工作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促进了大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道德情感是德育过程中最具魅力的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调查,论证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有效途经,能够最优化的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边 《教育与职业》2007,(35):123-124
当前,成才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价值的根本所在就是关注人才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为有用之才。而促进大学生成才最核心的工作目标是塑造他们形成高尚的文化人格,这种人格的形成必将促进大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4.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全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入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课内、课外两个方面:课内开展创造性学习,课外开展创造性活动,以学习促活动的开展,以活动促学习的升华,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水平。一、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习,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但怎样对待日常学习,提高学习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形成、发展及其作用的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青年一代.促进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教学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促进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贡重要任务。批判性思维类似于创造性思维。介绍国外从教学角度促进大学一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有关研究,可以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体现个性发展,注重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正处于走向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忽视人文教育给大学生个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弊端。必须意识到人文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大学生德行的培养,解放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是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针对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省思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兆平 《教育与职业》2007,(36):156-158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促进人的和谐与发展,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保证。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才和发展必备的心理品质,它的培养主要应从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引导、参加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11.
黄世谋 《职教论坛》2005,(6X):43-46
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认真抓好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养成、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逆境中排除干扰保持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现实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冲击,培养大学生的抗逆力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高校心理援助资源紧张的压力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抗逆力带来的影响调研,从环境和个体两大层面提出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不仅发挥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为服务“三农”做出贡献,也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发展,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也是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和困惑并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对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是促进大学生体能、智能发展的有效手段,而且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课堂。  相似文献   

17.
音乐情感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音乐情感教学,提高音乐的教育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关情趣,形成大学生的健康心态,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爱国的精神,增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提升大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养成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意识,促进大学生养成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审美心理分析与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审美心理要素的构成,分析了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征和发展特点,提出了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教育引导途径,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更加全面和有效,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发展,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拥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创造性人才,而创新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核心,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自然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因此,如何加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是目前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讨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以此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