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是法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之一,传统的中国法律在价值取向上重权力、轻权利;重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造成现实的中国法制重"物"不重"人",事实上,不仅仅文学艺术在塑造着人,法律也以其特殊的方式塑造与培养着人。法的历史就是不断对"人"的设计、塑造与培育的历史。法学关于人的主要课题可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法律人是法学的研究切片与假设,法律人具有其独特魅力与价值,也有其缺陷需要弥补。从现实的人到现代化的人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反映了从当前到未来社会的一段漫长的过程,与此相应,法学研究目标按其实现程度可分为现实目标和终结目标。  相似文献   

2.
法制的发展与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法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而制度创新则是法制建设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始进入小康社会的这一特定发展时期,中国法律制度的创新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原则,以“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为核心价值目标,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选择创新路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推进法制的现代转型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并以之作为衡量法制现代化作业成效的指标。西方法学史是循着描述性思路和规范性思路探索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前者是通过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的比较来揭示法制现代化的,认为从身份到契约、形式理性化的现代法律和普遍与自治的法律秩序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后者则直接集中对法治内涵和目标进行分析,认为良法、法律王国的建构与法治的具体细节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我们可以在揭示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差异的基础上,梳理出关于法治的最低限度共识,进而提炼出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即形式上,法律规范是一个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相互连接的严密体系;价值上,法律制度体现理性、自由、民主、绩效取向和权力制约等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历程经历了逾百年,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也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已初步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来,中国法制建设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的法制以及法制建设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很多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而言,乃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层面仍对法制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克服传统法律文化的缺陷,特别是改变传统的法律观念,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法制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需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将这五大建设统一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取向中。  相似文献   

6.
论法制现代化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制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法制变革,这场变革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如何根据法制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内在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全面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目标,对于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的最高理想和追求,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归宿.理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从"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三方面入手.要在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价值取向、主体现、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科学语境中,成人教育思想镶嵌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大厦中,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命题与终极关怀,也是马克思有关成人教育的思想基础与价值原点。在马克思人学语境中,马克思以"综合技术教育"指称"成人教育",并认为它是在现存条件下促进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与此同时,马克思又强调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9.
一、创建上海教育现代化的法治环境 (一)确立教育现代化法治环境建设的目标 本市到2010年建设教育现代化法治环境的总目标是:以宪法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指引,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法律制度,为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重大的实践价值,而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目标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学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在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很长时间内被人忽视甚至误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理论上可以深化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实践中也对当前的一些新的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自由之缘——必然的探讨,论述了作为自由客观基础的必然,阐发了自由的内在根据:自然规律与自由;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由,并且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素质是由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制实践能力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速我国的法制现代法进程以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该转变法制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法制教育目标,并从改革现行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优化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4.
民事"执行难"是我国司法领域长期以来所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既有法官的独立性不 够等法院方面的原因,也是由法律自身缺陷如对民事主体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法律调整所造成,同时,还与我国 现行的法制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民惟邦本"和"兼听有容"为基本内容的中华传统政治和谐思想,是维护中华统一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也是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传统和谐政治思想也存在着以帝王为主体,以等级划分为特征等局限性.今天我们应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促进"民惟邦本"和"兼听有容"等传统思想的现代性转换,以民主法制、"双百"方针取而代之,为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大厦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新民”学说中所蕴涵的进步、竞争、创造、功利、民主、科学和自由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走向中的现代性特征,彰显了梁启超在那个时代的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张荣 《铜仁学院学报》2005,7(3):27-30,52
本文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异化劳动、美的规律和自然人化四个方面入手,揭示出美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结为一体的,深入阐发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逻辑归宿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本质。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因此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合法性基础的诉求顺应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因此,党的执政合法性的获取是顺应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特殊需求而形成的。为适应这一要求,党必须不断调整其合法性基础,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历史尺度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注重社会的协调、整合发展,在方法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内容上极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实践诠释;由此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发展史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法律沉默下"的自由--霍布斯对自由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早期的思想家,霍布斯对自由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是指在自己行动能力的范围内看不到任何阻碍。在社会状态下,对公民的自由而言,自由则意味着依赖于"法律的沉默"。这就是指,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你的行动,你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因此,自由与政治体制没有直接联系,它只是与法律的多少密切相关,无论在民主制还是君主制下,自由都是一样的。正是这个意义上,霍布斯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