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摒弃了许多陈旧的内容和方法,出现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景象。然而,在摒弃中我们的语文教师却“倒水将孩子一齐倒掉”,将语文教学中许多宝贵的经验、有效的方法与僵化的过时的教法一起泼掉。于是,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让人“莫名其妙”的现象:语文课变形为美术课,学生比拼画图色彩斑斓;语文课走样成音乐课。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不断地优化幼儿语文识字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幼儿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针对幼儿园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化进行研究,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想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励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股内动力,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除了要做到关心、热爱和信任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外,在课堂上,应充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各种积极的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以目标激发兴趣。兴趣的形成和巩固,建筑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上。因此,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强调,必须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似乎所有孩子生来就喜欢玩游戏,因为游戏对于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将游戏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虽然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意识到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其游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游戏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本文探讨了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一旦他们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付出努力,为了得到成功而不懈奋斗。所以说,针对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同样也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一个难点所在。在这篇论文中,主要就中高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展开探究,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进行教学,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去广泛的阅读,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语文的乐趣;最后,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发挥学生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三点的阐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拼音是孩子跨入小学校门的第一堂语文课。拼音本身就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学生学起来当然会比较枯燥。可是,拼音教学的好坏,对孩子今后能否学好语文,有没有兴趣去学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走好这跨入语文课堂的第一步,使孩子对语文学习不排斥,不抵触,甚至喜欢上语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情趣,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方法。针对目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结合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经验,谈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建议,供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在的一些教师授课只是生硬地照搬课本上的内容,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十分有必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以主题的方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及思维的提升,使学生达到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及一篇好文章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教学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语文,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是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既要进行道德情操的教育,又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既要探讨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研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进行情感教育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把自己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之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之魂。  相似文献   

13.
张玉萍 《考试周刊》2009,(30):57-57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是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却未见得提高多少。语文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少中学的教学调查也显示: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满意率及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都不高。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肖榜琴 《小学生》2011,(5):16-16
小学各科教学任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计算,学会分析、综合等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它是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佳途径,其形式不仅包括音乐、美术课传授,还可以利用其它学科因时制宜地进行传授。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艺术教育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语文教学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使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所以,我们只有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隔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才能使学生接受语文,喜欢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更好地形成人生价值观和语文的思维能力,也让语文教育逐步从单纯的听说读写的模式里走出来。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既有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又有人文素养,这种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各种弊端,忽略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像是照看孩子,不能带来一种启发式的教学,不能达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进程不断的加快,小学语文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兴趣占据主导的作用,因此,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文章通过教学导入、高效的课堂情境创设、探究式学习活动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兴趣难以提高,语文素养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中激发兴趣、借助故事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作文教学中培养兴趣和利用活动发展兴趣等具体教学方法。实践表明,基于兴趣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语文素养,具有很好的教学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一直困绕教师,束缚学生。而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知识的体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任教小学语文的教师很有必要探讨小学作文这一课题,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教学探讨是教师对教学的尝试。下面就小学作文谈谈我的拙见,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