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8月16日至20日,“国际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本文将就此次会议的研讨内容说明工业界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诉求,介绍相关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策略,进而分析归纳面对多学科融合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几天来,听了本科院校论文综述和专科论文综述,还听了16篇论文报告,在讨论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以下谈我对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制的体会。一、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高等工程教育要面向国家经济建设,有两个概念:一方面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要学习,但决不是照抄照搬;另一方面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必须满足国家建设的需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的话:本文是柯俊院士、孙祖庆教授、翁海珊教授于2001年10月在“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论文阐述了由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四所高校合作,以“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进行了历时五年的教改试点和实践的初步成果。在征得作者同意以后本刊仅发表论文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原则、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大材料”试点班实践的体会三个部分。论文虽针对工程教育的本科层次,但对分会会员学校探索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会有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高教战线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由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主持的“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2日~26日在古城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到会代表152人,分别来自我国66所高等学校、7个教育主管部门和11个工业企业。提交会议的论文136篇。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张光斗教授、顾问刘一凡教授,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周远清  相似文献   

5.
“国际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研讨会”的主题是“全球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笔者将就此次会议的研讨内容说明工业界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诉求,介绍相关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策略,进而分析归纳面对多学科融合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召开的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在高等工程教育中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工业学校、工业企业和国务院的8个部委等74个单位,共165人,其中校院长、党委书记、经理(厂长)、司(局)长40人。与会代表向会议提交论文128篇。会议通过大会交流和小组研讨,从反对和平演变和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理解,交流了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为样本,从论文数量、作者群体、论文类型和研究主题等四个方面对1997~2006年该刊所载的与高等工程教育有关的论文进行统计和聚焦分析,通过对我国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剖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等工程教育第三次专题研究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交流各校的教学改革情况和经验。近一年来,协作组院校和其它院校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先后在上海、南宁和大连举行了三次预备会议,以“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学习“教学论”等有关教育理论,联系各校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向会议提交了242篇论文和有关资料。就这次会议的论文来看,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去工程化"困境与"情境化"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等工程教育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去工程化”模式无法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工程师 ,必须实行制度创新 ,实现工程教育的“情境化”。在现实条件下 ,建立现代性的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科学统筹工程实践教学 ,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情境化”改革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编本书展现了1990年4月在中国杭州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国际会议的81篇论文。介绍了英国、德国、苏联、中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进展经验。中心论题是“高等工程教育的目前状况、改革和未来的趋势”。具体论述围绕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春华秋实,年轮递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从1983年创刊,1985年下半年对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行,至今,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程,进入了“二五”计划时期。直至今年7月,我们已编辑出版学报18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参考资料》33期;同时,适应开展教育评估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编辑出版了《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初探》、《高等工程教育评估》、《部分高等工业学校教学改革座谈会文集》3部专题论文集。累计发表论文、文章614篇,约450万字;发稿作者为464人;发稿学校、单位123个。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政策 ,受到全国人民拥护。邓小平同志指示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教育为本 ,所以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面向工业建设 ,工业建设必须依靠高等工程教育。江泽民主席再三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指示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层次人才。朱基总理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进入2 1世纪 ,我国必须发展高等工程教育 ,试述以下认识。一、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如此 ,特别是要工业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工程教育的“实学”特征出发,论述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应找回工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必须改革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考试的形式、内容、方法,并对高等工程教育考试如何改革、如何实施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高等工程教育是应用技术教育.应以“实用”为其办学思想,即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而这恰恰是我国工程技术教育的主要欠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质即如何重构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级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城市  相似文献   

16.
和衷共济,走向世界──关于理工大学与工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呼吁张光斗读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上关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文章,很有感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面向工业建设,工业建设必须依靠高等工程教育。这...  相似文献   

17.
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计划”实施的目标是改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更好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工程师,其中,科学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本文以“卓越计划”实施为背景,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3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及其问题。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卓越计划”实施的目标是改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更好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工程师,其中,科学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本文以“卓越计划”实施为背景,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3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及其问题。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光斗院士来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李汉育第一副主编 :您好 !由于“非典”,您很久未来北京 ,很想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在您主持下 ,办得很好 ,促进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 ,其中大部是工程师 ,少数是技术科学家 ,同时出工程科技成果 ,为工业和工程建设服务。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所以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与工业企业密切结合 ,即产学研结合。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毛胚 ,为企业所需要 ,用其所学工程科技 ,继续培训 ,在工程中成长 ,成为真正的、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出的工程科技成果 ,…  相似文献   

20.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未能较好地体现自己的特色,其症结在于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到教学计划、教学管理都是“模仿本科”。显然,要体现高等工程专科自身的特色,就必须摆脱“本科模式”的影响,深入研究高等工程专科人才的特色,认真探索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探索并逐步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业务规格为总体目标的、以专业为系统的新的教材体系和以生产技术岗位中正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