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而灵活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即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体悟,又能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以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谈校园舞蹈欣赏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校园舞蹈欣赏课的探讨,并不断健全和完善这门课程,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具有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红 《陕西教育》2006,(5):41-41
学生的习作能力反映了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习作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语文能力也得到提高。然而,文章非一日之功,不是每单元上一两节作文课就能见效的,特别需在课外做大量的工作,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曾做过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离不开现代教育媒体。在小学的美术课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声形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形象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很重要,而培养观察能力的教学方式值得探讨,化无为有,变小为大,求同存异,形象实验,抓住本质等方式均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能较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而学生毕业后其成熟的能力真正形成是在进入社会后,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累积的。但学生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其今后能力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莹 《职业技术》2006,(24):76-7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我们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尤其是读、写的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青的水平。为了能要更好的运用语言.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强调形式在阅读中经常出现,如果我们能更好的把握强调形式的使用方法,理解强调形式所起到的语言作用,便能更加准确的领会文章的内涵,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将童话的思维方式融入作文教学,能彻底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自由地邀游于现实与梦想之间。让学生尝试编织一个又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在培植学生习作兴趣的过程中,训练并规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当学生对童话这种体裁和童话的思维方式有所了解并在头脑中储备了一定的新奇的童话表象时,教师就要积极创设条件,激活这种种表象,使它们相互撞击而重构,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电大物理教学不但能传授知识,更能进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只要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三个方面努力,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能突破习惯性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定有新的创意。创新思维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补,在创造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教学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它有助于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善于发现,乐意表达,走向成功。教学实践证明,语教学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名状的愉悦,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铺路架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栓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因此,语教学必须着力培养创新思维,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日益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探索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大大得到提升,教育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通过抽象的思维活动,形成概念,掌握理论,学会技能。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是为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手脑并用的实验技能提供的有利条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自学、思维等等各方面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3.
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也能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口语能的培养,不仅可提高在校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和应变能力,也是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使学生走出校门、适应岗位需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敏 《江西教育》2023,(15):82-8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抓住概念让学生有效聆听,抓住重点让学生选择聆听,抓住情感让学生深入聆听。音乐聆听不仅能让学生“探测到”音乐学科的深度,还能让学生“触摸”到音乐学科的广度。音乐聆听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马雪 《天中学刊》2001,16(6):119-120
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孩子的未来,教师、家长必须重视对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核心的心理要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知识的更新中不断地适应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展开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因。教师、家长应经常为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求的情境,向他们提出难…  相似文献   

17.
张霞 《青海教育》2014,(7):37-38
复述,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构成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8.
要落实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列,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督促和细心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使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如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能让学生会自己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自读方法,引导学生自读。同时加强自读训练,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学生有了初步自读能力,能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成能力,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应不断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使阅读材料物尽其用,从而达到完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