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是物,而教师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不仅自己具有一定的情感.而且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学生施予情感上的影响。同时,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这个情感源点对整个教学中的情感活动,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物,而教师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不仅自己具有一定的情感,而且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学生施予情感上的影响。同时,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这个情感源点对整个教学中的情感活动,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将在教学活动做到适度地表现,是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从情感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这种表现是符合“以情施教”的原则的。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时代是人一生富有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的一段时间。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师不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知道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某种情感。此种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信心。由此看来,教师必须给教学活动注入情感,特别是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数学学科,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学习过程与结果,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知道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某种情感。此种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还会影响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信心。由此看来,教师必须给教学活动注入情感,特别是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数学学科,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学习过程与结果,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及现状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 ,还是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 ,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 ,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可以说 ,知情交融 ,在人类的教学活动中比在人类一切其它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所谓情感教学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  相似文献   

7.
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及现状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可以说,知情交融.在人类的教学活动中比在人类一切其它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虎 《地理教育》2003,(2):62-62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中介成分的一种共同活动,它充满着人的活生生的情感.正是积极的有导向性质的情感活动,才使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成为培养个性精神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能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事实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情感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平天增 《考试周刊》2009,(7):173-173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更要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也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娅 《考试周刊》2011,(12):178-178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
白祥 《内蒙古教育》2002,(12):43-43
教与学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单独传授和反馈,而且是师生之间情感与心灵的交流。因此,教学活动不仅受到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受到教师情感体验的影响。情感是人对某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举止言行,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情感冲动,师生间的情感撞击,情感呼唤,都与教育成效密不可分。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家安得森的研究表明:“课堂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数量,而且也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动机。”从长期的…  相似文献   

12.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世问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饱含真情的语文教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周素琼 《新疆教育》2013,(12):51-52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晴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1创设“情景”,促进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离开外界的环境,人将失去他自身的成长、发展的“土壤”。在充满欢乐气氛的情景中,人就会产生快乐高兴的情感,而在充满忧伤气氛的情景中,人同样会产生悲伤的情感。教师要善于营造创设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的具体情景或氛围,景又有情,情中孕景,寓情于景,以景激情,由此激发、  相似文献   

15.
在校园内常会听到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之所以难教.是因为许多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之所以难管,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这正是目前教育现状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主要根源是教师不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是具有教育主体特征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从本质上说.教师并没有给予自己学生一种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6.
情感互动机制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关心的是如何使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接受,着眼点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在接受时的情感状况如何,快乐还是烦恼,乐学还是厌学,往往不加关注。直至发生不少学生因厌学而悖于常理的事件后,引起了教育界要求注重情感教学的呼吁,提出把情感互动的原理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增强教学活动的正面感召力。情感互动,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情感交流,产生互感应,以调节人际间的正向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风尚。把它用在教育上,就是通过一种有效的情感交流,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其“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期间,教师是情感互动的主要方,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能力加工状况,更要关心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要想方设法通过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情着快乐——兴趣的情绪学习,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积极向上、乐观主动。普通教育是这样,成人教育也是这样。成人虽然自制力高,意志力强,但如果是迫于学习纪律或碍于情面用意志努力坚持听课,对完成学业就容易停留在功利主义阶段,就会有碍于成为学员学习潜能的发挥,对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远远不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和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学交往过程的参与者,无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有情的活的生命个体.因此,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不仅有认知信息的传递,更有情感上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冯丽 《教书育人》2013,(15):84-85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实现知识交流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常常忽略了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由教师与学生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个性多样的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发展、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大体相同,全部根植于教育活动中。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中实现的知识交流,是以师生情感活动为背  相似文献   

19.
伊国章 《甘肃教育》2008,(21):43-43
“情”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教师的情感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陈小祥 《考试周刊》2009,(49):217-217
研究发现.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恰是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在他们身上蕴涵情感是可以想见的;而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无数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