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为什么得病?得病是一种需要、一种平衡,是对当年没有辩证地看问题的平衡,有偏激的心理,导致气血紊乱后会产生疾病,你找到平衡点,明白想开后,病才能彻底好。  相似文献   

2.
心平健康学的发展与其它的科学一样,经历了种种坎坷,正是这种种坎坷,使心平健康学这棵幼苗茁壮成长起来。从最早的“恨别人自己疼”的简单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今天较完善的调治理论及方法。运用心平健康学调治各种疾病,需要把自己以前和现在不自然、不平衡的所说、所想、所做,进行分析反思并重新认识,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分析的深度,对于治病效果,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心平健康学,是以反思具体相关事件来调病的,即以把事想开为主,有些学员的病确实好了,也有的学员病没有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将病因解开,所以效果自然不理想。在…  相似文献   

3.
心平健康学的理论能解决人的痛苦,使人明白不平的心理可对身体造成影响,心理状态平和的人不容易得病,既使得病也不用害怕,都是由于自己过去不平静的心理所致,只要改变观念,把当年不平的心理去掉,不但病能治愈,而且心性也能得到提高。有些学员在听磁带时由于治病心切,往往不注意理论的接受,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听磁带首先不要带有各种欲望,静静地听就是在接受一套想得开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一套想得开的  相似文献   

4.
有些学员学习了心平健康学理论以后,按照规律进行反思治疗,时而有效时而无效,不知是为什么?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下回答。我们在用心平规律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在平静的状态下,按照"想准、想对、想开"的三个原则进行,才能有很好的效果。平静治疗状态:一个是治疗时的整体状态,另一个是想到某事物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这是千百年来世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多年来应用心平健康学调节治病的体会,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10点,就会少得病或不得病。(1)正念。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要遇事总把“我”放在前面,遇事要全面看问题,具有一颗公心、善心。(2)坦然面对任何事情。定力强,智慧多,不论遇到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
后蹬跑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如下错误现象:   1.似跑似跳地跳着跑; 2.后蹬腿蹬伸不直,蹋腰易做成后踢腿跑; 3.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易做成踢小腿跑,难以形成摆动腿和支撑腿短暂的空中停滞交换; 4.上、下肢配合不好,动作不协调易形成提肩、弓背的动作; 5.学生做练习时放不开,总有一种难为情的感觉。如何纠正学生在练习时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较好。   一、首先让学生明白练习后蹬跑的作用,决定跑的成绩好坏的直接因素有两个,即:步幅和步频,要想最大限度地增大…  相似文献   

7.
答疑解感     
《精武》2006,(12):61-61
尊敬的《精武》编辑: 我在一次训练中不小心把腰扭伤了,而且伤得不轻。不过可以轻微活动。但只要用力活动。肌肉和韧带就很疼。我想问问,该怎样治疗才好呢?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生活     
运动与生活睡醒应注意的事项每天醒来时用冷水洗脸也许会使你暂时清醒,但并不能让你神怡气足。正确方法是:起卧作息应该有规律每日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生物钟才能保持正常节奏。一旦由于生活不规律而紊乱,自然影响每日作息,要想清醒肯定无从谈起。放松自己首先要把昨...  相似文献   

9.
郭女士:您好!我看了您的《想开了死神离我而去》(本刊今年第2期)一文,知道您在当年的挫折中,由于想不开,导致身患10多种病。在生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候,您毅然把委屈、窝囊的心理抛开,把功名利禄放下,及时转换了观念,做到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打击,这样,你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战胜自己,您不但战胜了自己,还把人间最不容易放下的功名利禄都放下了,想开了,才得以重生,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人的心理对疾病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心理的转变对疾病的祛除也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心情波动对体内的气…  相似文献   

10.
答疑解惑     
《精武》2006,(12)
尊敬的《精武》编辑:我在一次训练中不小心把腰扭伤了,而且伤得不轻,不过可以轻微活动。但只要用力活动,肌肉和韧带就很疼。我想问问,该怎样治疗才好呢?一位苦恼的读者李大侠:武术训练中,腰扭伤的情况很常见,多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或用力不当。遇到腰扭伤,处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相似文献   

11.
以悟治病     
学习心平健康学对社会能起到平衡、稳定的效应,它与一般的治病方法不一样,需要自己能进入治病的状态。有的人说我想了那么多事,为什么病没好?因而对心平健康学产生失望情绪,又去找新的方法。心平健康学是一个新的学科,也有逐步深入的过程,需坦然地面对。不足的地方要继续研究、不断完善。我们最初治病时以参事为主,大家把引起自己着急、生气、害怕的各种事写出来,有的人想到后病好了,也有的人想到了,但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事虽然想  相似文献   

