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海媛 《辅导员》2013,(16):43-44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转化在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下面,我就针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成因1.逆反心理型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以便和各位同人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接手的班级都是学校的普通班,这些班级后进生面大,问题学生也较多.对后进生该采取哪些教育方法?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他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小泽是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开学报名那天,他迟到了45分钟,进教室也不喊报告,直接冲进来,嘴里不停地说着:"我的座位呢?我的座位在哪儿呀?"军训第一天,他不愿意下楼。我劝说了几次,他便扭着头,斜着眼对我说:"我脚痛,走不动。"就这样,他第一天没有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训练。军训第二天上午,我外出开会,把班级的事情托付给了一位同事。会议刚开始,同事的电话就来了,说小泽和教官打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鼓励学生与众不同从入学的第一堂数学课起,我就鼓励学生说一句与众不同的话。比如准备课中,在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各种物品的个数时,我就鼓励学生:人家说“有5个苹果”,你就说“有4辆拖拉机”,不要跟着别人说;如果连起来说“图上有5个苹果,4辆拖拉机”则更好。虽然这几句话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点滴滴的与众不同就可谓是创新了。。又如:有(?)这样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学生会说:“左边有3朵花,右边有2朵花,一共有几朵花?”教师启发:有什么颜色的花?学生受到启发,就说出了许多不同的话:“3朵红花,2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我认为,这里提到的"学困生"即指在思想上相对落后,学习上基础薄弱,信心上有所欠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  相似文献   

8.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  相似文献   

9.
[引言] <我的老师有点怪>是学生的一篇习作.小作者以新颖的视角,巧妙的构思,把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怪"老师推到读者面前,透视怪老师与众不同的行为,我思考颇多,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与众不同的他他是我初三接手的一名学生。初识他时,他用女孩的腔调与我说话,让我很惊诧;他每天迟到后会理直气壮地给自己找无数的理由,让我很伤心。他进教室后,总是把上衣帽子扣到头上睡觉。有一次我出于对他的关心告诉他中考在即,要抓紧时间学习,没想到他张口就骂。我大声呵斥他:"你怎能在教室里撒野?这儿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地方!"可是他的嚣张气焰不但没有收敛还又哭又叫  相似文献   

11.
对话是教育的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不同的对话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境界,下面是几个案例─案例一:小林宗作校长的认真倾听,让一个"问题孩子"找回了童年的快乐。《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收了她。"巴学园"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的校门、与众不同的教室、与众不同的午餐、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与众不同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就微笑着、耐心地、充满兴趣地听她不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我十几年的教育经历当中,竟然也有这样的感受,送走一茬又一茬的毕业生,给我留有深刻印象的,常常跟我联系的也还是那些我曾经关注的所谓的"差生"。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李老师,你好吗?我在工作上干的挺好  相似文献   

13.
郭伟君 《教师》2013,(27):22-22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保持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人的可贵之处是有自尊心,但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心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有好胜心和得不到取胜的矛盾;有上进心和意志薄弱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正>想做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吗?那就让你的孩子更加快乐。小时候,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我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去其他孩子家玩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开门后,说些"把你的脚擦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乍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淋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读了话题中的这个案例,我深受启发:从这个老师的选例来看,目标是比较明确的,想让学生利用"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来说明这五个数中每个数的与众不同之处:愿望是比较好的,临近课尾,通过这道开放题,既消除学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又巩固"数的整除"知识.  相似文献   

18.
郭老师:次说了怎么"写我",力争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假如是具体来写自己的特点,你会写些什么话题呢?小川:我会写自己在外貌方面特别的地方,比如别人曾经给我起的外号;还可以写爸爸妈妈怎么看我外貌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晓寒 《少年文摘》2011,(9):42-45
我一点都不比别的同学差,为什么总是沉湎于自卑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呢?上高中那年,老爸给我买了一辆半新的女式自行车。在那个年月,成为学生当中的"有车一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更加与众不同的是,我的自行车还有专人养护:车闸倍儿灵,辐条倍儿新,瓦圈倍儿亮,上上下下  相似文献   

20.
林琳 《班主任》2007,(7):33-33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残疾人艺术团演出,演员们克服身体的种种残障所进行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学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与喝彩。第二天,学生们在观后感里纷纷表示被这场演出所感动;但其中一份"与众不同"的观后感把我的心揪得发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