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法制教育的着眼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应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性,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鉴此,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加快的形势,当前高校法制教育要着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以下几种意识: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意识为核心。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的总和。前者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后者则是人们对法律的本…  相似文献   

2.
于维良 《教书育人》2002,(14):42-4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应该成为高校教育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的总称。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法律思想则是人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属于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有意识…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所谓法律意识,乃是人脑对于社会法律现象的反映,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包括人们对现行法律的愿望和认知;对现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和接受;对某些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大批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云娟  马跃 《教书育人》2001,(10):41-42
当代大学生是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一个阶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是21世纪我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他们的发展决定着民族国家命运。为了使他们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充分发挥力量,就必须使他们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强烈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状况却与社会的要求差之甚远。为此,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研究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养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培养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灌输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价值观;二是普及法律常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应把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价值观教育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更重要是要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认知、思想、情感、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总和.近几年高校极端事件的接连发生,结合笔者的调查,暴露出大学生整体法律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法律知识不足、法律信仰缺失、法治知识的空白,有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的原因.应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合理设置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密切结合等方面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当前,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大学生基本法律意识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初步形成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其权利意识的形成;学习《民法》,促进诚实信用理念的形成;清除旧的“厌讼”观念的不是影响,树立新型诉讼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需要,是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根据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为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工作必须结合新的教材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守法护法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0.
赵威 《福建高教研究》2005,(4):96-97,171
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法律专业以外的大学生,这门课程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要有专业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思想政治素质中要求具备的。近些年来大学生的犯罪率日趋上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探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对于实现依法治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入新世纪 ,大学教育注入新理念、新思维 ,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主旨素质教育中 ,法律素质是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该是法制经济。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许多领域 ,客观上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在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律意识成为推进法治进翠的观念先导。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化的进程。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形成原因,并提出培养途径,为推进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浅析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进宪法。法治国家的理论正逐渐形成体系。学校是我国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11月22日通过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要求大、中、小学和其他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向广大在校大学生宣传、灌输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虽然,对法律的重要性问题人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时,许多人不是以法律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是采取规避法律的手段,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意识缺失。  相似文献   

14.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法律教学应根据初中生思维、认识发展的特点,围绕法律意识的树立过程中“法律知识教学”“法律思维培养”和“法律实践表述”三个方面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分析及其对策西南师范大学倪怀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人们的法律意识的状况也随之变化并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且各方面都较为突出的社会群体,其法律...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关系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如果教学效果不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就难以落实,培养“四有”人才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在深化“两课”改革中,努力探索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体会,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8.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必要素质,也是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等现象,必须加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1、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缺乏。现代社会,法律的重要性已显露无遗,但许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相当地缺乏,不少人不能分清最基本的法律问题,缺乏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中国青年研究》中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某高校三年级的大学生们对于“如果你涉及到诉讼,你…  相似文献   

19.
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四有”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  相似文献   

20.
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