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批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进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影响到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更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以灯塔市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个方面深入剖析灯塔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由此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本文应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阳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家庭方面存在隔代教育严重,父母教育认识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交流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父母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监护人应正确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孩子、父母、监护人三者之间要加强交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为调研区域,分析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形成原因分析。为兰西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蓝本,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农村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山西省D市29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分析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越广,学习成绩越不好;留守女孩比男孩学习成绩更好;性格外向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好;母亲外出的家庭中,留守子女的人际交往少并且不喜欢学习;子女个数多的家庭中,留守子女更不喜欢学习。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绪消极、认知偏差、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家庭教育中亲情缺乏、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不足和社会关注的力度不够等。因此,做好现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工作,必须团结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人格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对策,即需要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宫子恩 《百科知识》2022,(33):24-25
<正>社会公众常以“问题化”看待留守儿童。因为留守儿童常年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处于学业缺乏辅导、生活缺少关照、亲情缺少温暖、心理缺乏帮助、行为缺乏自控等状态,即把留守儿童基本等同于“问题儿童”。应当看到的是,留守儿童也是蕴含丰富发展潜力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新闻报道一直牵动人心。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等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展开农村留守儿童排查工作,发现未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达到902万人。其中,近90%是隔代抚养,还有近4%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仍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农村留守儿童仍存在突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流动给乡村治理带来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黑恶势力乘虚而入,计生工作难度加大,乡风建设不容乐观,土地纠纷形势严峻等。应对思路:培育和发动村民社团,依靠广大村民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督促村委会积极作为,提高村委会的威信。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化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群体。对江西省修水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实证调查,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落后,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堪忧,胆小、孤僻等心理问题亟须排解,安全隐患突出。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性策略:搭建关爱平台、实行结对帮扶,争取政策扶持、拓宽关爱新途径,各方联动、齐抓共管。此外,家长须努力学习科学育儿知识,负起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相对贫瘠的生存状态以及城乡对立的二元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学生现象产生;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业、品行、性情等方面教育问题突出,家庭,学校,政府三主体责任缺失严重;必须重塑三主体职能,协同一致,加强微观和宏观层面实践和举措,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罗小娟  杨拯  张晓 《内江科技》2008,29(4):3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查阅、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教师及其当前监护人的访谈,介绍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万萌 《科技广场》2009,(6):31-33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农村两所学校的留守儿童的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茈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2 亿人,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可以看出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玲 《科学中国人》2014,(7S):162-16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我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暴露出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兴利除弊、多管齐下,才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民政部门主管儿童福利工作,笔者从事民政工作20多年,知晓农村儿童现状。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出发,结合实际,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峨边彝族自治县彝族与汉族农村家庭留守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并对比族和汉族农村家庭的留守现状。方法:选择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的7个乡镇,深入农村彝汉杂居区的278户彝族家庭和174户汉族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统计分析家庭成员及其中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家庭成员)、留守儿童(〈14岁,其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农民工)和留守老人(〉60岁,有至少1名子女为农民工)人数。结果与结论:彝族农民工家庭的户均人数为5.17±1.46(SD),与汉族农民工家庭的4.87±1.49无显著性差异(秩和检验,P〉0.05)。彝族家庭中农民工家庭占34.2%,显著少于汉族的47.1%(x2检验,P〈0.05)。彝族农民工家庭的户均外出农民工人数为1.19±0.51,显著少于汉族的1.48±0.63。彝族农民工中男性占85.8%,与汉族的82.6%无显著性差异。彝族家庭中有儿童的家庭占77.7%,显著高于汉族的54.6%。有儿童的彝族家庭中留守儿童家庭占28.7%,显著少于汉族的43.2%。彝族家庭中有老人的家庭占26.6%,显著少于汉族的48.3%。有老人的彝族家庭中留守老人家庭占27.0%,与汉族的4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单是一两个家庭的教育问题,而是影响祖国下一代建设人才的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并提出改善这一现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所在学校的山村,大多数家庭较为贫困,许多人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不得不外出务工,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如何让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感受温暖?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的心理出现了一些什么变化?对此,我校成立留守儿童帮帮团,并对此展开了调查分析。一、问卷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74人,接近学校总人数的一半。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师,我将制定的调查问卷发放给每个留守儿童,并对回收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赣南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全面调查,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如樟  刘顺义 《科教文汇》2012,(33):204-204,206
本文就定西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从乡村干部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判断、政府责任划分、具体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设计选项,以期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