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考据学发展到了乾嘉时期,过于偏重对经典作客现实证的研究,而缺乏对其思想意义的关怀,与清初的经世学风相比,考据学形式下的经学实为一套知识体系而非价值体系.乾嘉学者中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也对考据学作了程度不同的自我批判.而章学诚对考据学的批判与这些人基本相类,甚至在学术路向上与汪中、凌廷堪等考据大家也有趋近之处.这反映出,清代中期的考据学自身在发生着某种内在转向,章学诚对考据学的批评与这一"转向"遥相呼应,他的思想是清代考据学思想的"综合"和"会通".  相似文献   

2.
陈启源作为清初著名的学者,在《诗经》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坚守《诗序》,一以《序》《传》《笺》为准的"稽古"思想,是陈启源弃宋返汉,转向考据学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复兴古学,解放人们思想,挽救当时颓废的学风有重要意义。他摒弃清初经世致用之学,以形音义结合、利用方音等手段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从事具体而深入的考证研究,力图探究经籍的本来面目,这种实证、求是的精神对宋明理学空谈义理的学风有极大地冲击,将《诗》学研究引上考据的轨道。他好学深思的稽疑精神和多闻阙疑的治学态度都表现出清初考据学者的特色,体现了清初《诗经》考据学的基本精神,对乾嘉学风的转向和考据学的繁荣有启示之功。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考据学,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学术史上是起过重大影响的.为了说明章学诚的史学以及他是怎样对待考据学的,且先说说考据学是在清代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而考据学本身又是有它一定的政治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李兴强 《文教资料》2007,(25):106-107
陈垣与清代考据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他继承、发展了清代考据学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经世致用的优良学术传统。晚年,他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学术宗旨,完成了对清代考据学在史学理论上的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的兴盛与学术自身的发展和政治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而就在其兴盛之际,姚鼐却走上与考据学相背离的道路,这既有表层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内涵:一方面考据学自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另一方面清代学者不断调整学术理路。更重要的是,姚鼐的学术观点并非与考据派水火不相容,他是主张汉宋兼容的。这说明了清代学术自觉地完成了对前代学术的继承和发展,不断地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西学对于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引人思索的历史问题,争议颇多。钱大昕是乾嘉考据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个案进行细致分析,是推动研究深入的重要一步。在西学的刺激下,钱大昕刻苦钻研中西天文学、数学,认识到西学有超过中学的地方,主张"能用西学",反对"为西人所用",号召士人研究自然科学;他致力于发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遗产,希望人们能继绝学而奋起,以与西学抗衡;他还以天文历算学知识订经考史,解决了很多经史之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此可以看到,西学对乾嘉考据学的影响主要在如何看待西学、在西学刺激下发掘中学以及用自然科学知识考史等层面,至于以钱大昕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者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品格和治学格调,并未受到西学影响,他们研究学问的价值体系依然是"中式"的。  相似文献   

7.
臧庸是乾嘉时期一位重要的正统派考据学家,著述颇丰,一生追求学问、人品、政事三者兼具的理想境界。面对考据学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趋势,他大胆抨击当时学术界诋弃宋学、唯宗汉学的现象,并进而形成了自己汉宋兼采、考据与义理并重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莫友芝是清代中叶重要的学者,在藏书、品书、目录、版本、诗文诸多方面均有成就。《郘亭知见书目》一书是他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所做笺识的辑录,由其后人莫绳孙编为十六卷。版本记录始于宋时《晁志》《尤目》,其后成为以后不少目录学著作法式。莫氏全书对版本多有留意,既用多种方法考据版本,又据版本考据图书的相关作者、年代、内容,表现出全面而系统的版本考据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清代学术,其命名一般有"汉学"、"朴学"和"考据学"三种说法。比较而言,"考据学"的说法更合适一些。因为,"汉学"会引起歧义,而且因学者们对其所指范围的看法不同,往往会遗漏重要学者和学术成果;"朴学"之名又难于体现清代学术特性。所以,既能较好反映学者治学特点,又能对清代学术兼容并包的"考据学"之名似乎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有民族气节和唯物主义倾向的学问家和教育思想家。他著述甚多,长于考证,是清代考据学、音韵学、文字学、历史学、地理学的大师。他虽未曾授徒讲学,但关于教育目标、制度、课程、社会教育等都曾提出精到独特的见解,对于后代教育思潮有颇深远的影响。在本文里,笔者拟仅陈述他关于学习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他毕生治学经验的总结,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