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忠志 《青年记者》2016,(18):33-34
当前,纪录片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生产量和播出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舌尖上的中国》《第三极》《中国人的活法》等优秀纪录片热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国产纪录片全年总产量超过1万小时,产量连续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优秀电视纪录片的播出价格已从2010年前的每分钟几十元提升到300 ~ 500元,首播价格最高可达每分钟1000元,出口能力逐步提升,《舌尖上的中国》单集境外售价达4万多美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中国纪录片的变革,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创办纪录片栏目的得与失,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纪录片制片人的市场经验,探讨中国纪录片市场化栏目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武英 《新闻窗》2015,(3):57-58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在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这样的西方成熟纪录片栏目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眼球的时候,中国纪录片界心情复杂:纪录片对中国电视媒体的重要性逐渐被国内所认识,这应该是中国纪录片创作者难得的大好机会。实践证明,市场化道路是纪录片的唯一生存之道,也是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走市场道路,就必须从制作、运作这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对现存的纪录片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直面市场:中国纪录片当前境况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化使中国纪录片陷入困境 ,中国纪录片面临又一次转型 ;市场化又将整合中国纪录片 ,让纪录片走向一种真正意义的繁荣。直面市场 ,也许是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赢得过不少国际奖项和赞誉,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本从中国纪录片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虽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水准在不断提高, 但应该看到的是,小众化一直是中国电视纪录片面临的尴尬处境,并且也成为制约整个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面向纪录片播出的公共平台很少;在播出时段上,纪录片往往也远离普通观众的收视时间。从构建中国电视纪录户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播出平台的稀缺直接影响到纪录片市场的发展速度,从而限制了制作方、播出方与市场之间双赢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娱乐节目的泛滥,纪录片作品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在现有的电视频道中,定时定期播出纪录片的栏目和频道可谓是凤毛麟角。如何制作出高水准的纪录片,如何让这些纪录片和当下的娱乐节目一样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得最大收益,是现在众多传媒所面临的新课题。一、纪录片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在说纪录片的营销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纪录片市场的发展状况。中国的纪录片市场是一个刚刚开启的市场,主要表现为一个很好的产品却很难卖上好价,这远远  相似文献   

8.
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嘉  海燕 《传媒》2005,(1):34-35
纪录片在中国人的心中并不陌生,它以其纪实本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日渐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心.然而,随着上个世纪<丝绸之路>、<话说长江>、<龙脊>等一批优秀纪录片创下的收视狂潮,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纪录片栏目的昙花一现和前仆后继,中国的纪录片成长之路也越来越迷茫.在中国纪录片不断普及不断获奖的时候,中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低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文就以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之路为线索,结合中国市场化实际对中国纪录片走出困境、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做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无法预期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中国纪录片在探求自身市场化过程中也将面对新的契机与挑战,品牌策略将成为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传播环境下纪录片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探求如何利用新媒体,在融合传播的时代中进行纪录片的品牌建设,发展纪录片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无法预期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中国纪录片在探求自身市场化过程中也将面对新的契机与挑战,品牌策略将成为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传播环境下纪录片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探求如何利用新媒体,在融合传播的时代中进行纪录片的品牌建设,发展纪录片产业。  相似文献   

11.
新的传播环境与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无法预期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中国纪录片在探求自身市场化过程中也将面对新的契机与挑战,品牌策略将成为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传播环境下纪录片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探求如何利用新媒体,在融合传播的时代中进行纪录片的品牌建设,发展纪录片产业.  相似文献   

12.
张社宁 《今传媒》2010,18(9):114-115
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的巨大成功,带给我们一些全新的创作观念和思维方式。笔者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要走出当前困境,必须从传播理念上坚持受众本位,从传播技巧上加强娱乐化与故事性,在节目制作中融入市场观念,实现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电视传媒向产业化、市场化大力推进时,我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发出的声音却微乎其微。在网络市场经历了泡沫经济的洗礼,从虚无缥缈的概念炒作走入脚踏实地的发展,打开盈利的大门时,纪录片网站却仍然凭借着创办者的执著和使命感来支撑。电视纪录片到底有没有市场,电视纪录片网络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悉。  相似文献   

14.
陈瑶 《东南传播》2014,(10):43-45
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然而由于国内纪录片市场存在种种发展阻碍,让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之路略显坎坷。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当下中国纪录片市场存在的成片质量、传播渠道、意识等方面的困境,并试着总结可能的具体对策,以期对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有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冷凇 《声屏世界》2007,(4):38-39
(一) 2006年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成为05——06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的一次大检阅,其间涌现出无数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新作品。中国纪录片在90年代后期面临了栏目化、市场化带来的困境之后,近些年终于在独立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基础上艰难迈出了可喜的几步。  相似文献   

16.
弭璐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50-152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路,纪录片栏目相继被撤销。但是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China瓷》等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大片相继涌现,打开了海内外市场。这标志着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然进入了大片时代。  相似文献   

17.
项迪 《东南传播》2012,(1):68-70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电视文化产业是由"两种经济"系统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金融经济系统和文化经济系统。由于我们一度忽视了纪录片产业的金融经济系统,以至于形成了纪录片产业美学热、市场冷的局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深,现在有一批纪录片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陆续走上了市场化的探索道路,但我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却还是不容乐观。笔者拟用约翰.菲斯克的"两种经济"理论来解读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试着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上海纪实频道成立于2002年1月,后在2006年成立其最大的运营商——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积极推动频道以市场化策略来运营。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上海纪实频道作为国内第一个纪录片专业频道,在面对中国尚未完全启动的纪录片市场,如何通过频道自身的努力,探求专业纪录片频道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杨阳 《新闻爱好者》2011,(4):129-130
上海纪实频道成立于2002年1月,后在2006年成立其最大的运营商——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积极推动频道以市场化策略来运营。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上海纪实频道作为国内第一个纪录片专业频道,在面对中国尚未完全启动的纪录片市场,如何通过频道自身的努力,探求专业纪录片频道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国际上,纪录片的商业化早已成气候.中国的纪录片行业起步较晚,然而近几年来,开始提速发展,从2010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到后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出台与落实,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现象级作品的传播到2016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50多亿收入来看,中国纪录片在"冷静"了多时之后,先后迎来"春天"、走进"盛夏",热度前所未有.行业的进步往往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也离不开将各方资源连接起来的"好平台"助力.2016年12月12日-15日, 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召开,《传媒》作为受邀媒体持续关注,笔者连续两届参与报道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一直对其集政府背景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高度市场化的平台属性于一体而深感好奇.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又需要怎样的"好平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