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估算法是根据一些物理数据对所求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大致推算的一种近似方法.估算是采用近似手段来简化求解过程,迅速获得满足实际需要的结果.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是科学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年来,高考中该类试题频频出现,笔者就此总结几种估算方法.1 建立物理模型估算 物理学的理论是关于物理模型的结论,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作用方式,运用过程都抽象成某种理想模型看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很多估算问题中,这种研究方法更加突出和重要. [例 l]估算标准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相似文献   

2.
估算是对实际问题的近似处理.近似的价值不只在于方便省时,它也是研究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估算题对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不高,所给的答案往往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范围,有时候准确度只表现在数量级上.1.一些数值的近似取值在估算时,常对一些数值进行近似取值,例如:g=9.8N/kg可近似取作g=10N/kg,标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对物理学科中的“近似”感受较多的是求解问题时的估算,其实,“近似”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不仅在求解问题时用到,而且在观察物理现象、进行物理实验、建立物理模型、推导物理规律或结论时,也处处渗透着近似处理的思想方法。所谓近似处理法,就是为了分析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属性,往往突出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摒弃某些次要因素,进行近似处理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方法。本文着重对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中涉及的近似思想进行罗列、归类,另结合实例就估算题的常用求解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童书斌 《物理教师》2011,32(4):13-14
物理学不仅是一门"精确"科学,也是一门合理近似的科学.比精确计算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有些问题作合理的近似,对特征物理量作一定的估算.估算是一种十分重要而有用的物理思考方法,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需要.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设置一定的物理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使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所作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估算,也就是大致地推算,是计算中常用的一种近似方法.近些年在高考中也不时有估算型的题目出现.估算题往往和生产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更能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拟结合近两年的一些高考题目,谈谈求解估算型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1利用常数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学教材中,多处提到Gibbs-Helmholtz方程的近似形式,文章就如何掌握好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讲清近似估算和精确计算的差距以及合理近似的条件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 ,它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大纲提出了使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的教学要求 ,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估算技巧 ,懂得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 ,不必进行精确计算 ,并会加以应用 ,特别是指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估算作为教学要求 ,在小学阶段应让学生掌握八种基本的估算方法 ,使之形成初步的估算能力。一、近似估算法就是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对事物的结果作出的大概估计。1 笔算时常用近似估算法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最高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估算是用合理的理想化模型来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采用近似处理手段来简化求解过程,以便迅速获得满足实际需要的结果.估算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估算,能体现科学素养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不是一门“精确”科学,而是一门合理近似的科学.比精确计算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手头的问题作合理的近似,进而对特征物理量作一定的估算.估算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重“理”不重“数”,与其相对应的解题方法称为估算法.估算法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1945年7月16日晚,意大  相似文献   

10.
蒋涛 《成才之路》2010,(24):42-43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实际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估算,正从原教材中的“边缘内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体系的铜纳米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与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铜纳米线随温度变化时在不同方向的结构变化和能量分布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是原子与分子物理重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又是许多重要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文章综述了双原子分子势能函数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势能函数的优劣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评迹,简要讨论了几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 (PNM) is vital for participating in many areas of science. We assessed 11 students’ atomic/molecular‐level explanations of real‐world phenomena aft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a modelling‐based PNM unit. All 11 students offered a scientifically acceptable model regarding atomic/molecular behaviour in non‐heated solids. Yet, 10 of 11 students expressed the view that, in response to added heat energy, atoms/molecules in a solid increase in movement to a degree beyond what is scientifically accepted. These students attributed a gas‐like model of atomic/molecular movement to situations involving a heated solid. Of the students who held two conflicting models of atomic/molecular movement in solids, almost all provided justification for doing so, indicating their holding of the conflicting models was unproblematic. These findings can be interpreted to mean that students may drop constraints of certain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s and apply, assess, or revise models when explaining unfamiliar phenomena. In fact, we believe students may develop conflicting causal models as a result of misperceptions they acquire, in part, during classroom instruction regarding atomic/molecular movement. However, our findings may also be interpreted as an incidence of student model development that may later ai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 more complex model, one that involves substantial sub‐atomic electron movement to account for heat transfer in solids. Whether or not this is the case remains to be seen.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Matlab软件在求解复杂理论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根据分析力学中的微振动理论,通过类比分析,得到一维单原子链系统经典方程的解和色散关系式.用算符代替力学量,简正坐标代替一般坐标,得到一维单原子链系统无交叉项的量子化方程和总能量表达式.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双原子分子振动系统的能量和能级关系式.利用Matlab软件,求出微振动系统耦合方程组的解并实现解的可视化;展示一维单原子链振动系统色散关系的3-D图像;绘制双原子分子振动系统能级与能量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5.
考虑两核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单中心展开方法,用B-splines基函数将氢分子离子的波函数在径向和角向同时展开,计算超强平行外磁场中氢分子离子的能级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两核间的平衡距离随磁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磁量子数-m越大,R——γ曲线下降越快,氢分子离子越容易被压缩;磁场越强,塞曼能级也就越低,当磁场γ大于500时,R——γ曲线近似为直线。  相似文献   

16.
〈111〉轴铜纳米线能量分布特征的原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111〉轴铜纳米线的升温和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系的原子能量分布基本一致,即波峰数相同、波峰重合,且最大概率都集中在-3.45至-3.5eV的低能区附近;常温时,不同体系的原子平均能量与其原子数的立方根倒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SDD和6-31G(d)混合基组水平上,对二硫代氨基甲酸汞配合物Hg2(S2CNR2)4进行了从头计算研究,计算出了两种几何异构体.一种结构是C2点群,另一种是Ci点群.进一步计算并对比了两种结构化合物的结构、能量、原子电荷布局规律、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以及化合物的振动光谱.振动频率结果分析,均未出现虚频,说明两种结构都是稳定结构,再结合能量数值分析,两种配合物的能量几乎相等,所以从理论上能得出在实验上都可以合成这两种结构的配合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45年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美国杜鲁门政府着手构建原子能文官控制机制,美国国会对原子能由文官还是由军方掌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在原子弹诞生一年之际,国会通过了修正后的马克马洪议案,即《1946年原子能法案》。在杜鲁门任内,文官控制原子能机制成功经受住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考验,成为指导战后美国核战略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9.
应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出了MgS基态分子的电子状态和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分别在6-311++G(df,pd)、6-311++G(2df,2pd)、6-311++G(3df,3pd)和cc-PVDZ等基组下,优化出MgS分子的基态稳定结构为单重态的C∞V构型,得出其相应的平衡核间距、基态的简正振动频率和离解能.并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各阶力常数和光谱数据,得出MgS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该势能函数再现了MgS平衡结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的研发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VC++语言编了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该软件可查看原子序数从1到103之间的所有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原子基态,绝大部分原子的电离能和k-alpha线的光子能量.软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辅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该软件也可用于相关科研人员查看原子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