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理论及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政治心理社会化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基本的经验习得。国外自 2 0世纪中叶 ,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目前关于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的基本理论观点大部分来自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主要理论有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伊斯顿和丹尼斯的政治体系持续性理论、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尤尼斯的道德实践理论等。最近几十年中 ,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家庭、同伴群体、年龄、学校、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儿童政治心理社会化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受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很深,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政治社会化、价值澄清和品格教育等流派。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受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指导与影响。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具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多样性与统一性、创新性与稳定性、归纳性与演绎性、操作性与抽象性等差别。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政治社会化问题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但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林林总总,一直尚无定论。文章在考察借鉴国内外学界诸多前辈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治社会化的向度这一理论命题,通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和政治人的养成两个向度的研究,以期从新的视角对政治社会化进行解读,全面把握政治社会化的内涵,理清当前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各种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价值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的视界。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视角的多元审视中可以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优化学科之间的资源配置、提高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组织化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人不断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必然遵循认识论、主体性和工具性等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作为高校课程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现象诠释理论四大教育社会学流派影响下的高校课程观的考察,阐释了社会学对高校课程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为高校课程提供了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提供了社会化的终极目标,提供了政治、经济两大制约机制,提供了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其特定涵义,它的推行是建立在对现实的审视和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在现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由于推行市场经济、社会开放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冲击、现代科技综合化趋势,以及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哲学上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上的依据,即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系统科学理论、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等.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如何,将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明确指出了当代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及特点,并阐明了实施的理论模式。远程教育更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环境,从而实现其政治社会化目标。文章借鉴了期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等,是对这一领域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以此进一步完善政治社会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典型是旗帜,是方向,是时代主旋律的领唱者。典型示范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实践中的种种原因,其功能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典型的震撼力和影响力被减弱,甚至被一定程度的忽略。政治社会化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典型示范作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及其基本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其特定涵义,它的推行是建立在对现实的审视和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在现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由于推行市场经济、社会开放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冲击、现代科技综合化趋势,以及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哲学上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上的依据,即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系统科学理论、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等。  相似文献   

10.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教学环境变化而出现的一大变革趋势,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它能更为有效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理论上解构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特性,分析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以推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对社会化的实现途径进行探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进行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基础上,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对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参与政治实践活动"、"非正式群体管理"、"校园文化培育"等角度,来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深远而多向的影响。网络政治生活的总体特征一是利用网络强烈获取政治意识,二是对网络政治信息关注,三是他们关注的政治信息覆盖面广。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生活丰富,总体特征具有双面性,其政治社会化认知水平的高低与网络接触程度的不同相关。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和管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语言社会化范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全新语言研究视角。这一范式摆脱了传统语言研究过度偏重心理认知的束缚,探讨了语言学习中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从语境、认知和身份三个方面探讨语言习得的社会化过程。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二语习得研究也开始受到语言社会化范式的影响,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从语境、认知和习得者身份三方面将语言社会化范式引入二语习得研究具有创新意义,推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社会化转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对社会政治生活和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的顺利开展,必须研究网络对人们政治思想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网络环境,增强政治社会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的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利益和背景一起构建了政治社会化的现实之维;预期政治社会化、心理契约、政治环境的环境化等又构建了政治社会化的未来之维;现实之维和未来之维的互动,构建了政治社会化的效果之维,它可以通过反馈的方式,影响前两个维度。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动力圈,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巩固与开拓: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有一个浓厚的、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化氛围,这也正是中国进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意义所在。为此,中国必须在发挥与巩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培养,使人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要扩展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人民政治知识的教育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传播社会主义政治化的渠道和手段的选择上,应随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加以开拓和丰富,综合利用家庭、学校、政府、同辈团体、工作场所、政治组织、大众传媒、互联网络等多种渠道,并使正面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政治社会化方式,与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实践的社会化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当然,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最大的政治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成为社会主义主流化传播的主力军和政治社会化方向的指导。中国还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基本化素质和健全各项政治社会化的法规、制度等,从而厚植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加强对政治社会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厚此薄彼的倾向,导致了道德社会化长期的弱位。而道德社会化长期的弱位,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