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服务地方的特色办学道路,这是地市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属高校,在学校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状况.本文以台州学院为例,提出了地市属高校服务地方的一些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服务地方的特色办学道路,这是地市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属高校,在学校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状况.本文以台州学院为例,提出了地市属高校服务地方的一些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35-137
在文献信息交流日益增强的时代,开展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市属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根据市属地方高校的特点对其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并对市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市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必须建立在地方区域基础、市属地方高校基础及其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之上,找准特色文献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并试图构建由特色专业、地方特色、特色专题组成的市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系统。市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建设要有科学完善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起多方协作的共建共享模式以及高效的特色文献服务来保障特色文献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2号文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这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又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市属高等专科学校或职业大学(以下简称市属高校)如何抓住有利时机,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深化教育改革,增强主动适应和主动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办出自身特色,既关系到市属高校的发展前途,又对当前的高校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从实际出发,找准改革方向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市属高校的办学宗旨,从根本上说,市属高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市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市属高校。市属高校的发展应列入全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之中 ,统筹考虑。市属高校的管理体制要灵活 ,应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一、市属高校的办学活力来自“面向市场,主动适应,主动服务”市属高校(职业大学和区域中心城市所办的高专、师专、电视大学)多年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市属高校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办学准则,在办学条件并不宽裕,甚至还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艰苦努力、创造条件,着重在专业设置与人才规格上去适应、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大学的毕业生还较早地实行了择优推荐、双向选择,学校的教育质量直接受到市场检验。诸如此类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中心城市办大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属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地方服务;并结合五邑大学的办学实践,说明市属高校为地方服务的一些可能途径。同时,提出了发展市属高校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当前天津市属高校在办学特色方面存在办学趋同化现象较严重、办学特色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弱化等问题。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评估指导、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推进市属高校差异化发展,促进市属高校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激荡下,以职业大学为主体的市属普通高校(以下简称市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市属高校必须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积极地面向市场经济,方能站稳脚跟,再上一个新台阶.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市属高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从总体上看,市场经济对市属高校起着积极的作用,市属高校面向市场经济,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着生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市属高校的办学体制不仅要受到地方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影响,而且要受到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否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要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从而成为本地区信息文献中心,就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馆藏。而广西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馆藏方面比较欠缺,如何建立地方高校的特色馆藏早已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以广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而言,通过分析广西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馆藏存在的问题,思考根据地方高校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建立各自的地方文献特色馆藏,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地方文献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创办品牌,在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不仅是广大师生的期待,也是高校图书馆人的责任所在.但要突出特色,必须以丰富的馆藏文献为基础,大力挖掘本地的文献资料,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库,发挥自己的优势.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勇于推陈创新,拓宽领域,改变旧体制,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其价值定位在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地方服务.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在于: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政治亲和力,服务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三,其一是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奠定地方高校自身生存的基石;其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特色兴校,打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其三是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面向全国,发挥地区高校向外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全国市属高等学校研究会199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3月24日—29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山度假村举行.来自全国26所市属高校的四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11篇,大会组织了交流.与会代表就学报如何以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论为指导,更好地为地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  相似文献   

14.
市属高校教师通过树立学生观、改革观、学习观、教学观、科研观、服务观、健康观和师德观八个方面的教育观,以确立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提高市属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市属高校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i004-i004
蚌埠学院(筹)由蚌埠市原三所市属高校合并,于2004年5月经教育部门批准筹建。该院立足蚌埠、服务区域经济,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以工学为优势,以艺术设计为特色,工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普通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6.
韩北平 《文教资料》2009,(23):209-210
地方高校图书馆向地方开放,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以促进所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本文从延安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出发,认为有侧重地为地方科技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区域特点建立特色数据库,实现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等措施是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特色经济是地方高校特色构建的基础,地方高校只有着重培养面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才能办出特色来。武陵地区高校要实现特色办学,必须立足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办学体制等方面构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区域特色经济是地方高校特色构建的基础,地方高校只有着重培养面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才能办出特色来.武陵地区高校要实现特色办学,必须立足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办学体制等方面构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一是办学初具规模,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仍显不足;二是师资队伍已形成,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专业设置面广,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仍需加强;四是合作办学模式取得可喜成绩,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待扩大。改变现状的途径: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市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二是加大政策力度,提高市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度;三是增强企业的认同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高度;四是加大学院改革的力度,提高市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山东工商学院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彰显特色兴校;以服务地方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服务地方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