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法邪教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尽管它的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但它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只有坚持科学和唯物论立场,才能认清当代邪教本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才能正确区分合法宗教与异端邪教,保护宗教,自觉防范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2.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 ,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可混为一谈 ,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 ,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保护宗教 ,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3.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4.
邪教的猖狂活动,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只有正确区分邪教与传统宗教,才能在实践中做到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同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进行斗争,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双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在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传统价值与历史地位 ,是我国宪法允许存在的合法组织 ;而邪教则是冒用宗教名义或打着宗教的旗号 ,神化教主、控制精神、编造邪说、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划清界限 ,在实践中明辨是非 ,才能更有效地依法打击、清除邪教顽固势力  相似文献   

7.
邪教作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宗教迷惑性,因此有人很容易把它列在宗教的范围,看做是宗教的特殊形态。其实,只要从宗教的定义来分析,就会发现邪教绝非宗教,它是与真正宗教外形相近但内容迥异的社会“毒瘤”,必须予以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现代邪教与传统宗教都属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弄清楚传统宗教与现代邪教的关系 ,对我们深入揭批邪教反动本质 ,明辩是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 ,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 ,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 ,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 ,不是宗教 ,“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 ,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 ;“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 ,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 ;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 ,而“法轮功”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不是宗教,“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而“法国”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11.
《师资教育杂志》2012,38(4):415-430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wicked problems and proposes a reinvigorated ap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 for wider educational use. This recommendation stems from the contributions of a number of scholars who frame some of the most contentious and recalcitrant educational issues as wicked problems. The present authors build upon these previous explorations of wickedity and initially apply it to literacy learning. They then discuss the relevance for wicked responses and wicked actions for the wider educational community (e.g. parents, teachers, policy-makers, teacher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The authors conclude with three proposal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wickedity: (a) promoting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continuous curiosity, (b) increasing conversations with diverse stakeholders and (c) engaging in collective and distributed sense-making.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除了包括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基本方针和政策层次的内容外,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才能拓展马克思义宗教观研究的新领域,在当前新疆开展的意义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中,我们一定要教育广大群众认清民族分裂分子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是一种政治化的宗教观,其实质是分裂中华民族,推翻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坎特韦尔·史密斯在其著作《宗教的意义与终结》中,主张将"宗教"这一概念搁置一旁,取而代之采纳另外两个独立的概念,即"积累的传统"与"个人的信仰"。史密斯这一探索是极具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史密斯对"宗教"意义的考察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史密斯并没有提及在什么样的情形下用"积累的传统"来代替"宗教"的使用,在什么样的情形下用"信仰"来替代"宗教"的使用。这就为在实际操作和使用这些术语时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4.
佤族原始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伦理道德的维系和传承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处理好佤族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对弘扬佤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使我国宗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宗教界迈出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一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论断,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发展,其内涵概括为“两个要求”与“两个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视为马克思宗教观的本质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宗教观最核心的內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都与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与演变的最深刻的根源。根据上述马克思的宗教观,合手逻辑的结论是: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制度既具有强制性,又有一定的伦理性,它与一定的习俗、道德传统密切相连,并与人的现实性即人的需要和本性密不可分。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制度及其正当性的不同理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不同,西方主导文化所持的人性恶论和理性主义,使得西方的制度伦理呈现出独特的景象。从总体来看,人性恶思想在西方制度伦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理性的假设和认识则经历了从承认理性的存在到肯定完全理性,再到坚持有限理性等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icked problem of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rguing for a more robust theorising of the subject at national, institutional and local department level.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rests on principles for theorising in more rigorous ways about the multidimensional issue of quality.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s proposed as a wicked, ill-defined problem that is under-theorised yet associated with high stakes policy-making and funding, particularly at the macro national level.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forming the quality debate in higher education are explored before proposing four sensitising concepts as potential vehicles for enhancing theory-building around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and departments grappling with the complex suite of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efining, theorising, measuring and demonstrat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张丽秀 《海外英语》2012,(17):212-213,221
The"She-devils"or"wicked women"in Fay Weldon’s fictions are frequently discussed among many readers and critics.Some pluralistic narrative strategies including parody,anti-genre and non-linear and so on are employed to refract her pluralistic feminist ideas.Her new novel Kehua!:A Ghost Story is a metaficiton which indeed breaks the traditional linear structure of a novel.She gives us ample room and encouragement in this novel as we contemplate the future of women,which surely can be of our own 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