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本身、学生学习兴趣、师生教学关系的重新认识及思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自我反省,寻根问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注重学习过程,留给学生思考空间的体会,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重视学生的数学体验,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以增进师生情感,丰富数学内容,让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我体验中自然而然地习得和运用语言。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突出实用性、专业性、综合性,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因此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运用仿真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案例研讨体验法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体验英语。  相似文献   

3.
何林 《科教文汇》2009,(5):123-123
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不断提醒着我们的数学学习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由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围绕“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作了如下阐述:一、提供“生活化”的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二、提供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三、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体验。四、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  相似文献   

4.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为例,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刘巧妹 《科教文汇》2010,(21):127-127,136
在以往的理科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知识接受量的多少和注重接受的深度,注重如何改善这种“注入”的技巧,注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最多的知识。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新的英语课程基本理念要求在各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感受成功。那么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应如何指导学生参与何种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  相似文献   

7.
苏佩英 《知识窗》2014,(2):43-43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现了真正的主动探究,让学生的个性之花在课堂绽放。  相似文献   

8.
张明红 《科教文汇》2013,(30):155-156
“正比例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形成概念”、“抽象概括,建立模型”、“正反例证,明晰概念”、“回顾梳理,总结评价”和“课后延伸,拓展应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中自主寻求知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经历概念建构的过程,并让学生在知识的对比中学习,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增强对正比例概念最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校专业学习旨在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习得让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职业学习的意识,这种能力与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等。其中,体验学习是基础,本文从机械专业教学实践出发,简要阐述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实施体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探究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本文首先分析探究式学习特征,从而进一步论述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动耳、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去实践,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雷艳芬 《科教文汇》2014,(8):187-187,193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必须关注学情,设计弹性方案,开放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将回归生活的、开放的品德教学生动有效地展现在课堂。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引导生活,学习做人,开辟出真实灵动的、富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的品德课堂教学天地,让广大师生充分感受到品德学科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段德祥 《今日科苑》2009,(22):230-230
本文阐述了自我监控的含义、内容及作用,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认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策略可分为:加强知识系统化,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和完善解题自我监控所需知识;增强学生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充分展示数学解题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思维活动过程中发展解题自我监控能力;注重数学解题策略的教学,促进学生解题掌握监控的技巧和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让阅读成为语文课堂活跃起来的兴奋剂,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校专业学习旨在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习得让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职业学习的意识,这种能力与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等.其中,体验学习是基础,本文从机械专业教学实践出发,简要阐述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实施体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在孩童时期就能感受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情趣。  相似文献   

17.
朱文娟 《科技风》2011,(13):210
对学生进行数学体验教学,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是学生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进行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先简要介绍了体验学习的概念和对数学体验的认识,然后探讨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体验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过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教案)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构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时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知道学习原本是有趣的、舒适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