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实验》(中学部分)2004年第一期第7页,刊登了某师范大学物理系一位教授的文章《一道思考题引出的有关功的概念问题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笔者拜读之后疑窦丛生,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了自己的与原文不同的观点,呈现如下,与原作者商榷.与广大同仁其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师报》(1999年1月14日)登载了谭洪元先生《商鞅之死非“车裂”》一文,文中摘引了几处《史记》原文,以证明商鞅是在被杀死之后再被车裂的。笔者认为谭老师对引文的理解失于偏颇.不足为证。且看谭老师的几段引文:  相似文献   

3.
王宝明 《物理教师》2005,26(10):32-33
本刊2005年第3期刊登了《简易磁悬浮转子制作的改进》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笔者读后,按照《原文》的改进方法尝试制作磁悬浮转子,但是未能成功,在仔细研究《原文》后,笔者认为,《原文》的这种改进方法是不妥的,现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4.
本文译白Mendelson,Pbyllis Carmel and Dedria Bryfonski,d.Contemporary LitcraryCriticism《当代文学批评》Vol.7.,Detroit,Miehigan:Gale Researeh Company,1977.由于选文均为选段,段落之后的页码应为原文出处.文中小标题为译者所加。《分家》与《人类的命运》和《中国圣约》如果《分家》出版在《人类的命运》(Man,s Fatc)和《中国圣约》(A chincs。Tcs-tamcnt)之前,那似乎是再好不过了.这并非意味着布克夫人受过马尔罗(Malraux)或是特雷西亚科夫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2007年3月5日理论版摘编了《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康香阁副主编采写的《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一文,原文10000多字,被摘编其中的文化专题2000多字,以标题《“我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录》在《北京日报》理论版刊出。这是继《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和《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多家全国报刊摘编《邯郸学院学报》论文之后,我刊论文又一次被全国重要报刊摘编。  相似文献   

6.
一类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另一种求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2004(11)发表孙建斌老师《一类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一种解题策略》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经笔者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中学部分)2004年第一期第7页,刊登了某师范大学物理系一位教授的文章<一道思考题引出的有关功的概念问题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笔者拜读之后疑窦丛生,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了与原文不同的观点,本文旨在与原作者商榷,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材三题     
(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何解?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无注释,《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原文注释:"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攻,指秦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9.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文章,在小学语文中一向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好教材。笔者抱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念头,在2002年第5期《小学教学研究》中发表短文《〈琥珀〉的想像不合理》后,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并引发了一场争论。山东高密市井沟镇田庄中心小学杜玉利、陈美兰老师合著《〈琥珀〉的想像很合理》(见《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9期)一文表示反对,以维护原文想像的合理性。我拜读后受益匪浅,同时觉得也有欠妥之处,特此再叙浅见,与同道商榷。其一,推理论证缺乏科学根据。杜、陈老师认为,原文中“太阳照得火热,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荀子校释》一书,本文专就《荀子·仲尼篇》的原文再次进行校勘,并对疑难词语进行考释补订.所据底本原文与杨惊注文,仍用《古逸丛书》影南宋台州本.原文校勘用南宋浙北翻刻熙宁监本(简称浙北本)、南宋刊删“纂图互注”巾箱本(简称巾箱本)、南宋坊刻纂图分门类题注本(简称题注本)、南宋坊刻元明递修本(简称递修本)、明世德堂本(简称明世本)主校,并以《说苑》、《群书治要》等参校.本文将《荀子·仲尼篇》原文分列为5段,每段按序号进行汇校集释,所校释之字词句下皆用横线标示.校释补订必先蒐诸贤时彦之说,去其重复,采其精要,其次附以笔者拙见.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中学部分)2004年第一期第7页,刊登了某师范大学物理系一位教授的文章<一道思考题引出的有关功的概念问题分析>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笔者拜读之后疑窦丛生,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了自己的与原文不同的观点,呈现如下,与原作者商榷,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童区寄传》应全文选入中学课本●石尚彬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一直被作为传统名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却一直是被删节之后而选入的,且在题解中一直未曾加以说明。笔者查对原文之后,认为删节后的《童区寄传》,无论其思想性或艺术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5年第3期刊登了《数学定理与物理解题》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笔者读后很受启发。感触颇深,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数理结合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原文》中“例6”在利用“定理5”解题时,有些地方值得商酌.  相似文献   

14.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一册)一文涉及一个史实问题,弄清这个原文中未曾提及的史实,对于理解原文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15.
《古文观止》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所选编,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大体反应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古文观止》一书,每篇文章之后均附有简要的注释和译文,为读者读懂原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一些注释和译文存在问题,影响了读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这里对其中"夺之"与"日下"二处注释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2年3月刊载了何韡老师的《也谈复合二次根式的化简》,笔者研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又发现有些经不起推敲,有失数学的严谨、慎密之处,特别是在我最崇拜的《中小学数学》(初中版)这样的刊物上出现了这样的疏忽,我不得不在此提出我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欢迎同行批评指正.第一个不足是原文中说"一个二重复合二次根式可以化简成简单二次根式,它的被开方数一定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的第二课时.他们在教学中都设计了课堂小练笔,但效果却截然不同.[课例一]教学《老人与海鸥》拓展延伸环节时——师:老师把故事的原文带到课堂上来了,原文很长,有五千字,给同学们十分钟快速阅读,读完之后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曾经流行过一首名为《女人是老虎》的通俗歌曲,歌词是根据清代袁枚(1716—1798)的笔记小说集《新齐谐》(原名《子不语》)中的《沙弥思老虎》一文改编的。原文不长,引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崔杨 《物理教师》2014,(5):50-51
《中学物理》期刊在2013年第11期刊载的《画错图像,歪打正着》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对一道物理问题(以下简称“原题”)的“错解”(以下简称“解法l”)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原文认为正确的“正解”(以下简称“解法2”),拜读原文,收获颇丰,但也有些疑惑,现提出来与原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师》1988年第10期刊载的王历同志《小球反跳高度增大条件浅析》一文,应用动量守恒和恢复系数的概念、定量地确定了小球的反跳高度及其所应满足的条件。使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深入了一步。但由于该文未能直接针对有关疑问而论,读过之后,这些疑问恐仍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例如,在加拿大作者的原文(以下简称原文)中,假设了在大球结束与地面的弹性碰撞以速度υ(=(2gh)~(1/2))反跳时,小球仍保持原来的速度υ向下运动。如图1(b)所示。因而此时在大球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是以2υ而来的,如图2(a)所示。这样,两球弹性对碰后,小球将以2υ的速度离观察者而去,如图2(b)所示。最后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