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一次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群体,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商业银行的操作性风险传导的原理和规律进行探讨,为风险规避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的作用机理,在对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与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特性是综合复杂性、突变性和不可逆转性。深入剖析风险源、风险传导载体、风险阈值、风险传导路径是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4个关键因素,分析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在创新过程中传导的作用机理,并绘制风险传导作用机理图,提出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控制机制,包括创新过程3个阶段的资金配置风险源控制机制和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阈值柔性控制机制。研究结果对企业根据风险传导作用机理实施有效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科研大数据风险长期蛰伏于科研活动过程,威胁着科研大数据的健康发展,探究科研大数据风险传导的核心机理,解构其形成—传导过程,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构建科研大数据风险传导模型(RCM-SRDB),从要素、维度等方面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对科研大数据风险的传导路径进行多维度解读。[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风险传导是一个以风险原体、风险散播者、传导介质、风险感染者为链条,以生态本质使然、自我主义驱使、安全技术时滞、多元环境威胁为诱因,以时间维、空间维、层次维、强度维为风险核心维度,以线形靶向路径、多重交互路径、星形扩散路径、孤波—分形式路径为传导路径,以危害科研大数据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潜在威胁的动态多维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着发展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大倒退,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也给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局势,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宋楠  李自然  曾诗鸿 《资源科学》2015,37(6):1258-1265
本文研究了碳排放权价格与大类资产价格之间波动风险和信息的传导。运用ARMA(1,1)-CGARCH模型,构建了价格时间序列的长、短期波动性作为风险和信息的度量,并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遍历性,判断条件风险和极端风险下的欧盟碳排放权配额(EUA)期货当日价格与19个金融、能源和大类资产当日价格之间的溢出关系,并以深圳碳现货价格为例,测算国内碳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波动信息传导,数据来源为WIND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①欧盟碳期货市场与金融、能源等大类资产市场存在波动风险和信息的传导,其中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略强;②这个传导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在欧盟碳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不同;③极端风险和条件风险下波动信息传导表现不同;④中国碳市场和大类资产价格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波动风险和信息的传导。研究结果对未来中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风险管理方面的启示,尤其在极端风险下应该加大重视。此外,有些指标同时具有溢入和溢出的因果关系,其他市场的参与者应该充分重视来自碳市场的风险冲击,前瞻性的采取风险控制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对整个美国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都造成严重的冲击和震荡.并快速地实现跨市场金融风险传导并形成危机。本文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知识传导模式及其路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积海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6):807-811
本文剖析了现有研究的知识传导过程及模式,分析了知识传导的5种类型和9个层面的路径,总结了知识传导的规律,以提高知识的透明性、流动性和传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科技金融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可能存在风险隐患。本文选用具备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与间接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并将科技金融发展历程中重要改革所造成的即期影响考虑进时变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传导渠道中,异质性时期影响差异明显。差异在于经济繁荣与危机爆发后期,科技金融对经济稳定起到正向作用,而危机时期则起到恶化影响;其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中介变量的间接传导渠道中,科技金融发展对风险的冲击在滞后期内产生异质性的效应变化,而风险对经济稳定的传导则呈现波动性恶化的特征,表明长效传导渠道存在阻碍;最后,通过对科技金融不同发展时点的观测发现,促进科技金融规模化发展相较于扩宽融资渠道(新三板成立)和单纯依靠财政支持更能起到稳定经济、防范风险的作用。因此,科技金融在拓宽资本市场多重融资模式的同时,要防范企业可能性违约风险,疏通科技至经济的良性助力渠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财务风险的成因,基于金融危机视角,提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基本框架,进而提出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新思路,旨在解决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总结危机教训和反思危机成因的基础上,加快了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在重视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银行资本质量与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引入杠杆率控制和建立动态损失拨备制度、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信用衍生品加强监管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对上述成果进行总结并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对加强和改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这件事确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敲响了警钟。自从2005年启动试点以来,资产证券化发展缓慢,这既与现行的投融资体制有关,更与证券化参与主体之间为各自的利益而不能各司其职有关。为此,我们先梳理一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再结合中国的实践,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从而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4.
戴志敏  郭露  彭继增 《软科学》2011,25(6):113-117,122
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反映一定的金融功能及效率,反映了区域经济的金融特征,同时也更地的承担了相关行业管理者的意志表达。应用金融集聚与经济关联相关理论尝试建立产业传导角度的金融集聚模型,同时以地市一级为金融集聚基本单位估算金融与经济关联适度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 《未来与发展》2011,(10):55-58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敲响了警钟,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金融危机以及在此之前的“安然事件”都暴露了美国在信用体系上存在问题.以致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建立,信用体系的规范运行需要法律的规制。法律以安全、效率、秩序、自由为价值追求,构建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的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形成规范运行有序的信用体系,为金融市场筑起安全之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然而,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同样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特别是世界三大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其碰到的巨大风险以及风险带来的危害也同时成为全球关注的经济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都是由于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风险管理造成的。在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时间短、运行机制不稳定、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面临的风险所具有的特殊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在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当确定的原则和方向。随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可控因素的激增与越来越大的风险,提高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QL银行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借鉴国外现有商业银行模式及先进经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适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潘传辉 《软科学》2009,23(9):140-144
通过分析历史上再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变动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次贷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结构和制度可能出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自由化是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金融变革的主题,也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升级演变而成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表明,在金融自由化和推进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和改善金融监管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运行至关重要。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本文重点论述了自由化背景下全球金融监管在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监管方法和监管模式等六个方面的重要发展趋势,阐述了这些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变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