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信用缺失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问题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只是从道德层面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规范,并以此唤醒他们的诚信意识,缺乏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约束。通过分析助学贷款失信的原因,提出构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大学生中不诚信现象日益凸显,出现了伪造贫困证明材料、滥用资助资金、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等各种诚信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也有学校层面的。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完善贫困生的赏罚机制等策略教会学生诚信做人。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就业形势不乐观,缺乏监督惩罚机制造成的。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对策有:高校加强诚信教育,个人加强诚信意识;高校严格审查过程,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制约机制;改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生源地贷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大学生存在虚假申请贷款、违背用贷承诺、违约率居高不下等诚信缺失问题.原因为:(1)社会各种不良思想的存在及其影响,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滋生提供了外界环境;(2)相关贷款信用法律的不完备,对违规的大学生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思想道德教育滞后的矛盾.对策有:(1)尽快制定有关助学贷款的法律法规,为诚信建设提供法制保障;(2)加快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3)建立诚信教育的常规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4)强化诚信建设的舆论宣传机制,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为高校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高违约问题却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学生诚信出现重大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部分学生贷款、还款方面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失信惩戒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强调增强大学生诚信还贷意识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并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助学贷款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国缺乏完备的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助学贷款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学生的偿还能力有限.文章提出了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完善诚信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从制度层面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一项利国惠民的政策。然而,贷款生毕业后的还贷违约问题却严重阻碍了助贷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此,要在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结合逐步健全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完善诚信机制,使信用管理制度化,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实行的是无担保、靠信用维持的方式,因此出现了贷款大学生中不按时还贷的失信现象,其危害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应采取两课教育、校园文化浸润等系列措施.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使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能得到彻底的改变.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存在着夸大困难程度、故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逾期不还、对诚信教育宣传教育不够的问题.社会思潮影响、学校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偏颇、学生认知偏差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一要对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摸底,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二要建立健全诚信奖惩制度;三要构建诚信测评体系;四要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一要建立健全校内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预警机制;二要建立健全校外提升学生助学贷款还款诚信的预警机制;三要建立完善助学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四要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推动诚信与法律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大学生而言为信用贷款,是检测大学生诚信的一把有力的标尺.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来检验助学贷款对大学生诚信认可度是否具有影响力.最后得出结论:(1)助学贷款对大学生诚信认可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2)受贷学生的诚信认可度高于非受贷学生;(3)应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着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解决的对策:一是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健全大学生信用制度,加大“失信”惩罚力度;三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的守信能力;四是净化社会大环境,营造大学生的守信氛围。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大学生贷款、还款方面诚信缺失的问题,造成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危机。文章对国家助学贷款面临信用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等方面,寻求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家助学贷款在运行过程中遭遇了诚信缺失的问题.章从社会环境因素、教育评价机制、贷款管理机制、学生信用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创建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健全贷款管理机制、完善学生诚信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等学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部分高校大学生存在还贷违约问题,给大学生的群体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学生的诚信总体良好,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究了助学贷款诚信缺失问题,认为助学贷款诚信缺失既有助学贷款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有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法律不健全的原因,也有助学贷款系统元素自身素质修养和认识上的原因.其中,制度不完善是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人文因素是影响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社会原因;责任意识淡薄是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欠贷不还现象看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不按时还贷款已严重制约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这种行为本质上是诚信缺失所致.在构建国家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同时,着力于从"课堂--校园--社会"三个环境体系内建立与完善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积极拓展传统文化与诚信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湖南高校助学贷款帮助很多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但贷后违约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诚信缺失、意识淡薄、就业严峻、制度缺陷四个方面分析了还贷违约的原因,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高校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从积极心理学三层含义的角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索,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贷款学生个人诚信品质缺失、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是问题的根源,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高校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问题提出了给予贫困贷款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贷款学生诚信的个人特质及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芳 《文学教育(上)》2014,(11):140-141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部分贫困生的还款失信,不但影响了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也使贫困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贫困生诚信缺失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并从国家、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寻求解决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