12.
心平健康学讲座 想开理论很重要、很关键,不仅对调病,对整个人生都有影响。静下来想-想,人生每一次亢奋后边都伴随着一个倒霉,你把-个事想得特好,后面的结果不会满足你,不可能会心想事成,假如你把家庭、婚姻想得特好,结婚后你会很失望。对孩子想得特好,孩子会磨你,把你磨凉了,把你磨得无所谓了,才可能有好结果。你总在激动的状态下干事情,磨难就会来平衡你。这是自然平衡的规律、这是法  相似文献   

13.
《健身科学》2012,(5):41-41
在广西西北部有一个小镇,它人口还不到25万,却有百岁老人81位;它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到那里治病、养生;它就是世界第一长寿之乡——中国·巴马。只要到过巴马的人都会发现:巴马的老人虽然年过百岁,但依然能上山砍柴、下地干活,耳不聋、眼不花,一年四季不吃药,从头到脚不得病,有的甚至连医院都没去过。  相似文献   

14.
心平健康学的参悟,是以心平健康学的五条基础理论为核心,以自然力平衡论为主导来进行的。从人体患病的根源讲,前三条理论是人体患病的因素与来源。针对前者,第五条理论则是祛除疾病根源的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别。这和我们每个人的悟性,也就是参悟深度和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考和醒悟的意思。反参的本意是将过去事物中不自然的想法、不平衡的观点,用现在平静的心情去想开。用现在的想法回忆过去,能反过来想、辩证地想、自然地想,目的是将残留在体内的不良信息,也就是病祛除。有些人…  相似文献   

15.
传球是排球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于与排球运动很陌生的学生来说,往往认为传球是较难掌握的技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选择的第一方案是垫球,这就大大淡化了传球作用,在体育教学比赛时,往往造成失误率增高,通过这种现象的透析,不外乎有如下几种原因:一是手指手型不正确,怕球对自己造成伤害;二是上下肢及腰腹肌发力不协调;三是传球技巧性一时不好掌握,包括击球点,触球顺序等等;四是对击球认识还处于第一阶段。为了尽快提高学生对上手传球的掌握,我们要从技术关键环节开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  相似文献   

16.
买竿记     
尹明 《垂钓》2007,7(4):27-28
为他选竿要考虑几个方面:既要是新产品,又要选大品牌;既要实用,又要满足他“臭显摆”的心理;既适用于池塘、水库的鱼情需要,又能打竞技池小型比赛。于是,笔者攥着他这3000大洋,开始寻寻觅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但任何教学法,只有运用得精,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用,即贵在“得法”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量的调节,是行为的动因。因此,要使学生乐学,老师就应有善教的本领,在教学总目标的要求下,结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断地摆脱传统教法和过程模式的束缚,坚持发掘教学过程的情趣,把学生的学、练摆在中心地位,创设学生充分表现的环境和乐学的形式,捕捉他们适应的感觉,揣摩他们思维的过程,探索教与学的途径,下面介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种方法——趣、新、活、美。  相似文献   

18.
心平健康学是通过思维观点的转变和存留信息的排除,对体内的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这里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观点大致分为六个阶段来进行剖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缓解与治疗疾病。当然,人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属于若干类型的混合体,所以人的身体病症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你认为什么都正常,你的生理功有就正常,你认为什么太好了或太不好都会影响生理功能,出现不同的病症反应,你的最终心理定位就是你的身体感觉。这里简单介绍六种心的层次、特点和想开的方法,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还需要将面展宽来进行反参,以达到祛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多年以前得了鼻炎,吃什么药也治不好,一遇冷空气和身体不适时就犯,很难受。而且目前世界上也没有特效办法能根治鼻炎,只能用药物暂时应付。两个月前,我听了刘逢军教授的报告,得知,鼻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可以通过调理肺来治(即滋阴润肺),我便开始尝试这种疗法。我每天早上起床刷完牙以后,早餐前空腹喝下冲有适量盐和蜂蜜的牛奶(先用半杯开水把适量的盐和蜂蜜冲开调匀,然后把热牛奶倒入一起调匀),乘热空腹喝下去。前两三天感觉鼻子湿润通畅,眼眶感觉滋润,而且比以往身上爱出汗了。一星期后,这种爱出汗的现象减缓了,我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训练现场对运动员的心理监测,自身长年从事射击运动的经验及对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对射击项目的心理特征、心理水平的训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在意识、下意识和自我意象三者达到平衡时,心理的控制才能进入流畅状态,射击时才能发挥最佳水平;对表象、注意力、应激控制的心理训练要在不同条件、不同训练状态下都要进行,才能真正提高调节心理状态、驾驭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