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开发以及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秋燕 《科技与管理》2004,6(4):121-123
高校是人力资源的集中地区,但也存在着人力资源贫乏,人力资源比例严重失调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等各种弊端。就中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采用调查和具体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配置教师队伍,创造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全面开展和推进高校实践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对保持高等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正面临着越来也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开展实践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振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33-134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主导力量,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对于加快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人力资源系统。指出了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与管理高校人力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海棠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1):122-127,135
知识经济社会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越来越知识化,成为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高校知识管理要求从知识和人的协调、持续发展的视角,调和二元权力,彰显组织文化,完善管理机制,构建知识网络,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思想观念、人才配置、校内外交流及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转变观念,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利用效果。以期达到推动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澎 《科技广场》2007,(4):198-19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逐步市场化,大学生要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应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一项紧迫任务,对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创新优势的复合型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重点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也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基地,也是科技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而新疆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的作用。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建设和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适应满足新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背景,讨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观念、规划、配置、开发等环节优化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沈洋 《现代情报》2018,38(9):103-107
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过长期发展,在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量"配置不平衡和"质"发展不充分两个方面激烈矛盾,"量"的不平衡问题表现在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不平衡、人力资源投入与保障不均衡;"质"的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岗位培训与开发不充分、组织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本文聚焦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矛盾根源,运用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结合国内外优势实践经验,探索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路径,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选取图书馆员工素质、文献资源等11个指标,以因子分析法,分析18所"985"高校与30所普通高校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图书馆资源总量、人力资源质量和经费投入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985"高校的图书馆资源配置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普通高校在员工素质、经费投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因各地区行政壁垒导致三地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配置机制系统、相互关联程度不紧密现状,为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依据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主体、客体、环境、方式与机制等模块关联和相互作用,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框架,并在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5个维度上构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结合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政府配置作用亟待加强、市场配置作用发挥未充分等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内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全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状况分析入手.结合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选择,提出了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不仅是对高校办学经验的理性延伸,更是对高校未来发展的远景前瞻;不仅能够反映高校办学的价值取向,更能对办学主体和学生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够支配高校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还能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流向最能体现高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项目.高校如何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如何优化结构、协调发展,是目前并未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R&D投入递增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R&D资源配置视角,根据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将资源错配研究方法引入知识生产函数,测算中国创新生产系统R&D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扭曲状况,探究R&D资源配置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R&D资源配置扭曲中发挥纠偏作用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R&D资源存在资金配置过度而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且R&D资源配置扭曲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2)R&D资源配置扭曲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R&D人员配置相比,R&D资金配置扭曲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大;(3)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则显著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人力资本达到了一定水平后能够吸收配置过多的R&D资金,但绝大多数省市并未达到这一门槛值水平。为优化R&D资源配置并发挥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应当建立完善以市场为主导配置R&D资源的长效机制,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促进R&D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同时评估政府配置R&D资金政策的有效性,不断完善R&D资金的财税政策支持规则和方式。而为了发挥人力资本的纠偏作用,需要加大教育培训和健康投资,提高人才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推进以“人力资本红利”代替“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应建立合理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该体系具有调节功能、再生功能和优化功能。在构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中观配置和微观配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包括管理机制、投资机制、整合机制、协调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垒 《现代情报》2017,37(7):104-109
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我国211高校图书馆为样本。研究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在办馆规模、水平、资源配置方式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各高校图书馆差异较大,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办馆规模、资源配置方式和电子资源建设水平等方面。从高校发展水平、类型、区域经济发展和图书馆发展理念几个影响因素分析差异原因,并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导向提出电子资源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高校图书馆资源视角出发,以“211工程”及省部共建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了高校技术转移、高校图书馆资源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政府科技投入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高校技术转移在政府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间承接中介作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在高校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校技术转移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孟川瑾  左美云  陈禹 《软科学》2008,22(3):78-81
通过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研究CIO制度,认为CIO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出了组织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及其原则,确定了CIO制度的内容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基于资源配置的CIO制度应该包括:CIO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沟通机制以及针对CIO的选拔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