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地质研究所建立于1956年。兰州地质研究所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特点,重视岩石圈中的生物地质作用及有关矿产的形成机理。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磁性地层学)、原油孢粉学及藻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特色。其它研究领域还有:环境地质学(古环境与古气候)、放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了118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相同、原子质量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半衰期大于1015年元素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地球上已发现的稳定同位素为274种.稳定同位素的应用已经覆盖到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包括核电工程、基础科学、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农业、生态学和新材料生产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研究方向: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壳幔相互作用地球化学、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极地环境与生态地质学。研究内容:以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动力学过程为主题,以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稀有气体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少,并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作用,因此发现它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稀有气体的发现前后共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整个过程既曲折又有趣.……  相似文献   

5.
秦礼萍,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同位素天体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的凝聚与分异,通过对陨石中金属和重同位素异常的观察来制约太阳系形成时的天文环境,利用金属稳定同位素组成来示踪生物和环境地球化学过程。2012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2014年获欧洲地球化学学会豪特曼斯青年科学家奖,是获此奖项的首位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对地球科学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其中对源区示踪以及地质测温的研究尤为重要,在这个领域中发展相对成熟的就是对地球化学示踪以及稳定同位素测温。在自然界之中分析每种矿物之间的各种分馏系数,来计算其在热力平衡条件下所产生的相应的温度函数,这是地球化学理论在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位素分馏系数的最为准确、精准的确定。将对同位素交换原理、热液交换实验、碳酸盐交换实验、CO2交换实验、矿物流体交换实验以及化学合成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4):321-323
我所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所,主要从事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目前,全所有职工700多人,拥有科技人员460多人,其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约占40%左右.随着我所的建设和发展,为科研服务的技术系统也不断壮大发展.目前,我所拥有万元以上的设备343台件,组建了60多个大小实验室.在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技术、高温高压地球化学技术、矿物岩石的分析测试技术、矿物的分离鉴定与矿物物理  相似文献   

8.
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u-Hf是近几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门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示踪技术.本文对这一同位素体系的发展历史、岩石学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对目前常见的样品溶解、质谱测定和激光剥蚀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虽然Lu-Hf同位素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TIMS、hot-SIMS、MC-ICPMS三个阶段,但MC-ICPMS仪器的出现,使Hf同位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介绍了Lu-Hf同位素的基本地球化学行为和基本原理之后,本文对这一同位素体系在岩石学上的应用作了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含石榴石和磷灰石岩石的同位素定年、早期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不同端元地幔的性质及成因、岩浆作用过程的Hf同位素鉴别、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变质作用过程中的Hf同位素变化等.最后对Lu的衰变常数、测定标准(JMC475溶液和固体锆石/斜锆石标准)的Hf同位素组成及Hf同位素的封闭温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韦尔纳茨基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加利莫院士认为,大约100年以后地球上的燃料资源即将枯竭,人类早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些可供选择的能源,以免地球所能给予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煤一旦告罄,不致于在全球性能源面前束手无策.最近这些年来,世界上不少物理学家、化学家和能源学家已在考虑用氦的同位素氦-3来代替以上这些燃料.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地球化学不仅研究地球及其圈层和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同位素变化规律,而且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太阳系的其他星体并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Re-Os同位素在最近20多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工具。简单介绍了铼锇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同位素基本原理,化学处理与分析测试的基本步骤,以及其在矿床中进行定年和示踪的应用。随着分析测试水平的不断提高,Re-Os同位素的研究对象必将不断扩展,对矿床学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2):163-166
于心科 男 30岁 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该所副研究员.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在美国南佛罗里达盆地的原油和油源岩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生物标志化合物,提出该组化合物具有揭示古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的作用;找到了各种大气甲烷源向大气排放甲烷的动力学机制;通过对云南腾冲地区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地球原始气体CH_4、~3He等的同位素证据,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是地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对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关注较少。但是,元素丰度、元素的赋存形式和地球化学迁移、岩浆作用中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知识点,都涉及重要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的背景知识。建议在地球化学教学中,要适当补充主量元素的知识,使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三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地球化学观点,达到地球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球化学分析从分子级角度揭示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在地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而灵活的运用。通过运用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二次离子探针等分析技术来对岩石中的矿物进行原位微区元素和同位素分析,能为示踪岩浆源区和沉积物源的物质组成、揭示岩石成因机制及探明和恢复古海洋环境等提供更精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矿物微区原位原地同位素分析和定年技术不仅避免了传统常规方法繁杂的矿物分选、化学分离纯化流程和不同期次矿物的混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可以在岩矿石薄片上对不同期次的矿物颗粒、子矿物、矿物生长环带和微细沉积条带等进行微区原位分析,结合矿物的岩石学特征精细刻画成岩成矿过程,揭示常规方法无法发现的现象和规律。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和定年技术及应用已形成地球化学新分支--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随着多接收等离子质谱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非传统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大幅提高,铁等非传统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变化幅度超过分析精度100倍以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直接利用Fe、Cu、Zn等金属成矿元素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揭示某些重大地质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环境,阐明成岩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的年龄,如果定义为原始地球形成后到现在的时间,则可由岩石和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根据岩石和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精密分析,地球目前的寿命是46亿年。可是,目前没有一块岩石可以为地球最初6亿年前的面貌提供见证,这是因为地球的外壳非常年轻,它不断受到大气、水和生物的侵蚀,并在地质运动中不断地重建,使得第一批大陆的痕迹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浙江7个地开石粘土矿床的氢和氧同位素分析数据。应用水-岩石同位素交换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这些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同位素交换平衡曲线表明,成矿热液流体起源于中生代大气降水,在300℃的较高温下与围岩发生同位素交换后形成环流地热水;而地开石粘土是在250~100℃的中低温阶段酸性火山岩的热液蚀变产物。此外,还概述了地开石粘土的成矿热液体系从酸性偏还原环境到微酸性氧化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22-723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温汉捷研究组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了一套准确测定样品中Mo同位素的方法,同时利用此项技术对多个早寒武世地质剖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不仅是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的海相沉积磷块岩也可能是保存古海水Mo同位素组成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事业的飞速发展,稀有气体的生产量逐年增加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医学、医学、尖端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里。氖、氦作为稀有气体的一员,在现实生产中具有多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地球内部的热量大部分是由4种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同位素(即钾40、钍232、铀235和铀238)产生的,这些同位素在数十亿年之久的时间里逐渐衰变成稳定的同位素,同时释放出热量。地球体积相当庞大(直径为12,740千米),因此这些热量散发得相对缓慢,由此可以明白为什么地核外层至今仍有熔融状态,而且地球表面不时有火山喷发。物体越小,它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容易把热量辐射到其周围的空间中,因此冷却得就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