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性阅读”的概念界定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所感知的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简而言之,阅读就是看书、读书。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主要是指设置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中,以指导写作为目的的阅读,这种阅读注重揣摩,重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布局谋篇之妙,以把握读物表达上的技巧为主。 “发展性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概念进行内涵上  相似文献   

5.
赵月权 《考试周刊》2011,(87):35-35
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释、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从而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搞好初中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的性质和特点。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论是记叙的、说明的、议论的无一不是社会生活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的直接或间接地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文章与生活的这种特殊关系,便决定了我们以阅读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相沟通。因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阅读能力,生活积累尤为重要。茅盾先生说过:“他应当一边读,一边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他的这番话,道出了阅读的本质。在阅…  相似文献   

9.
耿晶 《考试周刊》2011,(34):93-94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系统趋于根据交际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关联,也就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类思维存在的、自定的、潜意识的推理过程。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获取作者原意想表达的信息,换句话说,作者通过编码将意义变成书面语言,读者又将书面语言变成意义。阅读的教学与学习对我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阅读的过程在某些层面上可以借鉴关联理论中的理念,本文利用关联理论来指导阅读理解的教学,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阅读理解的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读者对由视觉或听觉输入的文字、符号、图形信息进行解读,从中获取作者原意想表达的信息的过程。即:作者通过编码将意义变成文字、符号、图形,读者又将书面语言变成意义。按照交际语言教学的观点,阅读是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信息量。阅读理解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对读物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联想和预测,因此,我们可以说理解就是读者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意图。其实阅读理解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等几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对  相似文献   

12.
阅读就是读者通过视觉认识书面语言符号,思考作者表达的事物和思想,进而通过对书面语言符号的译解,准确地再现作者借助于语言符号所欲提供的信息的过程。作为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过程可以分为感知和理解两个主要阶段,感知即是指对书面语言符号的识别和辩认,而理解远不止是把业已感知的语词符号的意义串连在一起这么简单,它本质上则是在文本的各个部分之间,在文本与个人经验之间积极构造意义的过程。说得严谨一点,“理解就是文本的加工和阅读者经验和预期的使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思克语,1984),它是我们实现阅读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谓阅读,信息论认为阅读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心理学认为阅读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即作品,作品是作家创造的产物。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也包括读者阅读过程中所增补和丰富的”(姚斯语)。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者或作品本身所决定的,而且包括读者的阅读发现,可以说,阅读活动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的层次涉及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以及阅读技能和认知手段。读者同时运用各种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因此,语言知识、背景知识以及组织信息的策略对阅读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语言交际提供背景信息,从而使交际参与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特殊语言交际方式,它通过书面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常是缺失的,只通过文字来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读者需要充分调动预设信息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本文分析了语用预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鲁青 《考试周刊》2010,(40):112-114
语用预设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语言交际提供背景信息,从而使交际参与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特殊语言交际方式,它通过书面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常是缺失的,只通过文字来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读者需要充分调动预设信息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本文分析了语用预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加以感知、理解,同时进行情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则是通过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的过程。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性质中,不难看出,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在于指导学生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别人的书面语言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于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是读者认识和理解书面语言,并将语言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有意义的言语能力的过程。从目前的研究报告来看,聋生的阅读能力远远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如何提高聋生阅读能力,使其更好的学习,发展,融入社会是现代特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创设阅读大环境、培养阅读兴趣、加强阅读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真正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人类交际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领域,阅读教学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作者和读者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交际。根据关联理论,阅读理解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阅读材料可能包括明说与暗含两个方面的信息,阅读理解以寻找、确定最佳关联为依据。而在此过程中,话语标记语会对读者的话语理解产生制约,对读者的话语理解进行引导,使其对话语的理解尽可能与作者一致,故它们是寻找关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旨在揭示话语标记语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 ,顾名思义 ,阅读后对其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 ,该过程实质上就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 ,即通过对相应的词、句进行处理 ,从而达到对作者的思想观点的沟通与理解。而沟通与理解的基础是学生对语言符号的辨认 ,而学生对语言符号的处理方式决定其阅读效率。近几年高考题阅读理解部分的生词量可达到数十处 ,这还不包括那些虽熟悉却含有新意义的词。这往往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 ,从而破坏了学生阅读的思路和兴趣 ,甚至会波及到学生的情绪而影响其正常发挥。其实并非所有生词都能构成阅读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