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2.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3.
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来已久。19世纪上半叶,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他的总统任期是1825年到1829年。一年秋天,亚当斯正在流经白宫的波多玛河里游泳,河岸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要求采访总统。当时总统游得正高兴,没有答应记者的要求。罗耶尔是个大胆又倔强的记者,她不但没有走开,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庄严地向总统发誓,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初,《波士顿环球报》发行人威廉·泰勒假座肯尼迪图书馆贵宾厅,宴邀在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进修的美国和世界各国记者。当我们在吃主菜时,报社编辑部来电话找总编辑迈克·简韦,告诉他总统里根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主要谈美国外交上一些重要政策问题。和我们同桌的进修班负责人,原《华盛顿邮报》总编辑霍华德·西蒙斯说,过去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得退席。但简韦并未马上离去。《环球报》与哈佛大学,尤其是与尼曼新闻基金会有传统的密切关系。《环球报》三十年代末名记者路易斯·莱昂曾是尼曼研究员,后又任进修班负责人达二十五年之久;《环球报》几任总编辑包括简韦在内,都是成绩优异的哈佛毕业生。因此简韦宁愿把手边的急事放一放,  相似文献   

5.
张弘 《新闻记者》2001,(6):36-37
“他长得和布什还真像 !”“听这慢条斯理的口吻 ,是个政治家吧 !”当53岁的欧文·沃曼步入“2001年APEC会议上海新闻媒体培训班”时 ,其举手投足间的优雅风度引得众人纷纷猜测。不错 ,他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报》 (USATODAY )的华盛顿资深编辑 ,从里根时代即开始从事白宫报道 ,人称“白宫记者” !报喜也报忧“里根喜讲故事 ,克林顿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布什父子 ,我比较欣赏 !”从1983年开始和白宫打交道的欧文头一次向他年轻的中国同行讲起了记者眼中的美国总统———“演员出身的里根讲演才能出众 ,可是…  相似文献   

6.
在热点报道中,起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循的准则。1981年3月30日下午2点25分,美国总统里根遇刺。无疑,这是当时震惊全世界的重大新闻。有“白宫喉舌”之称的美国《华盛顿邮报》,当晚选发的新闻摄影图片就很有讲究。《华盛顿邮报》摄影记者当时在里根遇刺现场,拍下了遇刺的全过程。摄影部主任当晚在总编室坚持要求刊发系列照片。该报发行人玛格丽特老太太是一位办报行家,精通新闻摄影,平常关于白宫首脑人物的照片都要交她审查,里根遇刺的照片她更是百倍留神。她审看完记…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的儿子小罗纳德,作为美国一家杂志《花花公于》的特派记者,采访美苏首脑会谈一事,在美国新闻界曾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按着惯例,不持有白宫记者证的记者,不能作为记者代表团成员,接近美苏首脑会谈现场。小罗纳德虽然没有白宫记者证,却在会谈期间,垄断了惟一可以出入里根总统住处的记者资格,并和其他记者一样,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11日,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打电报给美国总统里根,抗议美国政府官员“制造假情报”,愚弄了美国新闻界和美国公众。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外交政策首席发言人、老资格的新闻记者伯纳德·卡尔布也宣布辞职,抗议政府制造“假情报”围攻利比亚。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原来,10月2日,美国素以“揭丑”著称  相似文献   

9.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出版商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欧斯蒂克出版社在1月份出版了黛娜·米尔班克的《铁嘴钢牙——戈尔和布什两年的艰难斗争》,披露了在选举过程中小布什和戈尔在幕后表现的滑稽。 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也不甘落后,连续出版了《乔治·W·布什主义——第43届总统的智慧蓝  相似文献   

10.
根据《联合报》报道,担任驻白宫记者近60年的前合众国际社记者海伦·汤玛斯最近过86岁生日,并出了一本新书“民主看门狗?”书名的问号,表达了她对如今驻白宫记者的批判,书中痛批美国媒体沦为官方传声筒,已从“看门狗”变成摇尾乞怜的“哈巴狗”。被封为“白宫首席女记者”的汤玛斯,曾采访过9位美国总统的经历,让她的著作有如历史教本,不过,她的这本新书主要是对美国新闻业痛下针砭,“民主看门狗?”还有一个副题“:华盛顿记者团的式微及有负公众期待的作为”,显然后生晚辈记者的表现,让汤玛斯十分瞧不起。在华府历经一甲子采访生涯,素以发问…  相似文献   

