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市场经济从价值形态上看就是资本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就是社会主义资本经济、资本经济、资本主义成份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就是资本社会主义。这是诠释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
刘伟东 《天中学刊》2003,18(4):31-32
资本是物与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资本和资本经营。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资本和资本经营理论能够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分析了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资本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4.
资本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就其二般意义来说,就包含市场经济资本运行的若干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经济也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与运用关于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社会主义资本存在有其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资本一般"的规定性和"资本"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所指,为其提供了成立的理论支撑。中国的社会主义资本存在也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我国现行并将长期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由于商品经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我国产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们为社会主义资本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中国的社会主义资本含义,不仅需要考虑资本的本质属性,而且更要注重其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资本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统一体的重要经济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要发展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有资本形成和资本实现的问题。社会主义资本范畴是资本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资本特殊性的统一体。价值增值、无限循环运动和周转等资本的一般规定性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急需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资本”是曾被国人极端片面理解的重要经济范畴。它有实体与本质之分,二者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等同,前者实属生产力范畴,无阶级性,在商品经济社会,资本的增大就是社会财富的增大。“资本一般”即资本共性在商品经济社会任何阶段都必然本能地表现出来,抑制它就抑制商品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一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自身的弱点;增强资本的增殖功能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克服其消极性是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略论资本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实证经济学对资本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 ,狭义的资本经营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形态的变换和组合从而使价值得以增值的过程。探讨资本经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有其现实意义 ,应结合企业实际谋划资本经营有效运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资本作为价值、生产要素的代表,是与商品货币关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生产要素在市场中流动并由市场机制配置,就有资本范畴。在市场经济中,一切微观经济主体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是资本,资产所有权的交易、重组的纽带也是资本,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资本运营为基础的。所以,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始终以资本为核心。我们当前正处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都无法绕开资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略论资本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实证经济学对资本概念有不同的解释。从 一定意义上说,狭义的资本经营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形态的变换和组合从而使价值得以增值的过程。探讨资本经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有其现实意义,应结合企业实际谋划资本经营有效运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国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然而与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有着很大的特殊性。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内,不可避免地与资本主义及其资产阶级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总结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有很大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权力资本主义是通过利用公共权力占有或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权力资本主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后果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革命化建设,才能有效防止权力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发达,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是无论怎样,也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充分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再生》是张君劢、张东荪等人因应九一八事变后形势变化创办的国社党的机关刊物。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中,《再生》周围的知识分子冷静致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对待,并指出计划经济的普世价值,反对从意识形态视域去看待计划经济,还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要有限度地接受苏俄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韦伯从宗教社会学角度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关系;理斯曼从社会心理角度探究了社会性格是社会变迁的杠杆,从社会性格的变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精神兴衰的逻辑。新教伦理与社会性格是对资本主义精神兴衰的两种解析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现直接过渡思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实行了部分恢复小农生产和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并取得重大成果.半个世纪之后,社会主义中国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始了宏大的改革工程.在中国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则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宝贵财富.中国的改革和列宁的改革在起点、内容、成效、主观性、指导思想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两次改革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配套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工立国派与以农立国派之间的论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论战双方的主要观点,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扩张是以工立国派的立论基础,而文化冲突则是以农立国派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8.
建国前夕,百业待兴。经济建设成为执政党的新问题,党的干部尚不熟悉经济工作,更不会经商。刘少奇通过对天津等地的实地考察,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指导原则下,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培养党的经济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私人资本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主张,至今仍不乏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流企业理论在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掩藏着重大缺陷。马克思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组织变迁的论述中,包含了关于企业性质、规模、演化动力等一系列思想。马克思关于企业的研究,在方法、视角、立场、思路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对比西方主流企业理论,探索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科学硬核,对于我们清除西方主流企业理论中错误思想的误导,塑造健康、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仍然存在,并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突出,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