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分裂国家法》公诸于世后,一些台湾同胞对该法不了解或有误解,许多人甚至连该法的内容都没有看过。众所周知,祖国大陆的报刊和电视广播节目在台湾被排斥。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利用这一点,沆瀣一气,不择手段诬蔑、攻击和歪曲《反分裂国家法》,别有用心地将这部中央政府尽释善意和诚意的和平之法描绘为“战争法”、“并吞法”,混淆视听。有些人就是因为对《反分裂国家法》一无所知而盲目跟从,有些人则是受“台独”分子蛊惑而是非莫辨参加游行,成为“台独”分裂势力的“台独人质”。  相似文献   

2.
反对、遏制分裂国家的不法行为,包括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国家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恰恰就是一部这样的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必要的、适时的。长期以来,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台独”分裂势力加紧推行“台独”分裂活动。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应引起高度警惕的是,台湾当局妄图利用所谓“宪法”和“法律”形式,通过“公民投票”、“宪政改造”等方式,为实现“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目标提供所谓“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4.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既然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就不存在所谓大陆和台湾谁吞并谁的问题。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5.
促成连战以及宋楚瑜先后竞相“登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也许还包括台湾朝野政治势力彼此之间的权力争斗等直接诱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以下诸点因素所构成。  相似文献   

6.
台独形式论     
台独的类型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形式依然是以分裂国家、分裂民族为目的的台独。从缘起和终极目标上看,台独可以分为明独、暗独、皇民化台独、反体制台独等等几种。分析台独的形式,是为了化解台独所造成的伤害,有利于国家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代表。陈水扁企图通过“公投”的方式搞“台独”是违法的。“台独”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同时也违反了国际法和台湾地区的现行“法律”。“台独”分子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  相似文献   

8.
9.
闽台文化包括闽台地区各兄弟民族的文化。闽台文化渊源深厚,但台独分子在历史、文化、思想和教育等领域的“文化台独”活动也日益猖獗,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面前,福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反对“文化台独”,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台独活动严重威胁着台湾前途,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威胁着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对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13亿炎黄子孙的严重挑战,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前途的挑战,是对地区和平、世界和平的挑战,中国人民坚决不会答应。台独活动最终必定失败,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1.
王中连 《新高考》2005,(7):111-114
2004年5月20日,陈水扁完成了所谓的“就职典礼”后,在台湾岛内和国际上的“台独”分裂活动便逐步升级。(1)进一步谋求通过所谓“宪政改造”,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企图“使台湾成为一个正常的、完整的国家”。(2)公然声称所谓“中华民国国号的最好简称就是台湾。”鼓吹“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3)继续推动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战后.海外台独势力活动在日本和美国兴起。50-60年代,日本的“台独”团体在海外台独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有两种势力.即所谓的“皇民化台独”和“社会主义派台独”。海外台独既有联合.也有斗争。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和去日本的台湾留学生的逐渐减少.日本的台独势力也慢慢的衰落.最终成为美国台独势力的附庸。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台湾长远利益是扶植美式民主。若一党既获总统、又获“立法院”多数,必然危及民主制衡原则,破坏美国长远大计。美国需要岛内出现能够具有足够抗衡力量的反对党,必须“扶弱抑强”。2000年时美国打压台湾军方助陈水扁当选即是此心理作崇。此次为防绿营坐大,美转而产生“扶蓝”倾向。这是根本原因。除此以外,美国对陈水扁善变特质渐生怀疑。陈水扁为了拉抬选情,不顾美国多次私下警告,不惜孤注一掷,  相似文献   

14.
建立“美日台安全联盟”为“台独”寻找靠山是自李登辉执政以来,台湾当局追求的重大战略目标。民进党执政后,更明确提出希望建立“美日台三角安全联盟”或建立“美日台东亚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法律,它体现了维护台湾人民的福祉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台湾民意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台湾人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力量。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争取台湾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客观的评述了台湾作家叶石涛的创作生涯,批判了他作为台独、汉奸的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进一步发展中做出了杰出贡献,邓小平关于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立场、原则和观点对于指导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反对“台独”这一点上,毛泽东和蒋介石是一致的,而且毛泽东反对“台独”的坚决立场也给了蒋介石微妙的影响。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2000年和2004年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陈水扁或因李登辉的暗地支持,或因神秘的“枪击案”而侥幸胜选,这使得绿营志得意满,头脑发胀,自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了;而蓝营中则弥漫着一种悲观失望情绪,不少人失去信心,一走了之。然而2004年年底的“立委”选举,却使许多人“跌破眼镜”,本不看好的蓝营席位赢得“过半”,达到114席;而绿营却只拿到101席。如再加上“无党籍”和“无党籍联盟”中倾向蓝营的席位,蓝营则可能达到120席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