11.
9月5日,由四川省记协主办、本刊承办的新闻业务交流会,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多功能厅召开。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专业教授威廉·吴应邀参加交流会。威廉·吴曾经是美国报业编辑协会的主任,美国新闻学院的主任,白宫学会总统委员会的会员。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1990年的亚美记协终身成就奖。会上,威廉·吴教授作了《美国报纸如何应对21世纪的挑战》的演讲。他着重介绍了美国新闻业现在面临经济方面和新闻结构变化的挑战,他认为面对挑战,记者更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来自省内20多家报社老总及100余名…  相似文献   

12.
美国合众国际社著名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知名度是和美国总统联系在一起的。自1960年肯尼迪时期出任驻白宫记者以来.她已先后采访过8位总统.是迄今为止在白宫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海伦·托马斯那富有传奇般色彩的记者经历以及她作为女性记者所获得的成功,对我有一种渴望了解的吸引力。我是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见到她的。海伦·托马斯身穿一件大红毛衣,胸前挂着一长串银白色珍珠项链以及她每天必戴的白宫记者证.准时站在她每天工作的地方——一白宫新闻发布室的门前.微笑着迎候我们这个赴美访问的首都女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已经76岁高…  相似文献   

13.
《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是198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有价值的叙事史著。作者为美国著名新闻学教授约翰·特贝尔和萨拉·迈尔斯·瓦茨。本书反映了美国200余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总统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态度;反映了以总统为首的历届行政当局与立法、司法部门及在野党,特别是与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4.
合众国际社记者海伦·汤姆斯采访美国白宫新闻已经33年,她尖锐的问话方式让白宫官员敬畏三分。在这次专访中,她阐明记者和官员间的关系,也对记者个人的角色扮演作出说明。 她看起来实在不大像记者。 在一大堆精力充沛的男女记者中,她已显出佝偻老态,平时在白宫新闻室里,年逾70的她穿着跑鞋悄然行动,偶尔溢出唇形的鲜红口红与一身黑衣也不大协调。  相似文献   

15.
美国合众国际社著名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知名度是和美国总统联系在一起的。自1960年肯尼迪时期出任驻白宫记者以来,她已先后采访过8位总统,是迄今为止在白宫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海伦·托马斯那富有传奇般色彩的记者经历以及她作为女性记者所获得的成功,对我有一种渴望了解的吸引力。 我是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见到她的。海伦·托马斯身穿一件大红毛衣、胸前挂着一长串银白色珍珠项链以及她每天必戴的白宫记者证,准时站在她每天工作的地方——白宫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据笔者查到的资料,白宫新闻发言人起源要比白宫定期新闻发布会早一些。它诞生在19世纪中期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最初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可以称之为总统新闻发言人。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总统。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也都以私人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及新总统就任之际,中国工人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美国新闻记者之王鲍勃·伍德沃德白宫内幕揭秘系列”。伍德沃德一直是披露白宫内幕最权威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常常一出版即跃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此次工人社推出了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他的成名作《总统班底》,此书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是198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叙事史著。作者为美国著名新闻学教授约翰·特贝尔和萨拉·迈尔斯·瓦茨。本书反映了美国200余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总统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态度,反映了以总统为首的历届行政书局与立法、司法部门及在野党,特别是与新闻出版界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9.
里根与电视     
罗纳德·里根做美国总统的八年间,以高于任何一届前任的频率在电视中频频出现,他在电视屏幕上的轻松自若和妙趣横生,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像当年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成功地运用无线电广播,通过著名的“炉边谈话”①使新经济政策深入人心,被人称为是美国经济的救星一样,里根通过电视在竞选和执政期间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并通过电视,治理和领导了美国。在美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几乎已经与居民数量相等,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与电视的影响相匹敌,里根是不仅懂得这一点,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点的第一位总统。  相似文献   

20.
冰丘 《新闻世界》2007,(11):36-36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随丈夫入主白宫,进入国际视野的那一刻距今已经14年了。如今,她本人也向白宫的总统宝座发起“进攻”.成为美国2008年总统候选入热门人选。但是由于希拉里的严密保护,她的母亲多萝西·罗德姆对大众来说还是个谜。不过最近希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