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圣叹是明代小说思潮的集大成者。笔者在熟读金圣叹评点本《水浒》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圣叹的小说创作理论,并主要从构思和传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小说构思的“亲动心”理论和重视构思过程的联想能力;小说艺术传达的“灵感”理论及传达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形态,而小说评点中蕴涵的理论思想是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部分。金圣叹在《水浒传》的评点中体现的思想、形成的体例、创设的文法及别具一格的评点风格都对有清一代的评点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进行考察,这是正确评价金圣叹小说评点行为和深入阐释金圣叹小说理论的必要前提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发展了“小说评点”我国独特的文学批评方式,提出了以性格为中心的小说创作理论。本文简论其评点《水浒传》之创作精神“乱自上作”与“乱自下生”,并以此为中心,分析评论金圣叹小说美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塑造典型性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结构和章法有着深刻认识。就结构言,他指出《金瓶梅》不同于《水浒》《史记》,具备有机整体的艺术结构;就章法言,他在金圣叹之后加深认识,具体总结了《金瓶梅》的章法经验。这些认识对于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是评点派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深广的批评家。他写的三篇《水浒传》序言和《读第五才子书法》,以及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大量见解新颖独特的批语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推向了高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在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出现,“使群星黯然失色”(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研究金圣叹和《水浒传》的著名学者张国光教授在《金圣叹学创论》一书中强调指出:“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反映在《第五才子书》(即他所批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的序、批文中,而《读第五才子书法》,则是他小说理论的纲领,是我们打开尘封蠹蚀了许多年的金圣叹小说理论遗产的宝库之锁的钥匙。我们要深入地研究金本《水浒》并进行全面研究《水浒》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演变,评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艺术,也得首先读懂、讲通《读法》,并对它作出恰当的评价。”这里,张教授充分肯定了《读法》的理论价值,还提醒人们应对《读法》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小说的理论批评到了明末清初已经成熟,其标志是金圣叹的批评《水浒传》和毛氏父子的批评《三国演义》。本文认为将二评的文字合在一起,其精华部分便形成了一个虽然粗糙但是较为完整的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欣赏模式。这一模式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有着长期的历史根源。它不仅较为全面地总结并代表了以往长篇小说的批评水平和成就,也对清代的小说创作、欣赏和理论批评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形态之一的评点,起始于宋人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随着小说创作的昌盛,小说评点也大量出现,明、清两朝产生了不少著名的小说评点著作,如明人李卓吾、清人金圣叹都批评过《水浒》,《金瓶梅》有张竹坡评本,《三国演义》则有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本,《红楼梦》有脂砚斋评本,至于《儒林外史》的重要评本则有闲斋老人、黄小田、齐省堂、天目山樵四家。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小说批评中的评点派着意于作品的赏析,对小说的情节、细节、场景和语言,常有精彩的品评,但对小说的创作过程则很少作正面探讨。唯有金圣叹,他在《水浒传》的评点中,时时对创作过程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见解,从这些评语的总体来看,构成了相当完整的小说创作论。  相似文献   

9.
李贽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金圣叹则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集成者。20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李贽小说理论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水浒》李贽评本的真伪问题;二是李贽的发愤著书说;三是李贽的小说本体观、功用观;四是李贽的小说创作观、批评观。纵观20世纪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初步成熟期(即世纪初到七十年代为前期)、辉煌成就期(即七十年代到世纪末为后期),并在20世纪初、中、末形成三次讨论高潮。描述李贽、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情况,会给今天的小说创作、小说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及其小说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涉及小说美学的诸多方面,包括创作思想、人物性格论、情节结构论。金圣叹小说情节美学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读者阅读、接受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代文艺美学的角度评析了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和《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的主要观点,较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了《读法》所提出的有关小说的艺术虚构、典型性格、创作手法,以及戏曲艺术的主要人物形象地位、“有无”等艺术辩证手法等文艺美学思想,充分肯定了金圣叹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对小说美学和戏曲美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金圣叹的研究先是集中于对其政治思想的评断,即他腰斩《水浒》、对《西厢记》中情欲的大力歌颂,以及《杜诗解》中所表现的忠君思想研究,判断其究竟是反动文人还是民主斗士。继而,鉴于金圣叹对《水浒》、《西厢》的评解形成了小说、戏曲评点的完备格式,又对金圣叹的小说、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而对于金圣叹的诗歌理论,较少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有关金圣叹文学创作理论的论述并不多,然而却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民国学人借助中西方多重视角对金圣叹的创作理论做了系统化的整合,伯精的《金圣叹文艺论释》以文艺心理学的理论为统摄,韩庭棕的《金圣叹底文学创作论》则以传统的理论话语为依托,他们殊途同归,还原出了金圣叹关于整个创作流程的理论.民国学人对金圣叹文学创作理论的系统化整合对当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是我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最高成就者,他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主要是关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这对以后的小说评点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在其文学评点中提出了诸多理论主张,对于《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的《红楼梦》在题材创新、描写技巧、艺术结构、悲剧意蕴等方面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均与金圣叹的评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的分析评点 ,阐释了小说的四大功能和价值 :反映社会现实 ,批判时弊的功能 ;发抒创作主体情感的功能 ;感叹人心 ,激励向善 ,惩戒丑恶 ,警醒世人的惩劝教化功能和自娱娱人的审美愉悦功能 ,因而证明了小说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金圣叹对小说功能的认识 ,达到了他那个时代所可能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金圣叹毫无疑问是贡献最大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对于戏剧《西厢记》,金圣叹也是作为小说、“案头书”来批评的,而不去涉及它的剧本、演出方面。对《西厢记》精到的批评,成为彰显和研究金圣叹思想、批评理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金圣叹毫无疑问是贡献最大的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对于戏剧《西厢记》,金圣叹也是作为小说、“案头书”来批评的,而不去涉及它的剧本、演出方面。对《西厢记》精到的批评,成为彰显和研究金圣叹思想、批评理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是我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最高成就者,他对小说评点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理论和形式两方面。在理论方面,他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主要是关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结构安排,这对以后的小说评点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圣叹评《水浒》,对小说技法倾注了极大热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评点,使子弟“晓得许多文法”。他的技法评点,不仅构成了他小说理论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且影响到他以后几乎所有小说评点家,成为中国小说评点的一个重要持色。对金圣叹的技法理论,我们以前研究不够:有人或是因为金圣叹评点中使用了“选家评文”的术语,对之加以简单的否定;有人或是简单地抽出几则技法述评难以见其全貌;有人或是出于理论的偏见,认为技法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什么美学价值。其实,金圣叹不仅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技法,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有美学价值的命题,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本文将对金圣叹的小说技法理论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